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元前四世纪的战国后期,在我们祖国的南方——楚国,出现了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屈原的作品是继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奠基之作《诗经》之后,所出现的又一批崭新的放射出异彩的诗歌杰作;这些作品已成为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之作。屈原的创作,标志着我国文学领域里的一次伟大的创新与改革,在我国文学的  相似文献   

2.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名平,字灵均,是我国战国时代楚国的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他的六十多年的岁月中,经历了严峻的政治斗争,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其代表作有长篇抒情诗《离骚》、《天问》,抒情组诗《九歌》、《九章》。这些诗歌表达了屈原为追求进步理想的斗争意志和激情,从不同角度塑造了抒情主人公的崇高形象。屈原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且不说他的诗歌怎样影响后代,直到两  相似文献   

3.
楚人屈原生活在音乐的国度,他所创作的能和乐歌唱的《离骚》、《九章》、《招魂》等作品中表现的音乐内容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编创的《九歌》民间沿用到唐代,是最伟大的音乐家。  相似文献   

4.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个人的创作而名垂史册的伟大诗人。《楚辞》就是以屈原的作品为主的一部诗集,那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诗歌巨著,如今已被列为优秀的古代文学遗产,受到中外人民的赞扬。屈原名平,字原,大约生于公元前三四○年,卒于公元前二七八年左右。屈原的祖先楚武王的儿子瑕受封于屈,遂以屈为氏,所以屈原乃是与楚王同族的一个贵族。屈原年青时候很聪明,  相似文献   

5.
冀红霞 《课外阅读》2011,(4):213-213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开创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先河。其内容、语言、表现形式来自民间,由宫廷的乐师、文人按民歌、民曲的乐谱加工整理、编辑而成;《离骚》由屈原个人创作,开创了浪漫主义创作先河,是我古代诗歌南集体创作到文人个体写作的一个里程碑。可以说这两部作品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文学的两座山峰。  相似文献   

6.
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的作品思想的深刻,艺术形式的完美,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屈原诗歌艺术是一座丰富而深邃的宝库。本文仅就寓言是屈原诗歌艺术的重要特征这一命题作一些探讨。最早探讨屈原诗歌艺术特征的是司马迁,他在《史记·屈原列传》称赞屈原《离骚》“称文小而其旨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就是说,从屈原的作品中,可以小中见大,近中见远。这种认识还不是很深刻的。《楚辞章句》作者王逸说:“《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  相似文献   

7.
白居易的诗歌美学思想与审美创作主张,同其音乐美学思想相比较,是有同有异的。在诗歌与音乐的审美本质特性的问题上,他认为无论是诗歌审美创作,还是音乐艺术,都是有感而发与诉志咏情的,现实生活是艺术审美创作的源泉,这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在他看来,诗歌审美创作所吟咏的情性应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侧重社会伦理道德的内容。而音乐艺术所表现的情性则主要发自个人的生活遭际,抒发心灵的感受。  相似文献   

8.
《远游》是《楚辞》中较为特殊的一篇。传统观点认为它是屈原的伟大创作之一,是研究屈原思想、评价屈赋艺术成就的重要作品。然而现在流行观点认为,《远游》并不是屈原所作,从而对千百年来《楚辞》学者对这一作品的解读提出质疑。总之,作者判断是深入研究文本的门径,任何研究者都无法回避。  相似文献   

9.
2013年是中国近代音乐先驱青主诞辰120周年早年青主受进步思想的影响,毅然参加了辛亥革命.留德期间,青主在音乐作曲理论、钢琴、小提琴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学习.青主出版的《乐话》和《音乐通论》是中国最早的音乐美学论著,其中的美学观点至今影响着后人他创作的32首艺术歌曲和60余篇音乐文章开启了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之先河;青主从艺术角度最早选择出版了德国舒伯特、舒曼等作曲家的艺术歌曲,并精心配译了中文唱词;他称席勒的诗和贝多芬的音乐是有着“伟大思想的诗”和具有“最伟大的思想”的音乐.青主《乐话》中小提琴和钢琴理论至今对教学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历经五千年沧桑而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在璀璨的历史长河中,谱写了伟大而辉煌的篇章。中国文艺史上,文学与音乐最早结缘。诗歌同音乐舞蹈有着共同的美学特征,诗歌的音乐美,是诗歌突出的美学特征;音乐舞蹈不仅要求形象美,而且要创造出诗的意境,要有诗味。把音乐舞蹈作为描写对象的诗出现很早。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不少吟咏乐舞的篇章。魏晋以来,随着音乐、舞蹈的发展,乐舞诗创作蔚然成风。下面,我们分别从《诗经·陈风·宛丘》和曹丕的《善哉行》两首诗的分析中,看其乐舞的美学特性及乐舞的发展、变迁。一选自《诗经·陈风·宛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舒曼钢琴作品《交响练习曲》创作背景和作曲家所处的时代环境的分析,以及对音乐本体的旋律、曲式结构、和声、织体等方面的研究,归纳出作品的音乐特征及曲作家的创作风格;同时从情感论的视角对作品的音乐美学内涵进行解读审视,透视出舒曼的音乐美学思想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音乐人生。  相似文献   

12.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是西方音乐史上不可磨灭的神话,他是当之无愧的"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以鲜明的音乐个性、革新性的创作特色影响了欧洲音乐的发展。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具有印象主义美的作品,这也是他钢琴创作中美学思想的独特性。通过对德彪西钢琴音乐创作中美学思想进行梳理解读,不同阶段的具体思想体现与创作分析,从音乐本体、内容、形式、艺术表现力等方面来诠释其美学思想,在历史脉络的分析基础之上,来说明德彪西的音乐美学思想形成并不的偶然,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以此彰显出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美的传奇与神话。  相似文献   

13.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但由于黑暗势力的阻挠,他的政治理想难以实现。面对黑暗现实,屈原回天无力,只得将自己的满腔悲愤诉诸诗歌,以表达自己为追求真理而上下求索,“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决心和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卜居》、《渔父》据考证虽非屈原本人之作,但其中所表现出的诗人的伟大人格和精神力量,对屈原形象确是不可或缺的补充,而且作品在艺术上也以其独到的特色对后世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屈原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伟大诗人,他诗歌创作的风格和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其中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和创造的新诗体推动了诗歌的发展,他的爱国精神和不屈的战斗精神激励人们。为了让更多的人掌握屈原诗歌的创作特点,从诗歌的主题、创作风格、表现手法和语言运用来展现屈原诗歌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田野 《华章》2012,(28)
青主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位极为重要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他以其独特的音乐美学思想及其艺术歌曲创作,被称为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位卓有成就的音乐美学家和音乐教育家,是我国艺术歌曲专业化创作的先驱人物之一.他曾发表了大量关于音乐美学的音乐文论以及两部代表他音乐美学观点的理论著作《乐话》和《音乐通论》,这些著作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最早较多而又集中探讨音乐美学问题的一批著作.  相似文献   

16.
三峡文化的诗乐舞观念、音乐美学思想、神话传说、风俗观念和文化区域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刘禹锡《竹枝词》的创作及其形成过程;另一方面,刘禹锡《竹枝词》丰富多彩地表现了三峡文化的风景、风俗和风土人情,这不仅体现在创作主体刘禹锡对三峡文化的深刻体悟上,而且凝定在作品《竹枝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  相似文献   

17.
《楚辞》是公元前三世纪继《诗经》后出现的一部划时代的诗集。它标志着我国诗歌的发展已由群众文学步入作家创作的新阶段。《楚辞》的奠基者、被尊为我国文学之父的伟大诗人屈原,不仅在学习民间文学的基础上,以自己的博学多才使诗歌创作在艺术上达到了高度完美的境地,更以其热爱祖国、关心人民、追求光明、抗击黑暗、坚持真理、顽强不息的精神,深化了作品的思想内容,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千百年来一直鼓舞着人们奋勇前进。《楚辞》在我国文学史上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它为历代学者所重视。仅有文字记载的,早在西汉,淮南王刘安就作过《离骚传》,刘向、扬雄作过《天  相似文献   

18.
《国殇》是我国战国时期屈原的作品.屈原,楚国人,为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诗人,一九五三年曾被评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所处的时代,正是奴隶制日益崩溃、封建制逐步形成的时代.他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上,用诗歌的形式,抒发了明法度、举贤能,依靠国君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以实现全中国统一的政治理想,和为实现这一理想而百折不挠、上下求索的顽强斗志.同时,他以嫉恶如仇的精神,揭露和批判了楚国统治集团中的腐朽势力,表达了对人民一定程度的同情.他的作品有《离骚》、《九章》、《天问》、《九歌》、《招魂》等.  相似文献   

19.
《离骚》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一首自传性质抒情长诗,这首诗歌既是南方楚地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北方文化孕育的结果。《离骚》所表现的忠君爱国思想、"美政"理想是中原儒家思想的体现,并且比兴手法和"诗言志"的创作动机也与《诗经》有明显的继承关系。总之,《离骚》中饱含着北方文化的基因。  相似文献   

20.
从八十年代至今,谭盾的创作成果涉及歌剧、交响乐、室内乐等多种音乐体裁形式。《马可·波罗》是谭盾1995年创作的一部具有先锋思想的歌剧作品,本文试图通过对歌剧文本、音乐素材、写作手法和观念等方面的分析,窥探出《马可·波罗》中体现出的后现代主义音乐现象和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