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在解题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通常运用的方法有: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  相似文献   

2.
一道求复数幅解主值题的几种解法郭桃凤一个题目的多种解法,是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化,思维趋于灵活的象征。因此一题多解不仅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而且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现举一例,说明同一题目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答,就能使学生受到不同的训练,对...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几点做法固镇县实验小学徐士兰,郭德书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数学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重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学生的解题能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思维水平,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是训练学生思维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蒋树龙 《高中数理化》2011,(10):49-50,59
1 运用一题多解强化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灵活性 一题多解的训练可使学生学会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由此,可以使学生封闭的思维开阔起来,当多种解题方法在头脑中凸现出来以后,学生自然会对它们进行分析、比较,从中筛选出最佳方法,从而达到多中求快、多中求巧、多中求优的目的.通过一题多解训练,  相似文献   

5.
发散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在不同范围思维的方式.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用、一题多变进行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6.
一题多解.在数学中应用很多.作用也很大。一题多解.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题多解.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促进他们敏捷地思维,越学越聪明:一题多解.还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主动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采取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教学策略,启发学生从多个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用各种不同思维方式去解答问题。从而挖掘学生思维潜能,拓宽学生思维途径,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一、一题多问,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多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方案的思维。例如:“化工厂有男工300人,女工240人……”让学生补充问题可得到: (1)男工比女工多多少人? (2)女工比男工少多少人? (3)男工人数是女工的几倍? (4)女工人数…  相似文献   

8.
<正>“一题多解”体现了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的要求.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一题多解,提升他们的解题能力呢?本文以一道几何题为例,阐述“一题多解”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9.
发散思维指的是对同一对象材料,从不同角度、不同结构形式、不同耦联关系去探索结论的思维方法。发散思维孕育着创造思维的萌芽。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加强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具体地说是: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思;一题多联。 1.一题多解。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去思考问题,一条路径不通,另辟一路。对发展求异思维能力起着铺路架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用“一题多解”的解题模式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从而培育学生的基础研究思考的习惯 培养小学生思维灵活性的最简单的办法是为同一答案寻找小同的解决路径。在找寻路径的过程中,必然有复杂路径的产生,不能因为复杂路径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轻易地将其舍弃,最为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角度和思维模式,最终提升学生思维的广度。小学数学教学要适应数学教学的实际,提高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同解变型和恒等变型的能力..以一题多解为例,从各种规律中找出规律,便能举一反三。作为教师要精选例题,按类型、深度编选适量的习题,再按深度分成几套,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活跃学生思想,进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对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所使用的新方法无论结果如何都应该予以鼓励,由此来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一题多解就是广开思路,从不同角度去审视问题,使学生脑海中存储的大量信息被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找出不同的切人点和突破口.一题多解可以训练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娴熟运用,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下面,笔者以一道三角求值题为例进行讲解.  相似文献   

12.
一题多解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多选用一些有多种解法的例题,一为开阔学生眼界.二为体现教学的灵活多变.  相似文献   

13.
“多变”训练是指解完一道题后,对正确解题思路作进一步整理与归纳,寻找其它解法,或对原题进行引伸与发展。这样做既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又有利于训练学生严密、深刻、灵活的思维品质,提高解题能力。在教学中,我注重了一题多解、一题多想、一题多变的“多变”训练,取得明显成效。  抓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题多解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小对一个问题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分析,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少先队员在山坡上栽松树和柏树,一共栽了120棵,松树的棵数是柏树的4倍,松树…  相似文献   

14.
宋月英 《甘肃教育》2003,(11):39-39
在教学中,通过一题多解。点燃思维的火花,帮助学生克服思维上的求同性。倡导求异思维,通过一题多解。能使学生思维开阔,对发展创新意识起着铺架桥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初中物理习题课的教学从基础知识着手,精选习题,进行优化组合,以“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思维素质,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的教学方法及体会.  相似文献   

16.
高中物理“科学思维”主要指运用重要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去体现和全方位优化.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的习题设计,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全面性、独创性入手,通过对例题的一题多解或一题多证,对练习的一题多变或一题多用和课余活动的认真指导.让学生学会思考,大胆提出看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8.
一题多解是指在学生认真审题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寻求同一问题的多种解法.一题多变则是指在保持问题实质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变式改变问题的条件或问题的结论,把一个问题化为梯度渐次上升的一个问题系列.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不能为解题而解题,而要广开思路,寻求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通过一题多解选择最优解题方案.但是它由于占用时间长、对学生能力要求高、考试涉及少等特点,在大力要求对学生减负的时候被绝大多数教师所摈弃,实际上只要在平时多注重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它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敏捷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旦不会增加学生负担,相反会减轻学生负担,下面笔者从几个案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一种极好的形式,它对沟通数学各科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对培养多方向、多角度、多渠道思考问题的能力都是颇为有益的.在数学教学中,需经常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得的训练,使学生注意对知识和方法从正向、逆向、纵向、横向多方面进行发散,培养其思维的多向性、灵活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当进行同中求异的思维训练,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同中求异,主要是指同一个题目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我主要采用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找隐蔽问题和条件等形式进行了训练。一题多解一题多解,是对一个题目运用多种不同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这种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广阔性、批判性: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多侧面观察、分析、思考问题,从而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一个题目之所以存在多种解法,原因是:(1)一个题目中的已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