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于婧  陈芳  章菲 《培训与研究》2013,(11):69-73
从农业遗产概念和内涵辨析着手,从古籍整理和考古研究、系统结构与作用机制研究、生态系统功能与价值研究三个角度整理了农业遗产的基础性研究成果,根据动态保护、适应性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保护原则,采用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和保护策略,依靠多方参与机制和法律调控手段对当前农业遗产的保护措施和政策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展开我国农业遗产研究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研究与保护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遗产管理课程建设在普及遗产知识,培养遗产管理专门人才,保护和管理遗产资源以及促进学科建设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现状却不容乐观。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可以尝试通过开设《遗产管理》课程,设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创建文化产业专业群,从而带动专业与课程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最终实现学校与社会、文化与经济共赢。  相似文献   

3.
工业遗产是历史的见证。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那些曾经为历史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的厂房、机器等虽然已经不能再使用,但是它们能为我们研究历史、科技、艺术和经济等方面提供资料和依据。本文通过对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现状的论述,分析了我国工业遗产保护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阐述了我国对工业遗产进行立法保护的必要性。并对其模式和基本内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世界自然遗产以其高品位的资源景观吸引着众多旅游者,但旅游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如生态、环境等危害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加大了遗产地的管理难度,同时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产地旅游规划与开发、遗产管理与可持续发展、遗产价值及功能、遗产保护与利用、遗产管理体制、遗产管理法律等方面。在分析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应加强遗产旅游与保护之间的互动发展模式研究,同时还需关注对世界自然遗产特殊地质地貌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教育遗产是文明传承的承载物,是文化遗产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武汉地区自古以来,有着重教兴文的传统,现存有文庙与官学、近代学校以及近代文化教育机构等一大批教育遗产,类型完整丰富,时代特征明显且地域特色鲜明。重视和加强教育遗产保护,提升教育遗产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实现由传统的静态保护到动态参与的管理升级,是提升武汉教育文化底蕴,促进教育传承,彰显城市文教特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嘉应学院学报》2016,(12):10-15
在实地考察与资料收集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岭南茶阳古镇商贸古邑、人文秀区、中央苏区的历史渊源背景。通过实证应用分析研究表明:茶阳古镇具有遗产资源丰富,古迹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客家文化底蕴丰厚,景观资源品味高特点;茶阳古镇遗产像一枚"活化石",记载着一定时期的发展与演变,凝固着那时段内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与变革,它既稀缺又不可再生;茶阳古镇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必须以保护为前提,切实保护好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深度挖崛、整合遗产旅游资源,科学、适度开发遗产资源,打造"客家文化"、"红色文化"、"休闲生态"特色旅游产品,以期实现古镇遗产风貌保护与当地经济协调发展、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7.
《文山学院学报》2016,(1):35-39
作为少数民族非遗保护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遗产化过程的研究应受到重视。遗产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遗产甄别、价值论证、遗产申报、遗产认定和遗产管理保护的过程。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壮剧为个案,重点研究其从遗产甄别、价值评估、遗产申报、遗产认定到后续保护管理的遗产化过程,既可以为少数民族传统戏剧文化的遗产化积累相关的保护经验,又可以为实践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提供一项具有学术参考价值的研究个案。  相似文献   

8.
做好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首先应该树立危机感和紧迫感,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保护.处理好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上的互进关系,建设一支遗产保护的专业人才队伍,健全遗产保护的管理和参与体制,运用市场力量,搞活保护机制.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工作.  相似文献   

9.
对近些年来关于中国城市遗产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和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城市遗产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产价值、遗产保护、遗产旅游和遗产制度等4个方面。研究中存在的主要不足是对城市遗产的关注度不够;单纯的城市遗产保护意识过于强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城市遗产动态性保护研究不到位;由于对城市遗产范畴定义的狭隘性,导致对城市遗产的内容理解不全和以城市遗产的眼光建设和管理城市的理念探讨不够以及城市遗产政策法规的研究不深入。为此,为适应现代城市发展,城市遗产研究需要做全面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大连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保留着较多的近现代工业遗存。如何对它们进行保护和利用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文章对大连工业遗产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对其进行保护和利用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1.
辽宁地区已采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主要有: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与设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活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经济援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整理与出版。需要进一步采取的保护措施应是:深入开展文化遗产教育;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辽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与开发方面已然取得一定成效,需要进一步提升的是:分区规划和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推进个别非物质文化遗产向产业化转型;打造"非物质文化旅游节"。  相似文献   

12.
遗产税是目前我国正处于酝酿当中的新税种。考虑到我国的现实国情,遗产税的开征仍面临许多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大胆提出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承、传统的艺术表演、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和与上述表现相关的文化空间与背景六大类型;具有久远的历史、清晰的传承、活态的存在、鲜明的特色四大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开发的途径由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调查和描述三部分构成,它们之间环环相扣,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4.
文化遗产是祖先留下来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是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面临严峻的局面.目前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自然与文化遗产利用和保护中的公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自然与文化遗产利用和保护中的不公平现象进行了概括和剖析,认为认识观念错位、管理不利和立法滞后,是造成这种不公平现象的主要原因,指出应采取理顺管理体制、建全法律体制、强化教育体制、建立社区参与制等办法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自21世纪始进入中文视野,2004年在辽宁地区重新引起社会重视,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中,诸多原因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消失。虽然保护和抢救的时机稍纵即逝,但是开发利用却可以长久地进行,其中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及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应注意民间文化遗产有形和无形的结合,开发和保护并重;整合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制定和落实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管理,同时合理引入旅游市场机制,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7.
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为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带来了新的思路,高职院校应该抓住机遇,紧密结合社会需求与专业需求,利用专业技术资源优势与区域遗产资源优势,开发出相关的课程,为本校的课程与专业建设及当地的文化与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