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富集微囊藻毒素的黑色大头鲢鱼为样品,对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RR-,-LR)的提取、纯化和HPLC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实验建立了固相萃取(SPE)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水产品中痕量微囊藻毒素的方法,利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38nm进行检测.其中,微囊藻毒素的提取溶剂分别为5%乙酸、75%甲醇和正丁醇-甲醇-水溶液(1∶4∶15),80%甲醇为洗脱溶剂.HPLC检测中的流动相为含微量三氟乙酸的55%甲醇溶液.研究结果表明,MC-RR的回收率为84.1%,MC-LR的回收率为89.9%.该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方法稳定的特点,适用于快速分析环境产品中的两种常见微囊藻毒素MC-LR和MC-RR.  相似文献   

2.
利用液相微萃取(LPME)方法对人血浆中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进行提取,重点考察了液相微萃取的最优条件,并从提取效率、净化能力、提取成本和绿色环保等方面分别与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和蛋白质沉淀的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徐璐 《中国教师》2010,(Z1):99-100
以香菇多糖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分组实验法对香菇多糖提取工艺(热水法和微波提取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比较了时间,浸取温度,浸取次数,液固比等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其中传统热水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10,加热温度45℃,加热时间5h,提取二次。微波法提取香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液固比10,功率40,加热时间180s,pH值1。通过两种最佳工艺条件的结果比较可知,微波萃取法具有节能、省时、环保、操作便利且提取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胡椒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确定挥发性化学成分结构及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质量分数.分别鉴定出22种和24种化学成分.两种方法提取白胡椒挥发油中蒎烯、蒈烯、3,7-二甲基1,6-辛3-醇和石竹烯的含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国标中的气相色谱法和气质联用法与本文研究的超声波提取-气相色谱法和微波辅助提取-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鱼肉样品中的多氯联苯进行检测,并对这几种检测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气相色谱法和微波辅助提取-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食品中的多氯联苯时更加快捷、高效,便于检测人员对鱼类食品中多氯联苯的残留情况作出快速判断.  相似文献   

6.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测定姜黄中挥发性组分,测得用水蒸气蒸馏方法提取的姜黄挥发油含量3.81%.用GC/MS法从姜黄挥发油中分离并确定出30种化学成分,用固相微萃取法测定出21种化合物,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出各类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盐酸克伦特罗残留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分析测试方法,并绘制了样品前处理技术路线图.其样品前处理技术主要有沉淀、离心、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基体分散固相萃取、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分散液相微萃取、固相微萃取、免疫亲和色谱、分子印迹、超临界萃取等.分析测试方法主要有化学分析法、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电化学分析法、免疫学分析法、生物传感器法等.相对于色谱-质谱联用等仪器分析技术的高速发展,盐酸克伦特罗残留检测样品前处理技术发展较为缓慢.因此,发展快速、高效、高选择性、环境友好、易于标准化且与分析测试方法衔接配套的样品前处理技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大豆皂苷不同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豆豆渣为原料,对大豆皂苷的提取分离方法进行研究。考察大孔树脂吸附法、有机溶剂提取方法、微波提取法及超声提取法对大豆皂苷提取率的影响,并对几种提取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有机溶剂提取法的提取率最高,可达93.4%,但操作步骤较多,有机溶剂用量也相对较大,时间较长;大孔树脂吸附法的提取率也比较高,为90.2%,料液比较少,但提取时间却很长,需要6 h;而微波法和超声提取法则操作相对简单,时间短、温度低、提取速率快,其提取的提取率也比较理想,分别为59.8%和61.0%。  相似文献   

9.
高压法提取淫羊藿苷最佳工艺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提取方法的局限性,在不改变其流程条件下,采用高压提出法对淫羊藿苷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表明,采取高压法(5-7MPa)提取淫羊藿苷是一种可行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目标产物收率.在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固液比和压力四个主要影响因素中,压力因素对本方法提取淫羊藿苷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提取次数和时间,而固液比因素对实验的影响较小.高压法提取淫羊藿苷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10分钟,提取次数2次,固液比1:20.反应温度105℃,反应压力5MPa.  相似文献   

10.
气液两相流信号的分析方法及流型识别方法众多。为使两相流信号处理形象化,便于学生深入掌握工程信号的处理,利用LabVIEW图形化编程语言及其工具包对3种典型流型——泡状流、弹状流、塞状流进行提取,将两相流信号的时域、频域分析等几种方法与流型识别方法进行整合,开发了气液两相流实验教学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操作方便直观、性能可靠,界面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性,在有效提高学生认知效率的同时大大降低实验费用,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该系统是针对实验教学的改革,也适用于开展本科生课外科技活动、拓展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以八角茴香粉为原料,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八角茴香油?分别以95%乙醇?丙酮?石油醚为溶剂,八角茴香质量(g)与溶剂体积(ml)比选取1:6?1:8?1:10作为料液比,提取时间是2小时?3小时?4小时,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的方法,探讨不同溶剂,不同料液比,不同提取时间对八角茴香油提取率的影响,并选出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实验表明:当提取剂为乙醇,提取时间为3h,料液比为1:8(g/ml)时,产物得率最高,达到35.37%?三种溶剂作为提取剂蒸馏得到的精油折光率大小相同n D201.5582?  相似文献   

12.
以实验室研制的N1227为络合剂、磷酸三丁酯为促溶剂、磺化煤油为稀释剂,应用络合萃取方法处理回收母液中染料K-红BB产品。实验结果表明,当pH=0.5~1.7,母液:萃取剂:促溶剂:稀释剂=100:20:10:70时,母液经单级萃取后K-红BB萃取率达99%左右。萃取后的有机相经NaOH反萃后上层有机相为络合萃取剂,可循环使用;下层为浓缩的K-红BB,可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3.
徐铉家世考     
徐铉是五代宋初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目前对于徐铉的生平事迹的梳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他的家世的研究还较薄弱。徐铉的郡望、祖籍和出生地是三个不同的地方,有关他的父母、妻子和其他亲人的情况,均有一些史料可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番茄红素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的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使用5#溶剂两次浸提番茄糊,在番茄糊与溶剂比为1:2,浸提时间2—3h,PH值6,40℃下能充分提取色素;同时用超声法对番茄红素的提取进行了研究,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5.
采用正交实验法探讨穿心连内酯的提取工艺,以提取的内酯量为参考指标,考察了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等影响因素。确定影响穿心莲内酯提取率的因素大小顺序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其最佳工艺条件为:60℃下,用1500mL75%的乙醇对100g穿心莲进行浸提2h,得622mg穿心莲内酯。  相似文献   

16.
超临界CO2萃取法与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当归挥发油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超临界CO2萃取法与微波辅助萃取法两种方法提取到的当归挥发油进行了成分和含量分析。当归挥发油中主要活性成分为藁本内酯。用超临界CO2萃取得到的当归挥发油中藁本内酯含量最高,可达60%,但挥发油收率只有1.9%;溶剂微波辅助萃取得到的挥发油中藁本内酯含量较低,为30%-50%,但挥发油收率有2.6%。4.4%。  相似文献   

17.
以胜利褐煤为研究对象,选取丙酮、甲醇、四氢呋喃3种溶剂,通过索氏萃取、超声波辅助萃取和微波辅助萃取3种方式萃取胜利褐煤中的小分子物质。通过FT-IR、GC/MS等测试方法对萃取物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3种溶剂的萃取率:四氢呋喃丙酮甲醇,溶剂本身的性质是主要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萃取物的红外光谱图可知,脂肪烃类物质均以超声波辅助萃取物较多;微波萃取物和索氏萃取物含氧类化合物较多。GC/MS分析结果显示,萃取物主要由脂肪烃、芳烃和含杂原子化合物组成。脂肪烃主要由C10~C24的正构烷烃和少量烯烃以及取代环烷烃构成;芳烃主要为短链取代的苯和萘;含极少量的菲和芘。含杂原子化合物种类丰富,主要为一些长链的烷酸甲酯、醇、酚、醛、酮和含氮化合物。萃取方式不同,萃取物种类也有差异,超声波辅助对于加速脂肪烃类物质的溶出具有显著的效果,索氏萃取和微波辅助对于萃取含杂原子化合物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提取条件对苦瓜叶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的浓度乙醇提取苦瓜叶中的黄酮,以芦丁为标准品,采用NaNO2-Al(NO3)3比色法,测定提取液中的黄酮含量.结果表明,四种因数对提取淬的影响分别是: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提取法最优工艺为:乙醇浓度65%,提取时间4h,料液比1:20,提取温度为80℃.  相似文献   

19.
以实验室研制的N1227为络合剂、磷酸三丁酯为促溶剂、磺化煤油为稀释剂,应用络合萃取方法处理回收母液中染料K-红BB产品。实验结果表明,当pH=0.5—1.7,母液:萃取剂:促溶剂:稀释荆=100:20:10:70时,母液经单级萃取后K-红BB萃取率达99%左右。萃取后的有机相经NaOH反萃后上层有机相为络合萃取剂,可循环使用;下层为浓缩的K-红BB,可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20.
探讨超声波法提取羊耳菊叶总黄酮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羊耳菊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羊耳菊叶中黄酮类物质提取量的影响依次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液料比.超声波法提取羊耳菊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为70%、液料比为25∶1、超声波提取3h、提取1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