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陈伟  张旭梅  宋寒 《科研管理》2015,36(7):38-48
基于供应链合作创新视角,知识交易双方投入要素的无法验证性所引起的双边道德风险往往会阻碍知识交易的顺利进行。针对上述问题,运用委托代理理论设计了双边道德风险下供应链企业间知识交易的正式契约及关系契约激励机制。研究表明,双边道德风险下知识交易的正式契约无法有效激励交易双方共同投入;对于任意贴现因子,实施关系契约的知识交易量与供应链创新收益产出均不小于正式契约,且随着贴现因子的增大,关系契约的激励效果越显著;当贴现因子达到一定门槛值时,关系契约能有效激励交易双方投入及供应链创新收益产出达到最优。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相关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软科学》2018,(1)
构建政府、企业、学研机构间的生态技术合作创新博弈模型,重点考察合作创新过程中各博弈方决策的演化机理与影响因素;引入Lotka-Voltrra模型,探究竞争系数、政府行为对其合作创新成果扩散的具体影响,运用Matlab进行仿真模拟。研究发现,生态合作创新的超额收益、竞争系数分别是产学研生态合作创新决策与成果扩散状态的决定因素,政府规制则间接促进双方选择生态合作创新,提升创新扩散效率;政府高额征收污染税,适度给予生态合作创新补偿激励,能有效调节产学研双方的利益分配,促进实现"帕累托最优"均衡;政府规制下"强污染惩处,适度环保宣传"的政策组合,对产学研生态合作创新成果扩散的促进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基于破坏性创新,考虑参照依赖,构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作研发决策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考虑低端市场入侵和新市场入侵2种不同类型破坏性创新,研究技术难度差异、感知收益和内部激励对供应链合作研发决策的影响,并以一拖集团与常州天发公司合作为例,进行数值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针对低端市场入侵和新市场入侵开展破坏性创新的技术难度差异越小,创新成本差异越小,供应链合作研发稳定性越强;合作研发与不合作研发的感知收益差距越大,供应链企业积极参与合作研发的可能性越大;合适范围的内部激励对维护稳定的合作关系有积极作用,但过高的内部激励可能成为企业负担。研究不仅能丰富破坏性创新和供应链合作研发研究,还能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作研发决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本分摊和收益分配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本的分摊和合作收益的分配问题是合作关系能否保持稳定的关键所在.通过对产学研合作进行博弈分析可以看到,企业方通过技术创新成本补贴方式可以刺激学研方技术创新;在合作博弈的形式下,技术创新规模和技术创新的整体收益都比非合作博弈情况下要高;运用Rubinstein的讨价还价模型可以对合作创新带来的剩余价值进行再次分配.用算例对该问题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在考虑随机因素干扰的情形下,通过建立一个随机微分博弈模型研究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间的知识共享问题。运用动态规划方法分别求得了Stackelberg主从博弈和协同合作博弈两种下均衡的知识共享策略和创新补贴比例,并对两种博弈模式下的均衡结果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显示:(1)在Stackelberg主从博弈和协同合作博弈两种模式下,知识共享的成本及其创新能力、知识共享的边际收益及其折旧率对创新主体共享的知识量产生重要影响,当知识共享的成本及其折旧率提高时,共享的知识量将减少;当知识创新能力及其共享的边际收益提升时,共享的知识量将提高。(2)在协同合作博弈下,创新主体共享的知识量、知识创新系统的总收益、知识创新量的期望值和方差均高于Stackelberg主从博弈下的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能源汽车大规模使用,动力电池迎来退役潮。在国家双碳目标的指导下,废旧动力电池回收问题亟待解决。文章研究政府向电池生产商征收低碳环保税,对回收企业实施回收补贴的组合政策背景下,分别在单渠道回收模式和双渠道回收模式下对电池生产商主导的闭环供应链进行契约协调,并对组合政策设计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低碳环保税和回收补贴机制能够有效提高废旧电池回收量,组合政策的设计能有效引导动力电池闭环供应链的回收行为。双渠道回收模式下的回收量和企业利润均高于单渠道回收模式下的回收量和企业利润。在回收成本分担-收益共享契约的协调下,废旧动力电池回收量和供应链总利润能够达到集中决策下的理想情况。且在不同回收模式下,当成本分担比例和收益共享比例合理设置时,电池生产商和汽车制造商的利润均高于分散决策时的利润,因此双方都愿意接受该契约。此时,回收成本分担-收益共享契约能够有效协调动力电池闭环供应链。  相似文献   

7.
专利的侵权与防护是产学研合作成功的重要要素。通过对产学研短期合作中无惩戒与有惩戒机制、长期合作中的预期收益三种情况进行演化博弈分析,探讨了不同情形下演化均衡及相关要素。研究发现:企业的策略与其侵权的净收益、惩罚成本、长期合作的预期收益有关,而学研方的策略由防护收益与防护成本的大小决定;提高专利防护收益,降低防护成本,是有效激励学研方进行专利防护的重要手段;设计合理的专利侵权惩罚制度、签订完备的专利保护契约、加大信誉关系治理,是有效抑制企业侵权的重要举措;提高长期合作的预期收益是抑制企业侵权行为的有效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激励制造商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提高绿色产品的市场需求,针对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构成的双边垄断供应链,建立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考虑到绿色技术创新可以降低制造商的生产成本,研究普通产品和绿色产品在分散决策下的优劣,分析绿色产品在分散、集中两种策略下的决策与收益,进而提出基于绿色技术创新的收益共享成本分担契约。研究表明:绿色产品较普通产品更能提高供应链的经济和环境效益;集中决策和契约机制的引入,能提高产品绿色水平、订货量及供应链成员的利益,并推导出制造商和零售商参与约束的最优收益分享系数的取值范围。最后,通过数值分析了制造商的绿色技术创新意愿和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偏好对供应链最优决策及利润的影响,验证了契约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考虑随机因素干扰的情形下,运用HJB方程和动态规划方法分别求解Nash非合作博弈和协同创新博弈模型下大学与企业的知识共享策略。结果表明:(1)两种博弈情形下,知识共享的成本越高,共享的知识量越少,知识共享边际收益越高;(2)协同创新博弈模式下的知识共享量、系统总收益均高于Nash非合作博弈,更易于达到Pareto最优,即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有助于提升系统总收益;(3)在合作情形下,大学与企业的决策目标定位于整体收益最大化,使得双方在知识共享努力程度与整体收益情况均优于Nash非合作博弈,在对知识共享行为有效协调下,合作策略是大学与企业构建协同创新系统,促进系统内知识共享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0.
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廉水 《软科学》1997,11(2):59-61
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东南大学李廉水经济利益是产学研合作创新各方合作的动力和目的,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有效保障各方收益的关键。我们认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主要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一、签好技术合同是基础我们知道,合同亦称契约,它是指...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知识链组织合作创新过程中信息对称和信息非对称条件下的最优激励契约。研究表明:信息对称条件下代理组织知识投入的努力程度更高,核心企业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相似文献   

12.
王旭  王非 《科研管理》2019,40(7):131-139
绿色创新已成为驱动中国制造业转型的重要路径。过度依赖科技政策的外生冲击而忽略企业内生激励机制,容易造成创新平滑失效和公共资源的配置扭曲。本文从财税政策与公司治理双重层面,重点探讨政府补贴与高管激励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整合影响。研究显示,薪酬激励的创新补偿效应能够提升财税补贴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平滑效果;相比之下,声誉激励对财税补贴与绿色创新关系的影响并不显著;薪酬激励与声誉激励的互补关系催生了激励组合的创新补偿效应,在薪酬激励强度适中的条件下,财税补贴能够实现对绿色创新的最优驱动作用。本文能够从公司治理视角揭示财税补贴创新悖论的成因,并为优化政府财税政策和企业创新激励机制,推动中国制造业绿色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专利创新作为助推行业转型升级和价值再造的战略工具之一,其布局及演化历来备受各国关注。随着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及供应链格局演变,供应链专利数量呈指数级增长,成为供应链创新的风向标和指示器。本文选取中国、美国、日本、德国、韩国供应链专利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深度挖掘1990—2016年共27年供应链专利数据池,从合作创新、空间结构、技术主题三方面,采用定量和可视化方法分析网络特征及演化路径。研究发现:(1)供应链专利创新网络演变过程与全球产业发展轨迹高度一致,计算/推算/计数、通信技术、输送/包装/贮存等为供应链专利申请热点,也是各国专利技术必争之地。(2)供应链合作创新网络不断趋于成熟,异质性社区结构逐渐凸显,各国亟须消除锁定效应,增强产学研协同创新规模。(3)供应链专利空间网络规模逐渐扩大,但空间布局不均衡,各国多以本国跨区合作为主,跨国合作为副,跨国合作多以美日韩三国间合作居多。(4)中国供应链创新专利规模增大,但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尚未真正发挥作用,技术主题布局与我国优势产业发展尚不匹配,亟须顶层设计供应链专利布局。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2015-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业110家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探索政府补助与市场融资及其协同配合对企业研发创新影响的差异性。结果显示,新能源汽车产业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创新具有显著激励效应,市场融资并未显著促进企业研发创新,政府补助与市场融资协同配合能有效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创新。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处于不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阶段的企业,政府补助对中上游企业研发创新的激励效应更大,而市场融资对下游企业研发创新的激励效应更大,政府补助与市场融资协同配合对中上游企业研发创新的激励效应更大。同时,相对于国有企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政府补助与市场融资及其两者协同配合对非国有企业研发创新的激励效应更大。本文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创新激励与政府干预理论,并为政府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精准设计创新政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创新关注点前移催生了激励范式转变的需求,在产学研基础研究合作过程中简单依赖财税政策支持可能造成激励不足和公共资源扭曲。本文利用2004-2018年我国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ICT)的相关数据,基于负二项回归重点探讨了不同财税政策激励之下产学研基础研究合作与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产学研基础研究合作有助于企业实现突破式创新;企业获得的研发补助对此过程产生了正向调节作用,而税收优惠对此过程造成了负向调节;进一步探索不同财税政策组合情境,发现在适当的研发补助支持下,税收优惠可以形成创新激励效应。研究结果丰富了产学研基础研究合作过程的相关激励理论,也为政府利用财税政策有序引导相关基础研究合作进程提供了思路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知识转移和知识融合实现创新价值共享已成为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新途径。以知识转移理论与协同创新理论为基础,基于系统动力学视角构建了两业协同创新的动力学模型,利用Vensim DSS软件仿真,分析了随着知识融合的不断推进,两业协同创新的实现路径以及两业知识势能、知识创新率和知识转移率的变化态势,并就融合创新因子和政策因子,即制造企业知识需求、知识吸收能力、政府激励机制、财政投入、人才建设共五个因子,对两业创新率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两业知识势能呈指数增长,知识创新率及知识转移率不断增加,融合创新因子和政策因子对两业创新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两业协同创新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温珂  苏宏宇  宋琦 《科学学研究》2012,30(5):793-800
科学与产业合作创新的进一步深化在全球范围内大大激励了创业型科研组织的发展。借鉴当前战略管理领域的前沿研究——联盟能力理论,提出合作创新能力概念,并以创业型科研机构为研究对象,从过程管理的视角出发,将合作创新能力的内部构成和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统一到组织学习和组织适应性的过程中,构建了创业型科研机构合作创新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这一理论探讨,将具体的科研机构创新创业行为抽象为其背后的合作创新能力研究,不仅是融合战略管理和科研管理的有益尝试,更是对创业型科研组织理论研究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8.
李凯  郭晓玲 《科研管理》2019,40(4):24-33
技术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的创新决策不仅受到横向市场结构的影响,还受到来自于产业链上下游相对市场势力的制约。本文从四个研究视角梳理总结了买方势力的概念内涵,并从三个维度剖析了其产生动因与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视角对买方势力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进行归纳与评述。最后,基于现有研究的局限性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企业创新机制的建立和反垄断规制政策的实施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