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刺猬"是他的外号.在经历了家庭变故后,他变得孤单、无奈、愤懑、冷漠.懂事起,父亲就一直在杭州工作,直到他读初三父亲才调回老家.粗暴的父亲使他敬而远之,而从小无微不至关心他成长的母亲却在他读高一时病故.他接受不了母亲离他而去的噩耗,更接受不了因父亲的不负责任而延误母亲的病情.几个月后,父亲又闪电般地再婚.怎一个"恨"字了得!他恨父亲,他恨这个家庭,他走向了叛逆之路.初中三年都是班长的他,开始了抽烟、酗酒、谈恋爱、打架斗殴……他桀骜不驯,当犯大错时,他的口头禅就是"不要你管"!老师不能管他,同学更是怕他.  相似文献   

2.
“刺猬”是他的外号。在经历了家庭变故后,他变得孤单、无奈、愤懑、冷漠。懂事起,父亲就一直在杭州工作,直到他读初三父亲才调回老家。粗暴的父亲使他敬而远之,而从小无微不至关心他成长的母亲却在他读高一时病故。他接受不了母亲离他而去的噩耗,更接受不了因父亲的不负责任而延误母亲的病情。几个月后,父亲又闪电般地再婚。怎一个“恨”字了得!他恨父亲,他恨这个家庭,他走向了叛逆之路。初中三年都是班长的他,开始了抽烟、  相似文献   

3.
<正>一、故事情境小姚,女,初二年级学生,身体发育正常,无重大疾病史,家庭无精神病史。母亲病故,父亲又娶妻建立新的家庭。父亲工作很忙,在物质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孩子的需求,用这种方式来表示对孩子的关心和疼爱。当发现孩子在校出现问题时,有时能与孩子谈心,有时处理问题态度粗暴甚至打骂孩子。该生与后  相似文献   

4.
杜瑶瑶     
父亲突然病故,母亲瘫痪卧床,她不到9岁,就勇敢地接受命运的挑战,用稚嫩的肩膀支撑起摇摇欲坠的家庭。当人们在为孩子成为“小皇帝”、“小公主”而发愁的时候,我们高兴地看到周围还有杜瑶瑶这样的孩子。  相似文献   

5.
缅怀父亲     
我5岁那年,母亲病故,从此只有父亲带着我生活,所以我与父亲的感情格外深厚。父亲虽然已经离开54年了,我却时刻都在想念着他。  相似文献   

6.
脱盲学员发﹃羊﹄财李振威只上过两年小学的李天庆,家住太岳深山沁源县赤石桥乡赤石桥村。天庆从小家庭贫寒,5岁时失去母亲,12岁时父亲病故,留下兄妹4人无法生存。无奈,李天庆离开学校为集体放了羊。小羊工李天庆风里来雨里去,上东山下西山,无论走到哪里,身上...  相似文献   

7.
我成长于一个单亲家庭,母亲病故后,父亲更忙了,他似乎永远都在工作,有时几天才回一次家。好不容易回来一趟,父亲除了呼呼大睡,就是指责我。  相似文献   

8.
张颉 《江苏教育》2023,(38):61-62
<正>一、考前睡不着的女生小茜(化名),高一女生,小学、初中时成绩优异。高中时,小茜的成绩不理想,她在被父亲责骂后,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学习。期中考试前,小茜出现了入睡困难、易惊醒等情况,结果又没考好。此后,小茜的学习状态明显差了很多,没有以往开朗,经常与父亲争吵。又一次考试来临,小茜再次出现睡不着的情况,认为“这样肯定考不好”,闹着不想上学。小茜的母亲担心她将来出现拒学情况,在班主任的建议下带她前来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9.
作业本     
母亲病故那年我上初二,父亲为了还母亲看病欠下的许多债,只能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只剩我和奶奶。那年的下半年,我的成绩开始下滑,数理化几门不及格。但是体育我能考上80分。我们的班主任黄老师经常找我谈话,一看到我把时间花在打球上,他就摆着冷若冰霜的面孔对我说:“小毛呀,你收  相似文献   

10.
戴平 《老年教育》2009,(12):4-5
爱国商人 1919年10月,马万祺出生在广东南海县一个商人家庭。15岁时,父亲病故,他开始掌管父亲留下的祖业,经营粮食、副食品等批发。  相似文献   

11.
一、背景资料 晴晴(化名),女17岁,钟山中学高一学生. 1.关于家庭:晴晴一家共三口人,父亲在供销社工作,母亲办了一家工厂,家庭经济条件十分优越.但双亲由于工作繁忙,平时在生活上主要是满足她的物质生活需求,较少关心她的心理需求.父亲虽然非常疼爱晴晴,但常常因为生了个女儿而不自觉地流露出遗憾之情.母亲非常能干,在家庭中处于主导地位,对女儿寄予厚望,要求较高,总觉得女儿的成绩还不够满意.  相似文献   

12.
哦,落叶     
秋雨、秋风、落叶……可是雨不似夏天那般粗犷;风也不似冬天那般刺骨。其间,落下片片叶子。“秋的景象。”我自语着。信步野外,农夫正把累累的果实采摘,而叶子——果实的陪衬物,默默地躺在田野里,无数的脚从它的身上踩过……我心里萌动着对秋的爱。我出生在秋天,母亲在一个秋风飒飒的黄昏时分生下了我,我已是第五个女孩了。在农村,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统洽着愚昧的人们,女孩是不能传宗接代的。一个家庭没有男孩,那意味着这个家庭将要销声匿迹。我自然又是多余的一个。父亲要把我同别人家的男孩交换,母亲极力阻拦。在我生下的第三天,父亲把我抱了出去,结果母亲又踩着满地的落叶把我抱了回来。因此,母亲大病了一场……  相似文献   

13.
一、背景资料晴晴(化名),女17岁,钟山中学高一学生。1.关于家庭:晴晴一家共三口人,父亲在供销社工作,母亲办了一家工厂,家庭经济条件十分优越。但双亲由于工作繁忙,平时在生活上主要是满足她的物质生活需求,较少关心她的心理需求。父亲虽然非常疼爱晴晴,但常常因为生了个女儿而不自觉地流露出遗憾之情。母亲非常能干,在家庭中处于主导地位,对女儿寄予厚望,要求较高,总觉得女儿的成绩还不够满意。2.教养方式:母亲是家庭教育的权威。母亲自己各方面能力都较强,因而对晴晴要求一向十分严格。虽然家庭经济条件十分富裕,但她从不给晴晴过多的零花…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由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他们在学校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更容易成功。这是因为同在一个家庭,面对同一个孩子,父亲母亲两个大人的家庭教育存在着许多细微的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父亲比母亲有更强的目的性。那些宁愿在家里照顾孩子的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更强的目的性。想要培养孩子哪些品质,发展哪些方面的才能,父亲心中一般都是有计划的。该怎样做,需要些什么条件,是比较明了的,而母亲在这方面就要差一些。大多数母亲对孩子都是有较高的期望值,但在实际教育中,母亲往往显得无计划。2.父亲偏重…  相似文献   

15.
一、分析发展条件   我是个农家子弟,不爱说话,但好动、善于思考.父亲是农村厨师,母亲半工半农,家庭经济收入偏低.中考成绩不理想,我就稀里糊涂学了花卉园艺专业.……  相似文献   

16.
自从父亲中年病故,家里所有的重担就压在母亲一人身上了。儿子从小就顽皮,没少让母亲操心。有一天,上初中的儿子打碎了教室的玻璃,老师通知家长去学校。母亲回来后,没有像往常那样训斥儿子,而是沉默了良久后对儿子说:"如果你总是这样不长进,你父亲在天之灵也无法安宁!"儿子望着母亲,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觉得心里隐隐作痛。  相似文献   

17.
沈沉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是新闻工作者,母亲是工人。在今年的高考中,沈沉以599分的成绩获得江苏省高考文科“状元”。  相似文献   

18.
在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县,正在读初三的张斯振,遭受了令人难以想像的三重打击:母亲长年瘫痪,父亲突然病故,哥哥下落不明……他与瘫痪妈妈相依为命的同时,发奋读书,中考考出了优异的成绩,被省重点中学录取,却交不起昂贵的学费。为了圆自己的大学梦,他选择了收费低廉的普通中学,并决定——弱弟含泪挑起家庭重担1987年3月,张斯振出生于连云港市赣榆县罗阳镇张朱孟村。打他生下来后,母亲樊俊声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就加重了,开始卧床不起,逐渐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多方治疗均无济于事。2003年9月的一天,爸爸脑血栓发作,走得太突然了。热心的邻居当即乘车…  相似文献   

19.
一、来访者情况 小唐,男,13岁,初一某班学生,中等身材,五官端正,性格细腻敏感,平时住校,每周五回家.小唐是家里的独子,来自离异家庭,母亲一人带着他生活.母亲是某事业单位的清洁工,家庭生活清贫,人际交往简单.当事人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母亲也很少提及自己的父亲.当事人也不敢提问太多关于父亲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他出生在法国巴黎一个移民家庭,父亲是匈牙利移民,母亲是法国人.他的名字带有明显的外国人的特征,这使他从小就受到歧视和嘲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