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语言迁移理论的视域下对英汉语音体系的差异进行对比,从音位体系、音节结构、重音、节奏和语调系统等方面分析中国学生在英语语音学习中所遇到的普遍问题,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提高英语发音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论述语言迁移理论的基础上,阐述汉语对英语语音学习中的迁移作用,并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从音素、音位、音调以及连续和节奏等层面详细分析母语迁移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具体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把汉满语音作了系统的对比,并得出了一些对于对外语音教学法的启示,即运用国际音标把母语和目的语(汉语)语音联系起来,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将母语中接近目的语(汉语)的语音以改变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方式进行加工,再教授给第二语言学习者,从而促进其母语语音在目的语(汉语)语音学习中的正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连大学学报》2016,(4):92-97
本研究以对比分析假说、语言迁移的相关理论为依据,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选取朝阳县高中30名高一的学生为被试进行语音调查,旨在探究朝阳方言语音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研究发现,朝阳方言语音对于当地学生英语语音的习得既有负迁移的影响,也有正迁移的影响,但主要体现在负迁移方面。具体表现为:朝阳地区学生用方言语音[?e]代替英语语音[e]、[?]和[ai];用方言语音代替英语语音;用方言语音[ei]代替英语语音[i];用方言语音[v]代替英语[w]的发音。而方言母语语音的正迁移使得朝阳本地学生英语[v]的发音更地道一些。针对朝阳方言语音对于英语语音习得的负迁移,在英语语音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有必要对比普通话及方言音位和英语音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式,将重点放在困难音位上,以纠正方言区学生的发音错误,减少方言语音对英语语音习得的负迁移影响。  相似文献   

5.
儿童汉英双语语音意识:跨语言一致性、差异与迁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语音意识是指个体对言语的声音片断(包括音节、首尾音和音位等)进行分析和操作的能力。采用语音辨别和语音删除两种任务对汉语儿童的母语和第二语言(英语)语音意识的结构特点、跨语言的普遍性、特异性与语言间的迁移进行了考察发现,验证性因素分析支持了语音意识结构的多成分观点;进一步分析表明儿童的汉语语音意识是预测其英语语音意识的有效因素;同时儿童汉语语音加工经验明显影响了对英语的语音操作,反映了母语语言经验对新学习语言加工过程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6.
英语学习中语音负迁移现象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汉英两种语言对比,从音位、声调/语调语言、重音和节奏等层面分析了汉语语音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作用,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克服母语的负迁移影响,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7.
任何母语发音都会对第二语言的发音产生正负两方面的迁移,克服发音负迁移是英语语音教学的重要环节和任务。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汉语言及吴方言的发音特点,比较吴方言与英语发音音位的异同,找准吴方言对英语发音的迁移点,帮助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主动克服母语及吴方言对英语发音的干扰,通过对比教学,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突出英语发音的整体性,减少乃至消除母语及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中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8.
英汉语音对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通过对英汉语音在音位级音位区别特征、音节结构特征、语调与节奏等方面的对比,找出两个系统间的差异及其对英语语音学习所产生的影响,并试将这一对比结果应用到英语语音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9.
强调了母语对二语习得的贡献,从普遍语法理论与二语习得的研究中发现,我们对母语的干扰必须有一个新的认识:当二语学习者因缺乏目的语知识而在交际中产生困难时,他们不得不求助于母语来弥补不足.从语音方面论证了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并结合实证调查证明了母语在英语语音习得中的正面作用.在英语语音学习中应该充分利用语言的共性,引导正迁移,增强二语学习者的信心.  相似文献   

10.
母语迁移是日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笔者发现在日语教学中教师普遍关注的是负迁移,而正迁移现象却甚少提及。母语的正迁移现象可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等方面。日语学习都是从语音开始的,日语语音教学是日语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如何利用好正迁移促进教师教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汉语和日语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本文从语音方面入手,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指出语音正迁移中假名的发音以及语音正迁移中汉字的发音,预测和描述二者的相似性,以促进日语语音教学。  相似文献   

11.
母语迁移对于英语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尤其表现在母语对英语语法学习中起到的干扰作用上。在学习英语语法的过程中有很多方面都涉及到了母语迁移问题。要想在语法教学中合理利用母痞迁移理论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母语在英语语法学习中的作用,并且全面地看待语法现象和母语迁移的关系.从而找到更合理合适的语法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2.
汉语是我国中学生的母语,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语言迁移现象.英语教师可以母语迁移的特点,开展促进正迁移弱化负迁移的教学以增强语法教学效果.教师也可以巧用汉语将英语语法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提高语法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受到母语的干扰,其效果常常是负向的,即汉语负迁移现象。母语迁移特别是母语的负迁移涉及到二语或外语学习的方方面面:从词汇到语法;从句子到篇章;从思维到文化。文章拟从以上几个方面探讨汉语负迁移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介语理论,二语学习者使用的既不是母语语法,也不完全是第二语言语法,而是处于过渡状态中的中介语语法。就中介语语法中的复数标记而言,中国英语学习者在遇到名词前有形容词修饰时,倾向于省略复数标记/s/;而在遇到某个名词单数复数同形时,或不确定是否名词单复数同形时,倾向于使用单数形式;另外,中学生的名词复数正确使用率高于大学一、二年级的非英语专业学生。  相似文献   

15.
汉英音节对比与英语语音习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和英语音节结构既存在某些共性,又存在显著的差异。汉英音节结构的差异对中国学生英语语音习得有重要影响。中国学生往往受母语的影响,把汉语的音节结构特点迁移到英语语音习得中,对于英语辅音及辅音群的发音、英语音节的连读、英语音节的重音难以掌握。了解和明确汉英音节结构的共性和差异,有助于减少负迁移,促进英语语音习得。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儿”出现于词尾的功能主要是两种,一是表示语音音变功能,二是表示构词语素功能。如果“儿”表示“儿化”音变现象,则其不是语素;如果“儿”不表示“儿化”音变现象,则其是语素,或者是实语素,或者是虚语素,所构成的词,或者是复合式合成词,或者是附加式合成词。“儿”在现代汉语中出现于词尾,其情况可分为:双音节 “儿”和单音节 “儿”两种。双音节 “儿”所构成的词,是“儿化”词,是两个语素构成的合成词,而不是三个语素。单音节 “儿”所构成的词可分为复合式合成词、附加式合成词、“儿化”单音节词,关键看“儿”是否“儿化”,是否具有理性意义和语法意义。不分情况把“儿”都视为语素,概念上是混乱的,理论上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17.
由于英语基本功较差,而且受母语的干扰,写作时在用词、造句上常犯许多错误。着重对在措辞、造句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整理分类,解析原因,探讨解决的方法,提高大学生英语书面表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外语学习中,母语的负迁移影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文章着重从英汉语言的语法、结构及文化差异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解释母语负迁移的基本机制和产生条件,从不同方面阐述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特征,旨在深刻认识语言的差异,尽量避免语言学习中母语负迁移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种语言的教学都与语言自身的特点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现代汉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汉语的音节构造形成了汉语特殊的节奏韵律并贯穿制约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各个不同层面。尽管作为母语学习者,学生的口语听说能力在入学前都已经具备,但作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必要特别强调汉语音节韵律组配的学习和训练。  相似文献   

20.
通过汉语、英语两种语言在语法方面的某些异同的对比分析谈谈英语教学中的语法迁移现象及减少负迁移的对策,以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和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