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当前小学中高年级的词语教学,被许多语文教师喻为"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有些教师进行词语教学,或蜻蜓点水,学生听之索然寡味;或浓墨重彩,学生头昏脑胀。对于词语教学,教师教无妙计,学生学不得法。为此,新课标提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许  相似文献   

2.
陈霞 《广西教育》2011,(16):36-36
词语教学有人称之为"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教者或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或浓墨重彩、臃肿肥硕。词语教学犹如一枚又涩又苦的橄榄,教师嚼之,品到的是教无妙方的困惑;学生咀之,尝到的是学不得法的烦恼。  相似文献   

3.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理解词语的意思是真正读懂文章的前提;掌握词语的用法是提升表达能力的基础。一个具有语文意识的教师,会在教学中以课文为基础,抓住一些关键词语,在语境中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体会其表达效果,把握其语言特点,运用其尝试表达,让学生在童言的基础上,向规范的、形象的、生动的、优美的现代汉语一步步转化、发展。一、拾级而上——渐进式运用现行的教材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看似熟悉但实际高于学生当下认知水平的词语,不少教师在处理这些词语时,或避重就轻地“回避”,或蜻蜓点水地“滑过”,或不知变通地“硬教”,学生因此错失了进行语言实践的良机。事实上,对这类词语的教学可以有序进行,在拾级而上的渐进式教学中转化和发展学生们的语言。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语文课堂上,许多老师的词语教学犹如蜻蜓点水。低年级词语教学往往是在简单地理解词语的意思之后就进行口语表达训练,或者匆匆进入下个环节;高年级词语教学则让学生“望词生义”,却不知为何要理解这个词语。如何让词语教学不再"游离"于阅读教学的边缘?我从学生认识词语的规律入手,展开了词语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提倡新理念,践行新课改的语文教学天地里,有的语文教师认为从小学高年级起,词语教学已不再是语文教学的珍珠宝贝啦,只要在阅读教学中把个别生字词蜻蜓点水似的正音释义,便可以尽兴地大谈如何分段,归纳主题,以及文章的写作特色之类的了。显然这种想法、做法是对当今大语文观的曲解忽视词语教学在语言、语言表达和思维训练中的重要作用,也就忽视了词语教学具有内在的规律性、趣味性、深刻性。其结果会使一些学生难过识字关,在作文上常常会犯词汇贫乏的顽症,会因为一些词语的不懂、不识,以“一字之失”而铸成“一句之错”。那么,怎样进…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牛代表着“勤奋,踏实,任劳任怨”。而猴代表着“机智,聪明,勇敢”。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学是学校教育的过程和手段.它规定教师怎么教。教学过程就是忠实且有效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该对课程做出任何变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既定过程的阐述者或传递者,学生只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教师只要像“牛”那样,做辛勤的园丁,甘当铺路石,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即教好课本就好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者,人之楷模也”。“智如泉涌,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这些都是对传统教师的赞颂。  相似文献   

7.
1.从课堂教学情况看,小学高年级词语教学普遍存在弱化、简化、僵化的“三化”现象。不少教师认为,小学高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阅读实践,已经初步具备了自学能力;况且,词语教学只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到了高年级,词语的学习只是为学生的顺利阅读扫除障碍,因而无足轻重,词语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掌握,不必占用课堂的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谢嫦娥 《教师》2011,(6):109-110
当前的词语教学,尤其到了中高年级,往往如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有些课上甚至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尽管到了中高年级,字音、字形并非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了,但忽略对词义学习,或只是停留在轻描淡写地引导学生读读字典上的解释而已,缺乏对词语的意义、意味、意蕴的开掘,缺乏对词语本身所具有的质地和芳香的品味、咀嚼,词语解读是难以在孩子们的心里打下烙印,因此,引发孩子们对课文内涵的深刻感悟。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第二阶段阅读目标中的词语教学是要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许多小学中年级的教师面对词语教学蜻蜓点水甚至避而不教。本文提出把联系上下文与特定语境、学科渗透以及生活经验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关键词表情达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习作“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到高年级时“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让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如何才能让学生神思飞动、文潮奔涌,写出富有想象力的习作呢?在教学实践中,我采取多样化训练方法进行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一、条件式想象教师提供条件,或给词语,或给方向、范围,或听音乐,或提要求,让学生想象习作。1.词语式想象。教师有意识地给出些词语,让学生根据词语编故事,或描述特定景物。如指导学生写—件事时,可出示“…  相似文献   

11.
语法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可《语课程标准》又要求“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中的语言难点”,“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可以引导学生随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而我们的语教学,相当多数的教师是围绕着中考“指挥棒”转,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既然中考不考语法知识,那么语法知识就不教了,或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或干脆让学生自己看,教师则成了局外人。窃以为。如此功利性的不负责任的行为,有悖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12.
加强多音字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运用和积累词语,在高年级词语教学中,多音字的教学,显得更为突出。我们在实践中注意了以下两点:一、加强多音字教学,以提高学生据词定音的能力。多音字的读音或声调,是由语言环境确定的。离开了一定的场合,到底读什么音,是很难说清楚的。在高年级,必须通过词语教学来提高学生据词定音的能力。我们是这样做的:①利用查字典定音。每教到一个新的单元,教师有重点地将课文中带有多音字的生词或熟词列出,让学生查字典、定读音。如九册语文  相似文献   

13.
教与学是同一教学活动中的两个互为依存的层面,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教师的“教”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之上,要落实“教”的意图,实现“教”的目标,需要“学”的密切配合且积极参与,古人有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培,又从而律之;平善学者,师劳而功半,又从而然之.”因此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如何运用各种不同  相似文献   

14.
<正>在当今语文课堂上,许多老师的词语教学犹如蜻蜓点水。低年级词语教学往往是在简单地理解词语的意思之后就进行口语表达训练,或者匆匆进入下个环节;高年级词语教学则让学生"望词生义",却不知为何要理解这个词语。如何让词语教学不再"游离"于阅读教学的边缘?我从学生认识词语的规律入手,展开了词语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相似文献   

15.
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理解词意是开展阅读教学的基础。进入中高年级后,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不少教师开始逐步淡化词语教学。但缺少了教师的必要引导,学生对词语的理解难免会有失偏颇,甚至完全错误。所以,在学生疑难处,教师还需要“该出手时就出手”。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一直被视为“软肋”。在常态课中,我们要么叫上几个学生将查字典得出的答案公布于众,要么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收效甚微;而在公开课上,因为怕耽误时间,词语教学更如蜻蜓点水,只是走过场,效果可想而知。最近有幸观摩了于永正老师的一些录像课,不禁折  相似文献   

17.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支点。扎实细致的词语教学,既能深化阅读理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能品味言语之奥妙,具有点石成金之功效,从而促进学生言语系统中积极语汇的生成,达到学以致用之目的。然而,日常教学中,词语教学大多"蜻蜓点水",流于形式。如鸡肋,如赘肉,弃之不舍,却又无关痛痒。针对这一现状,我在课堂上进行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8.
提高阅读教学成效是当前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着力点,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创新教育理念,通过倡导学生“带着问题读”、指导学生“掌握技巧悟”、教学过程“变着花样教”、营造情境“蕴含感情学”以及拓展空间“布置任务看”等方式,全面有效地提升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9.
邢玲 《甘肃教育》2006,(7B):31-31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的教学,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然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叶老所提出的“相机诱导”与《语文课程标准》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等诸多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在教学中,既可把它看作教学原则.又可把它视为教学策略。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实践这个原则或运用这个策略呢?  相似文献   

20.
阅读和写作,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是词语。不识或不懂词语,阅读就会遇到障碍,所谓“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可见词语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怎样进行词语教学,我认为教学词语也必须重视能力训练。下面简要谈谈我教词语的方法。一、让学生查字典。我改变了词语的传统教法,要学生在预习时将课文中的生词找出,逐一查字典,写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