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由于健身秧歌是一项新兴的健身项目,在近几次全国健身秧歌比赛中出现了一些舞蹈化、舞台化的编排。为了使健身秧歌向着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避免出现舞蹈化、舞台化、情节化的编排,通过研究和对健身秧歌自选动作创编的探讨,确立了健身秧歌创编的原则,提出了健身秧歌创编的基本要求,介绍了健身秧歌创编的方法,为健身秧歌的创编人员、教练员和健身秧歌和研究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健身秧歌动律的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健身秧歌是一项新兴的健身项目,它是在传统秧歌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因此,本研究主要是在搜集、整理和分析各地传统秧歌动律和基本动作基础上,结合健身秧歌的技术特点,以及近几年来健身秧歌推广开展、调查研究和实践总结,逐步建立起符合健身秧歌自身特点的动律和基本动作。健身秧歌动律的指导思想是保持传统秧歌“扭、摆、走”的基本动律和特色,“走”是指健身秧歌的基本步伐,“摆”是臂的动作,“扭”是指上体的扭摆动作。  相似文献   

3.
从我国社会化发展的大环境,以及我国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的客观现实出发,运用献资料法,从健身秧歌运行、生存、发展、传播、管理等方面阐释了优化健身秧歌化环境的主要对策,以期能够促进“健身秧歌”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东北秧歌健身群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主要抽样哈尔滨、大庆、牡丹江、齐齐哈尔、肇东5个市区作为调研对象,重点收集和梳理各市区健身秧歌群体的发展现状,探析黑龙江省东北健身秧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差异与关联,剖析健身秧歌与构建和谐社区过程的关系,并针对健身秧歌群体的现状从动力机制、激励机制、服务机制、控制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新兴健身项目-健身秧歌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对健身秧歌的缘起、健身秧歌和传统秧歌的内涵、区别和联系以及健身秧歌的竞赛组织和在我国的推广情况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我国健身秧歌理论研究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对2000-2008年发表在我国中文体育类期刊上的健身秧歌论文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健身秧歌的产生发展、健身效果及在高校设置健身秧歌课程可行性分析等方面.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内容重复较多,论文数量少,而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健身秧歌练习人群的锻炼效果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7.
陕北秧歌是现代"秧歌剧"和"健身秧歌"的原生态,这项古老的民俗传统文化经历古代秧歌、延安秧歌和现代秧歌的重大历史变革.多元文化基因、由"拜神"羽化为"乐人健身"以及现代秧歌已成为文化软实力,是陕北秧歌沿革变迁的主要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花棍秧歌和传统秧歌的健身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指出花棍秧歌具有一定的美学意义和更高的观赏价值,长期进行锻炼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和形成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并能够防治疾病、延年益寿,其动作特点使得中老年妇女成为花棍秧歌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9.
论健身秧歌的产生、发展及健身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月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1485-1487
以先进文化为导向的新健身秧歌,不拘泥于传统秧歌,动作变化更多,舞蹈语汇既现代又简洁,在动态上、韵律上融入了时代气息,很好地表现了当代人的精神风貌.本文以体育学、逻辑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美学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访问法、调查法、逻辑法、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健身秧歌的产生和发展、特点及健身作用、健身原理、发展前景及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在全面剖析健身秧歌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东北秧歌的沿革和社会控制管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文化人类学、社会学视角考察了东北秧歌的起源以及在近代的发展 ;论述了现阶段东北秧歌民俗、锻炼价值和作为健身手段发展创新的现代化 ;说明了对东北秧歌活动进行社会控制的意义和机制。  相似文献   

11.
论篮球运动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篮球运动在我国是非常普及和深受青少年学生所喜爱的运动项目。篮球运动自身所具有的集体性和对抗性等特点,对学生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适应台纳等个性特征的形成具有特殊的优化和促进作用,并对其个性健康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当前乒乓球运动中运用竞赛成绩选材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运用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现行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选材形式和乒乓球运动员成绩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现行选材形式的问题所在,并结合乒乓球竞赛成绩的特征,探索竞赛成绩在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选材中更为科学、有效的应用方式。结果发现:当前的选材形式虽是以竞赛成绩为核心标准,但没能准确把握其特征,应该效果较差。合理运用竞赛成绩因素应考虑到乒乓球竞赛成绩在整体上无规律波动的特征,把握好其局部的偶然性和稳定性,注意相对年龄效应的影响。形成闭环的竞赛交流机制,或建立青少年运动员积分排名体系,是将竞赛成绩有效应用于选材工作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录像观察等研究方法,对少年男子削球打法技战术的训练方法进行优化,并通过近一年对广东少年男子削球打法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进行跟踪调查,得出结论:优化后的削球打法技战术训练方法有较好的训练效果;运用多元化训练形式的多球训练法,限制技术条件和赋予比赛任务的比赛训练法及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分解与完整训练法三种优化重组后的技战术训练方法有利于削球打法三种核心战术的掌握及特长的形成;赋予任务的指标训练法可提高稳削战术的命中率;加难助力训练法、加难比赛训练法可提高削中反攻战术的成功率;比赛训练法中的以赛带练、以赛促练有利于全面提升核心战术运用能力与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利用自组织系统科学原理,了解江苏青少年女足组织管理、青少年运动员、青少年教练员、训练、竞赛等现状,提炼出对我国女足后备人才培养系统有序演进的有益启示,为女足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篮球比赛节奏的系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观察大量的篮球比赛,对篮球比赛节奏的定义、分类、比赛中的运用及如何控制几个方面作了分析探讨,初步勾画了篮球比赛节奏的整体框架,为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摘要: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对我国足球运动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优秀青少年足球人才的不断涌现,就不可能有中国足球的未来。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分析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方法和出路。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以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研究。研究结果得知,教育视角下的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培养目标单一,人文教育关怀缺失,文化教育匮乏,社会化教育缺位等方面。将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放在学校可以有效弥补出现的问题,随着校园足球整体竞赛、组织水平的提高,它在未来一定会成为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研究结论认为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的实质是一种教育活动,只有按照教育发展的规律去从事足球教学训练活动,中国足球才会有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试论当今世界高低杠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第36届世界体操锦标赛高低杠决赛和半决赛的选手为对象,对当前世界高低杠技术从飞行动作、换杠连接动作和动作质量的发展与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对我国年轻选手失利的原因做了简要分析,希望能对我国高低杠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TPACK知识框架为指导,分析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并提出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四多"路径——"多形式培训、多方法实践、多渠道竞赛、多途径探索",以期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田径运动竞技水平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函调大量专家、教练员和运动员,收集了近年奥运会、世界田径锦标赛和我国九运会的田径运动成绩,通过对我国田径运动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得知我国田径运动竞技水平正处于一个下降过程,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年轻优秀选手,并针对我国田径运动现状提出解决方案,为迅速提高我国田径运动水平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派出旨在学习西方科技的幼童留美。幼童出国前缺乏体育运动,在美国,由于生理、心理及教育方式等原因,他们迅速接受了包括近代体育在内的美国文化,近代体育精神蕴涵的进取、竞争、自由等思想意识对他们近代人格的养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