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英美刑法中的犯罪故意理论旨在解决犯罪构成理论的实质理论内核问题.在犯罪构成理论架构上,英美刑法中的犯罪行为和犯罪心态是犯罪主体要件的抽象化,责任要件定格于排除合法辩护事由范围之内.犯罪故意作为规范性评价内容,对研究现代行为科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探究英美刑法的犯罪故意源流问题,并对英美刑法犯罪故意的理论脉络进行规范性阐释,分析其独有的理论构造、内容与特色,对研究英美刑法理论重要理论核心问题有不容忽视的价值,也为我国有关主观罪过的研究进展提供指导性借鉴.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保守派与革新派论战的介绍并从德日大陆法系犯罪构成理论发展的趋势对犯罪构成进行再认识,在保留我国传统犯罪构成理论逻辑体系基础上,把客体要件从犯罪构成转移到犯罪概念中评价,并在刑法实践中提升犯罪概念的必要地位以充分发挥其筛选功能。三要件的犯罪构成应该分为设罪犯罪构成和定罪犯罪构成,二者在思考和要件排列上有着不同的要求,不能混乱使用。  相似文献   

3.
刑法因果关系历来是理论界争论的热点.在详细阐释了什么是刑法因果关系、刑法因果关系的研究对象以及刑法因果关系的客观性的基础上,对刑法因果关系同犯罪构成、刑法责任之间的问题作了大量论述,阐明在刑法因果关系中不存在偶然因果关系,并以马克思主义的内因与外因的辩证统一关系理论为指导,批判、继承了相关的"条件说"、"原因说",提出在刑法因果关系中造成危害结果的原因的判定上,应坚持"刑法内、外因辩证统一"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期待可能性在大陆法系国家是一项重要的刑法理论,在犯罪构成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应该是以行为人标准说为依据、以平均人标准说为参考的折中说。作为认定犯罪的消极要件,期待可能性可以与我国现行的犯罪构成要件共同存在,一起构成新的犯罪构成体系。  相似文献   

5.
《刑法学》课程开设的目的是让学员学习该课程后 ,深刻理解、掌握刑法的基本原则 ,犯罪和犯罪构成理论 ,提高运用刑法理论分析有关犯罪和如何定罪量刑等问题 ,以便更好地依法同犯罪作斗争 ,维护社会的安定局面。学习《刑法学》注意该课自身特点 ,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 ,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明文规定是罪刑法定原则的核心要求和当然前提,这一要求和前提强调刑法必须具有明确性,即刑法条文中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内容要明确具体.明确性原则作为罪刑法定的派生原则之一,是对刑法规定抽象性和模糊性的非难.罪刑法定之明确性原则在我国现行刑法中已有一定体现.但在现有体现方式的基础上,还更需要通过对法官适用法律解释权认同的回归和刑事法解释专业体系的兴立的确立,从而更好地限制权力和保障权利.  相似文献   

7.
犯罪论体系改造,是我国刑法学界近年来争论的热点。与大陆法系“三层次”犯罪论相比较,我国传统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确有改进和发展的必要。但是,“三层次”犯罪论体系的指导意义仅具有局部性和阶段性,并且它排除了“犯罪客体”要素,在司法实践中与中国的政治体制相悖。而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与中国刑事诉讼法中各诉讼环节的证据要求总体是相适应的,也与分案处理模式相适应。  相似文献   

8.
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和我国刑法中关于抢劫罪的定性、分类和处罚等规定都有不同.本文从抢劫罪的概念、性质、犯罪构成、种类及处罚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与比较.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兴奋剂犯罪的刑法治理为视角,采用比较分析、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以最高人民法院《兴奋剂刑事案件司法解释》和《刑法修正案(十一)》为依据,在对兴奋剂犯罪的刑法治理路径进行规范分析的基础上,探寻兴奋剂犯罪刑法治理的现实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思路,为兴奋剂犯罪的刑法治理提供参考。文章指出,目前兴奋剂犯罪刑法治理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规制路径,但是依然存在着需要迫切改进的问题:罪名定性判断模糊不清、犯罪构成要件内涵不明和行刑法律规范衔接不畅等。兴奋剂犯罪刑法治理体系应当从三个方面进行自我改革与完善:第一,完善兴奋剂犯罪的罪名体系;第二,明确兴奋剂犯罪构成要件的内涵;第三,构建兴奋剂“执法——司法”合作型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0.
性贿赂是当前贪污贿赂犯罪中存在得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否将性贿赂引入刑法条文及应当如何制裁仍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从犯罪理论、犯罪构成等多方面的分析来看:应该有效打击性贿赂犯罪,但将其纳入刑法尚不成熟。  相似文献   

11.
犯罪本质问题是刑法学研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国学者们对这个问题的探讨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理论和法益侵害说的对峙,至今也没有形成一个确定的结论。犯罪本质问题所要解决的是犯罪行为与其他一般违法行为之间所具有根本不同的内容,而实际上,无论是社会危害性理论还是法益侵害说,都不能真正明确的、一次性的将犯罪行为与一般违法行为区分开——无法解决犯罪本质问题,而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刑法、民法、行政法之间根本并不存在一个清晰的分界,对罪与非罪的问题也就无法从理论上作出一个清晰明确的分界标准。这就导致了在现有的理论语境下讨论犯罪本质问题是无法得出一个真正确切的结论的,也就是说犯罪本质问题其实只是一个伪命题。但不应当否认探讨犯罪行为与其他一般违法行为的区分,即罪与非罪的问题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计算机网络现状及网络犯罪进行研究,采用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和法学的理论,分析了网络犯罪的表现形式、特点及规律,针对目前我国在网络立法上的滞后和侦查技术的落后,从素质教育、网络立法、侦查技术等几方面提出了预防网络犯罪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世界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日趋严重的旅游犯罪问题不仅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效应,而且严重侵害了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和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和心理安全,阻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引用犯罪学的“犯罪场”理论,并结合旅游犯罪学的理论,分析旅游犯罪的成固,认为旅游犯罪是犯罪人、旅游者、时间因素、空间因素、社会环境及法律效力六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探讨旅游犯罪场的预防和控制,以旅游者被害人为中心,结合时空、社会、法律等客观环境因素,构建旅游犯罪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14.
"马尧海案"所引发的巨大争议,迫使我们重新审视我国刑法所规定的"聚众淫乱罪"。从刑法学角度,基于刑法的谦抑性,无被害人犯罪应当除罪化;从宪法学角度,公民享有自我决定权,对公民权利的限制必须符合宪法意义上的比例原则。私密性的聚众淫乱行为如被入罪,即属于无被害人犯罪。这侵害了公民的自我决定权,亦不符合宪法意义上的比例原则。  相似文献   

15.
结果加重犯理论存在众多争议,其中主要争议问题集中于结果加重犯概念、结果加重犯根据、结果加重犯构成特征、结果加重犯未遂问题。通过参考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本文探讨了这四个方面,采用广义的结果加重犯概念,即故意实施基本构成要件的行为,过失或者故意导致加重结果的发生,刑法加重其处罚的法定一罪形态;从危险性说来整合基本行为和加重构成的关系;在讨论结果加重犯的构成特征时,提出行为犯和危险犯能够成立结果加重犯,加重结果的三点特征以及加重结果须与构成要件行为存在相当因果联系;最后论证结果加重犯存在未遂形态,并提出完善性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6.
各国关于刑事法律无被害人犯罪非犯罪化的立法对无被害人犯罪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保留.这部分被保留的无被害人犯罪在道德伦理上具有损害性, 在刑事政策上具有可被规制的必要, 在刑法学上具有侵害法益应被归为犯罪的特质.因此,部分无被害人犯罪的犯罪基因具有其独立的品格,不应当被忽视,更不能为了迎合刑事犯罪的"轻刑化"、"无罪化"的改革趋势而不假思索地放弃对部分无被害人犯罪的审视.  相似文献   

17.
拒不履行食品召回义务的行为,并不符合食品安全犯罪的构成要件。如果生产经营问题食品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那么拒不履行食品召回义务的情形就应该属于酌定的量刑情节。否则,单纯拒不履行食品召回义务只是一般的违法行为。召回义务属于生产经营行为的一部分,增设不履行食品召回义务罪并无必要,也与食品安全犯罪的立法趋势相互冲突。据此,应对不履行食品召回义务的有效措施应当是尽快完善我国的食品召回制度。  相似文献   

18.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刑法修正案(七)中新设立的罪名,即把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地位或者其他影响,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行为,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严重行为定为犯罪。本罪的设立体现了刑法的与时俱进,弥补了现有受贿犯罪立法的缺陷,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刑事法网,同时也有利于与国际刑法接轨,但在本罪的认定过程中仍应严格把握两个问题,即本罪与受贿罪的界限问题,关于共犯的问题,以期对本罪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更准确的定性。  相似文献   

19.
亲告罪制度对于保护被害人利益具有重要价值,但由于我国亲告罪立法范围极其有限,束缚了亲告罪价值的发挥。然而,无论是从逻辑层面、社会层面和理论层面,还是从制度层面、刑事政策层面考虑,亲告罪范围的扩张已经具备了充分的条件,既有制度的基础,又有理论的支撑;既是逻辑的必然,又是刑事政策的要求;既顺应世界潮流,又符合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20.
职务犯罪是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较为特殊的犯罪形式,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证据的特殊性,证据的特殊性又造成这一类案件在侦查工作中出现了较多难点和阻点,而解决这些难点和阻点是检察机关必须要面对的重要工作,也是刑事诉讼法修改过程中的一个敏感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