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本刊第四期发表《不许坏诗还魂》的同时,文艺报、诗刊也发表了内容大体相同的文章。随后,山西人民出版社专就文章所披露的问题组织了调查,并向文艺报、诗刊和本刊寄来了调查材料。《天安门颂》一诗的作者董耀章同志也来信谈了有关情况。原来这里边有一段曲折的经过。事情是这样的。一九七四年底,董耀章同志将《天安门颂》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本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编排上都堪称糟糕之极的书。其书题为《一场情丝一场梦:港台情诗三百首》。花了4元多钱忍痛购买回来,不禁大呼上当。首先,这本所谓的“诗集”里到处充斥着近些年港台流行歌曲的歌词,虽署“诗三百”,实际上仅240首,而其中笔者可辨别是歌词的就有177首之多,占总数的74%。诚然,诗歌入乐,歌词入诗,是有其合理之处的。古代的《诗经》、《乐府》、唐诗宋词,都以入乐为主要特点。一些当代流行歌曲的词作者也比较注重歌词的润色,亦有部分歌曲是由诗谱曲而成的。但诗与歌词毕竟  相似文献   

3.
说“消息”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年第2期,载邓子勉先生《〈净发须知〉、净发社及其他》一文,内中提到一种理发工具——“消息”。消息,作为理发器具,究竟是什么东西,《汉语大词典》没有解释。《净发须知》收有3首《消息诗》,邓文据此认为:“‘消息’当为净发梳剃所用的一种可发出声音的器具。”愚以为,这种解释不符合《净发须知》所反映的实际情况。现将这3首诗再录如下:“耳作蝉鸣似有琴,身无气脉不通风。妙手精玄轻一镊,教人快乐自玲珑。”“形如箭撞似鹤毛,细软由能入耳曹。响镊相依似蝉噪,得人清爽意惶惶。”“凤凰落了一枝…  相似文献   

4.
报纸有“补白”,杂志有“补白”,有些书也有“补白”。例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外国名作家传》、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祝你家庭幸福》等,就有很多“补白”。“补白”可以是一篇短文,可以是一首小诗,可以是一组资料,可以是一节或几节名人语录,也可以是一张照片或一幅图画。“补白”不仅可以把版面补  相似文献   

5.
一、诗歌称“首”和文章标“题”诗人写一首诗,作家给自己的文章安上一个题目,这种说法已人人听惯了,但诗何以称“首”?文章为何有标“题”之称?它们始于何时?这却不大为人所理解。近读郭老的《文史论集》,发觉他在解释《胡笳十八拍》的“拍”字时,顺便揭开了这个有趣的秘密——“首”的本义是头。我国古代的诗歌原来是不称“首”的,而称为“篇”(如“诗三百篇”)或者“章”(如屈原的《九章》)。诗歌称“首”大抵始于东晋元年。当时有位孙绰,在  相似文献   

6.
年轻时,最郁闷时才被半瓶红酒放倒。但喜欢诗,选顶尖的李白和杜甫的诗来读,从两位诗人的诗篇里,读着读着就闻到了酒香:李白“斗酒诗百篇”、“天子唤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在杜甫的一首诗里,描绘了席上各个名人喝酒的样子,有的像鲸鱼,有的像鲨鱼,有的像什么什么……后来我又多读了点文学,知道了“竹林七贤”也是一群能喝善饮之人。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种草种树、治穷致富活动的开展,对左宗棠收复新疆功绩的肯定,报刊杂志广泛引用杨昌浚吟颂左宗棠的诗:“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引自秦翰才所著《左文襄公在西北》。诗前有一段话:“光绪五年,杨昌浚应文襄公之约西行,见著道旁树,即景生情,吟诗一首。”诗后是一段评论文字:“前是思咏文襄公的豪情胜概,后是改造了王之涣‘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理解,传诵肃州大营,文襄公掀髯大乐。”然而无诗题。王秉钧将此诗收入《历代咏陇诗选》,新拟诗题为《左公柳》。清末民初一些笔…  相似文献   

8.
所谓“厚报”,即“成叠的报纸”。厚到什么程度?以报社的实力和实际需要而各有所厚。如今,一份报纸已经由过去4个版、8个版,转眼间发展到40个版、80个版,甚至100个版以上,如《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北京青年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深圳商报》;国外的报纸如《今日美国》、《费加罗报》、《太阳报》等都是厚报的典型。 报纸越出越厚,不仅仅是一个量的问题。报纸竞争是报纸质量、报纸版面各方面因素的比拼,因此报纸版面的形式创新和厚报的版面特色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被作为报纸竞争的有力…  相似文献   

9.
台湾胡颂平编纂的《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里,有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内容:某要人自诩风雅,喜欢作诗,他把陶渊明的“饮酒诗”逐首唱和,又把杜甫的“咏史”诗依韵唱和,可见其自我感觉之好。他把诗集送给胡适“求教”,谁知年轻时就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治学原则的胡适,到了晚年更较真,真的“赐教”于此公。胡适之先生对此公有如下一段谈话: 先生说:如集里《和陶渊明饮酒诗二十首》的第一首的头两句“君子固穷耳,天道循环之。”开始就不通。接下来“日月有常轨,寒暑岂定时?”寒暑自然是定时的,怎能  相似文献   

10.
谷林 《出版史料》2001,(1):51-51
聂绀弩有《重禹六十》诗,作于1982年。重禹即舒芜,出生于1922年,至此“周甲”,聂作诗三首寿之。以后并致信舒芜说:“我觉兄有大悲。以致我把庆诗写成吊诗……盖兄应有极大成就,偶因一挫而毁,真我辈之不幸也。”这“一挫而毁”,所指乃关于胡风一案的纠葛,是发生在1955年的一件大事。先是胡风向党中央提交了一份《关于几年来文艺实践状况的报告》,即所谓“三十万言书”,接着引  相似文献   

11.
一篇文章掀开了一页历史的温馨:1916年11月17日,痴恋着陈衡哲的任叔永为陈写了一首情诗《对月》。感其诗情,陈即兴和诗两首:《风》、《月》。任读之兴起,当即拿给其好友,同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胡适欣赏。“风月”乃男女情事的象征,胡自然深谙其意,他玩味一番那两首诗说:“《风》诗吾三人(任、胡、杨杏佛)若用气力尚能为之,《月》诗(初月曳轻云,笑隐寒林里。不知好容光,已印清溪底。)则绝非吾辈寻常蹊径……足下有此情思,无此聪明,杏佛有此聪明,无此细腻……以适之逻辑度之,此新诗人陈女士乎?此两诗皆得力于摩诘,摩诘长处在诗中有画,此两诗皆有画意也!”胡适果然不失慧眼,诗作者陈衡哲端地修养不凡:其祖父、父亲都是清末知名学者和诗人,其祖母、母亲亦同为当时著名女画家,这位出自湖南书香门第的才女自小受其熏陶,才得以成为中国第一批官费留学的女学生,二十六岁的她当时就读于美国瓦萨(Vassr College)女子学院,得知胡适对  相似文献   

12.
吴娜 《新闻世界》2008,(9):50-51
《安徽法制报》从1983年创刊以来,版面形式从四开四版小报到对开黑白大报,再到今天的瘦身彩色大报,历经多次变革。每次形式变化的背后无不是为了适应改革步伐和市场竞争的需要。“求变则新”,《安徽法制报》酝酿着一次次的变革,“他以什么新的形式亮相”、“他有什么新的设计理念”、“他的‘第一眼效应’是什么”、“他的版面语言为何”……一直是我作为美术编辑不断求索的问题。通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安徽法制报》的版面大为改观,笔者设计的版面在2004年和2005年两获安徽新闻奖二等奖。2006年获安徽新闻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3.
看黄晨新编的《报刊博览》版上有两句“诗”:“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立即联想到我们的编辑工作:编辑上班三件事,约稿编稿画版面。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为理发店题过一幅妙联:“虽云毫末技艺,却有顶上功夫。”编辑的日常工作也为“毫末技艺”,“约稿编稿画版面”可谓“雕虫小技”也,但此中更有“顶上功夫”。这“顶上功夫”体现在杜甫的名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里,也体现在编辑的“辑”字里。我觉得编辑编辑,“编”和“辑”是一回事,也不全是一回事。说它是一回事,是按照《辞海》的解释:编辑是指新闻出版机…  相似文献   

14.
《出版史料》2004,(2):27-29
景端同志:我翻译的《堂吉诃德》里,没有翻译开卷十一首塞万提斯自撰的赞美诗。我不翻,是经过再三斟酌的。翻译这组诗的一位英语译者说:绝大多数译者不译这十一首开卷诗;这一组诗,虽然说不上有什么好,却和全书宗旨是协调的,而且《前言》里已提到了,不该略去。我亦深以为然。我细细读了塞万提斯的《前言》(Prologo),  相似文献   

15.
1978年11月15日,新华社向国内外播发了一篇题为《中共北京市委宣布1976年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的消息。第二天,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等首都和全国各地主要报纸,都在头版尖条或头版报眼的显著版面刊用。 这条200多字消息的播发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它宣告1976年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反映了在粉碎“四人帮”后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也为亿万人民伸张  相似文献   

16.
思想性第一     
去年在乌鲁木齐开会的时候,《武汉晚报》准备复刊,要我写一篇文章。我借杜甫的《春夜喜雨》写了一篇短文,今天再从这里讲这首诗的前四句,可以用来比喻一张好晚报的特点,最重要的是两句:“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今天我想再强调一下,这个“雨”是什么?我想把它解释  相似文献   

17.
香港新世纪出版社新出版了一本《少女诗萃》,收录了方青卓少女时代的一首诗——《献给远方的风帆》。从书店买回来读罢便打电话祝贺她,最后让她请客。她在电话里骂我祝贺是假,敲竹杠是真,然后哭穷说那些稿费请客还不够塞牙缝的,又说幸而看诗的人不多,不然她倾家荡产也请不完客。玩笑过后,言归正传。我问她最近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93’中国农民文艺晚会”上节目通过没有?这台晚会里,方青卓除和《一村之长》中的杨子纯、赵本山等原班人马客串一下外,还要和一个犹太留学生合演一个  相似文献   

18.
《云笈七签》卷九六有八首诗,部分或全部地在《孟东野诗集》、《全唐诗》及《全唐诗续拾》里出现。前人论证其中七首为魏晋时《南岳魏夫人传》的降真诗,有四首乃孟郊改作。本文在此成果基础上,指出这四首诗乃羼入《孟东  相似文献   

19.
笔者作为已从事地市级党报编辑工作10多年的一名新闻工作者,觉得要让地市级党报宣传效果上档次,除必须精采精编,还必须推出编排手段多样化。能扣住读者心弦的“活”化版面。这就要求我们版面编辑要当好版面“作曲家”和美术设计师。 作为一名党报版面编辑怎样才能当好“作曲家”,把版面这首大“曲谱”作好、弄“活”呢?这涉及到版面的立体化问题。 何谓“立体”?《僻海》上解释,在同一个画面上,同时表现某事物的几个不同方面。具体到“版面的立体化”,则主要表现的是版面所辖的文、图、题、线等元素搭配协调的形式美,其主要依赖…  相似文献   

20.
“标兴”是《毛诗故训传》诠解《诗》篇时的重要手段。结合“韩诗”遗说看,“标兴”不是《毛传》所独有的特征,而应是战国儒家《诗》传中较为通行的解《诗》之法。韩、毛二家皆通过“标兴”来揭明各家“诗序”所阐发的《诗》旨,其对“兴”的标定和说解与“诗序”内容密切相关。《毛传》“标兴“和《毛诗序》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三个层面:第一,“标兴”和“续序”共同起到阐释和细化“首序”的作用;第二,“续序”不存时,“标兴”有代替“续序”、增补“首序”的功能;第三,当“续序”已言明“兴”时,《毛传》则不再“标兴”。梳理和辨析“标兴”与“续序”间的内在关联,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毛传》“标兴”的体例特征和思想义涵,《诗》学史上有关《毛传》“标兴”的主要争议也可据此得到理解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