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已经有很多文章介绍了轴对称坐标变换公式{x′=x-2A·(Ax By C)/(A~2 B~2) y′=y-2B·(Ax By C)/(A~2 B~2) (1)其中(x,y)和(x′,y′)是关于直线Ax By C=0对称的两个点。从公式(1)可以看到,对称点(x′,y′)的坐标与点(x,y)到直线Ax By C=0的距离有联系,这就容易联想到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来推导公式(1),从而使公式(1)具有更明显的几何意义。本文就上述思路,给出公式(1)的一个证明方法。在证明之前,先介绍下面两个命  相似文献   

2.
文[1]提到一个猜想结论:用线性规划知识易得当M1(x1,y1),M2(x2,y2)在直线l:Ax+By+C=0的两侧时,有(Ax1+By1+C)(Ax2+By2+C)〈0,类比猜想:直线l1:Ax+By+C1=0和直线l2:Ax+By+C2=0是两条平行直线,点M(x0,y0)是夹在这两条平行直线之间的任一点,则有(Ax0+By0+C1)(Ax0+By+C2)〈0.[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1问题提出 例1已知圆C1:(x-2)2+(y-3)2=1,圆C2:(x-2)2+(y-4)2=9,M,N分别是圆C1,C2上的动点,P为x轴上的动点,则|PM|+|PN|的最小值为()  相似文献   

4.
推导出了二维各向同性谐振子在H′=(λμω0^2)/2(x^2+y^2)下能级的近似解和精确解,并讨论了二维各向同性谐振子在H′=(λμω0^2)/2(x^2+y^2)下的能级及简并度变化.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平面上点P(x0,y0)到直线l:Ax+By+C=0距离公式为d=|Ax0+By0+C|√A2+B2.  相似文献   

6.
文章报道了家鸽和珠颈斑鸠的核型。家鸽的核型公式为:2N=80=28M+2ST+48T+Zm+Wm,珠颈斑鸠的核型公式为:2N=80=12M+2ST+64T+Zm+Wm两种鸟均含有10对大染色体和30对小染色体。家鸽、珠颈斑鸠的染色体核型与山斑鸠、灰斑鸠一样都具有3对最大的常染色体,Z、W染色体为m染色体位于第4号位。这种特征为大多数鸟类核型所共有,表明它们的染色体具有显著的同源性和相当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7.
学习数学离不开数学公式,正确理解、灵活运用数学公式离不开化归的思想方法.下面以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应用为例,谈谈把非公式形式的数学问题化归为公式形式,从而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例1在图1中,求∠A+∠B+∠C+∠D+∠E的度数.分析这一图形是一个五角星形,其中五个角的和可化归为三角形的内角和.解设AB和CD相交于M,CD和AE相关于N,则∠AMN=∠B+∠C,∠ANM=∠D+∠E,∴∠A+∠B+∠C+∠D+∠E=∠A+∠AMN+∠ANM=180°.注这种化归为三角形内角和的方法也适用于图2.例2在图3中,求∠A+∠B+∠C…  相似文献   

8.
一、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证明 命题:点P(X0,Y0)到直线L:Ax+By+C=0(A2+B2≠0)的距离为d,则d=|Ax+By0+C|/√A2+B2  相似文献   

9.
遗传学中的计算题,是高中(生物)课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教材中没有介绍这类试题的解题方法。笔者总结了以下几个公式.解答此类试题。1但等公式11在DNA双链中:①A=T或A/T。1;②G=C或G/C—1;③A+G=T+C或(A+G)/(T+C)=l;④A+C=T+G或(A+C)/(T+G)=1。1.2若双链DNA的一条链上(A+T)/(G+C)=P则互补链上(A+T)/(G+C)=P整个DNA(A+T)/(G+C)=P(注P因生物的种类不同而不同)O2倒数公式2.l若双链DNA的一条链上(A+G)/(T+C)=n/m,则互补链(A+G)/…  相似文献   

10.
题目 如图1,圆C1:x2+y2=4,圆C2:x2+y2=16,点M(1,0),动点P,Q分别在圆C1,C2上,且MP⊥MQ,求线段PQ长度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x,y)到直线Ax+By+C=0距离为d:|Ax+By+C|/√A^2+B^2.本文通过引入函数y=f(x),借助该公式可解决一些与函数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周青 《数学教学》2010,(6):18-19,F0004
一、问题的提出 在结束了对数的知识和对数函数一章的学习以后,我发现往往还有不少学生将公式loga(MN)=logaM+logaN(M、N〉0)误写成loga(M+N)=(logaM)(logaN),包括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甚至到高三还会有部分学生这样写,而同时公式a^M+N=a^M·a^N却很少有学生写错,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13.
读了谢雪川老师的《错题举例分析与反思》这篇论文后,笔者觉得在高中数学中,这种容易错的题有很多,故摘录以供参考.例1在等腰RtΔABC中,过直角顶点C在∠ACB内部任作一条射线CM,与线段AB交于点M,求AM小于AC的概率.错解记"AM小于AC"为事件E,由于点M随机地落在线段AB上,故可以认为点M落在线段AB上任一点是等可能的,可把线段AB看作区域D.在线段AB上截取AC′=AC,当点M位于线段AC′上时,AM相似文献   

14.
对雀舌草体细胞染色体计数,并对其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雀舌草的染色体数目为2n:24;核型公式为2n:2x:24=4m+4sm+12st+4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4=4L+6M2+8M1+6S,属于3B型.全组染色体总长144.25μm,长臂总长为108.90μ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74.93%.染色体总体积为641.45μm^3。  相似文献   

15.
直线与二次曲线的位置关系,可以由它们的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解的个数,及二次曲线的形状来确定,讨论如下:设直线L与二次曲线M的方程分别为:L:A1x+B1y+C1=0(1)M:Ax2+Bxy+Cy2+Dx+Ey+F=0(2)其中A1、B1至少有一个不等于零。A、B、C至少有一个不等于零。1当B1≠0时,令-A1/B1=k,-C1/B1=b则方程(1)化为:y=kX+b,再把它代入方程(2)并整理得:(A+Bk+Ck2)x2+(Bb+2bc+D+EK)x+b2C+bE+F=0(3)1.1当A+Bk+Ck2≠0时,方程(3)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其判别式Δ为:Δ=(Bb+2bC+D+Ek…  相似文献   

16.
一类Riccati方程的通积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Riccati方程y′=p(x)y^2+q(x)y+r(x)求积法的若干充分条件及其对应的通积分.  相似文献   

17.
《时代数学学习》2006,(11):53-53
本题解法很多,我们利用中心对称图形来解. 如图,以M为中心,作△ABC的中心对称图形,则E′C//AE,F′C//AF,于是得x/2y++2z=1/2,即x=y+z,①  相似文献   

18.
对红花芋进行了体细胞染色体计数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红花芋的染色体数目为2n=28,染色体基数为x=14,核型公式为2n=2x=28=22m+6s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8=8L+4M2+10M1+6S,核不对称系数为58.84%,核型属于Stebbins核型分类中的“2B”类型。红花芋的核型为首次报道。结合已有报道,讨论了芋的核型进化。  相似文献   

19.
2013年高考湖南卷理科第21题: 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1上的点均在圆C2:(x-5)2+Y2=9外,且对C1上任一点M,M到直线z=-2的距离等于该点与圆C2上点的最小值.  相似文献   

20.
杨金成 《高中生》2014,(3):28-29
策略1:抓住图形特点求最值 例1已知圆C1:(x-2)^2+(y-3)^2=-1,圆C2:(x-3)2+(y-4)^2=9,M,N分别是圆C1,C2上的动点,P为x轴上的动点,则|PM|+|PN|的最小值为A.5√2-4 B.√17-1 C.6-2√2 D.√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