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关于信息化测度中信息资源相关指标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翁佳  郑建明 《图书与情报》2007,(1):10-13,22
国内外有关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模型和方法很多,近年来我国学者也进行了很多测度的买例研究。文章对其中涉及的信息资源相关指标作了分析,为信息化测度体系构建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调查研究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相关测度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测度方法所遵循的设计原则、理论框架、变量选择、权重设计和有效性分析方法,探讨数据获取、标准化处理、数据估算、预测、溯源和结果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测度方法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并预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从国内外信息化测度方法和模型以及近年来我国学者进行的众多信息化测度实例出发,抽取信息资源因素进行归纳和 总结.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依托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构建信息资源指标集,该指标集囊括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图书,报纸、期刊)和电子信息资源(广播、电视、网络),与现有的测度体系相比,具有更强的可靠性和较高的准确性,同时保持较好的可操作性,因而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是衡量档案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测度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对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促进我国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初步思考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测度的实质、原则、指标体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信息资源测度、国际比较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在建立信息资源丰裕系数测度模型基础上,对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信息资源发展规模进行了初步的定量测度,并以此为依据,对信息资源在国际上的分布、增长过程与发展趋势,以及信息资源与信息经济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对中国信息资源配置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战略进行了剖析,认为研究和制订中国信息资源发展战略可考虑采用不平衡发展战略,以点带面,优先发展各地信息资源的龙头省份;总体上使各地信息资源发展速度和规模与当地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水平相协调;在制订信息资源发展战略过程中应注意稳定增长,避免急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国内外信息化测度方法和模型,以及近年来我国学者进行的众多信息化测度实例出发,抽取信息资源因素,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依托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笔者构建了一个信息资源因素集,囊括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图书、报纸、期刊)和电子信息资源(广播、电视、网络)。该体系与现有的测度体系相比,具有更强的可靠性和较高的准确性,同时依然保持着较好的可操作性,因而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7.
在阐述网站易用性和信息距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基于信息距离的网站易用性测度模型,运用该模型对国内14所高校门户网站进行易用性测度。研究结论或可为提升高校门户网站的易用性及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信息资源内涵及其传播、处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信息资源的内涵进行深入剖析,认为知识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结果,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处理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分析信息资源的传播机制、处理机制、作用机制,提出信息资源的测度方法,并进一步分析信息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指出对信息资源进行定量研究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9.
社会信息化之信息资源测度指标构建及发展水平测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正处在信息社会的发展历程中,信息化测度成为社会发展的研究热点。而信息资源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文章通过“驱动力——响应——影响——状态表征”这样的逻辑结构,提出了一个包含9项指标的信息资源测度体系。并且用SPSS12.0统计工具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2000-2005年的信息资源指标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对测度结果进行了分析。数据表明测度结果基本反映我国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提出在未来的发展中更要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推进地区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整合定性与定量的舆情研究视角,统一多模态研究对象,实现网络舆情信息受众的观点测度,可修复网络舆情分析与治理的理论与实践裂痕。[方法/过程]通过引入网络舆情场的概念,对网络舆情信息受众、受众观点测度的内涵进行诠释,就网络舆情场与信息受众观点测度的逻辑关系加以辩证讨论。[结果/结论]提出网络舆情场内舆情受众观点测度机理和具体测度路径,为后续网络舆情场中的网络舆情信息分析、多维度信息受众观点测度,受众认知规律发现,网络舆情监督和管控限制等层面的研究做相应铺垫。  相似文献   

11.
以数据库信息资源内容、数据库检索系统功能、数据库资源利用情况、数据库资源成本评价以及数据库提供商服务等5个准则层指标为基础,构建23个反映数据库绩效的指标层指标;利用熵权法从主客观两方面对各指标进行赋值,然后计算各指标权重;应用TOPSIS模型对各样本数据库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揭示各样本数据库的绩效差异性及影响各数据库绩效好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现有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要素、评估指标选取的原则,设计评估指标体系并明确其指标内涵。最后通过对NSTL的实证分析,对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3.
以科学网博客频道中论文交流栏目下的博文为对象,从其原创性、语种、交流内容、交流效果等方面设计了5个层次、包括44个具体指标的调研项目。研究结果表明:博文作为一种新的信息资源,其中不仅含有大量传统学术资源,还有许多传统学术资源中不可获取的帮助理解和吸收学术成果的相关信息,图书情报机构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对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总结,重点探讨图书馆资源建设支持高校教学科研的方法,探索未来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点方向和发展策略.[方法/过程]以清华大学图书馆资源建设为例,梳理其支持高校教学科研的实践与成效,对"十四五"期间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发展提出建议.[结果/结论]支持学校教学与科研、满足师生...  相似文献   

15.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策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着眼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现状,简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具体策略,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概念、特征和结构分析和整理的基础上,通过对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生态失调的探讨,结合网络信息生态的特点,引入恢复力的概念。进而通过对网络生态系统恢复力特点的分析,从资源、环境、主体三个维度对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最后对评价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数字图书馆资源聚合质量评价指标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大数据环境下,资源聚合成为满足多元化数字图书馆用户知识需求的有效途径和迫切需要,但资源聚合质量评价研究成果较少,本研究从计量和语义视角展开研究,以期深化相关理论,在实践层面指导数字图书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升资源聚合质量。[方法/过程]基于国内外文献确立评价依据,从计量和语义视角,结合大数据时代特点,运用归纳演绎、系统论方法构建了包括11个一级指标、26项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评估数据采集和指标度量进行阐述。[结果/结论]构建数字图书馆资源聚合质量评价指标,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详细解释。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大数据环境,基于语义和计量视角构建数字图书馆资源聚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理论依据充分,指标体系系统、完整、合理,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18.
特色资源是省级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最具有竞争力的资源,其服务评价决定了其质量的优劣。在分析 省级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特色资源建设情况的基础上, 构建一套省级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特色资源服务评价指标体 系。该指标体系包括吸引力、利用力、管理力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进一步提出省级科技文献 共享服务平台特色资源服务评价组织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周毅 《图书情报工作》2002,46(1):37-40,108
在评述国内外有关信息资源管理层次的若干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信息资源管理应定位在组织层次和社会层次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