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河口大桥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分7段分2层浇注方式,其顺序是先拱脚,再拱顶两侧,然后对称向上浇注,最后封顶。在本施工阶段中确保拱肋的稳定,拱肋各截面的应力不超过允许值,以及保证拱肋线型处在设计和规范规定的范围内是该阶段的施工控制主要目标。施工当时在L/8、L/4、3L/8、L/2处共设置了14个点,以便监测。结果表明:拱顶截面在浇注钢筋砼的施工过程中,在L/2处挠度最大,预计挠度最大值为0.02487m,挠度的产业化幅度也最大,挠度的变化幅值为0.03769m。由此可见,拱肋截面的刚度较大,在浇注砼的施工过程中的变形不大,能够满足施工中拱肋对挠度的要求。拱肋横向轴线偏移量在规范允许值内,拱肋线型在设计规定的范围内,达到了分析、监测及控制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拱变形是影响CRTSⅡ型板式轨道垂向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建模分析,深入研究初拱变形的不同特征量,即矢度、弦长和线型,对其受力变形及高温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基于变波长变形曲线建立CRTSⅡ型板垂向稳定性分析理论,开展缩尺模型试验验证,并通过有限元法进行计算仿真。结论:有限元法、解析法与现场试验所得垂向上拱位移的变化趋势一致,有限元法与解析法结果吻合更好。轨道板初拱弦长为6.5m且初拱矢度超过15 mm时,拱顶处下缘混凝土最易发生受压破坏。在高温环境下,初拱弦长为6.5m的轨道板上拱矢跨比最大。拱顶存在折角、初拱段边界平滑的轨道板在高温环境下更容易保持原有形态,但后者于拱顶处下缘的混凝土更容易发生受压破坏。故为确保CRTS Ⅱ型板的稳定性,应避免弦长达到6.5 m且矢度超过15 mm的初始上拱,另需关注不同初拱线型对轨道板上拱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某主跨85m钢管混凝土拱桥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建立局部精细化模型,对拱座进行受力分析。研究表明:拱梁组合体系拱桥拱座的结构刚度比较大,在拱脚最大弯矩工况下,最大变形出现在哑铃型拱肋加载截面下缘,变形值仅为4.3mm;拱座整体应力分析表明,结构受力以纵桥向受压为主,整体应力值不大,拱肋与拱座节点交界面因刚度突变出现了较大的应力变化,存在不大于1MPa的主拉应力;除了端横梁预应力锚固处压应力在10MPa左右,其他部位应力绝对值均在1MPa以下,满足要求;为了进一步优化结构受力,避免局部应力集中,应在结构中增加加腋、倒角等。  相似文献   

4.
为了检测净跨径133 m的大桥现况的整体结构性能和承载能力,对该桥主桥进行了汽车静载试验。静载测试采用6部载重汽车,分成4种工况加载,测算出拱肋截面应变、应力及挠度、桥面挠度、吊杆变形及应力等实测值,与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计算出的理论值进行对比,得知应力及挠度实测值均小于理论值,吊杆安全系数大于设计安全系数,桥梁构件强度及刚度均满足设计要求,表明该桥梁满足汽-20、挂-100的设计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5.
袁铮 《唐山学院学报》2023,(6):43-47+91
以云南某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探究充填型溶洞的发育机理,通过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模拟隧道开挖过程,对比有、无充填型溶洞情况下围岩的位移变化和应力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充填型溶洞的形成受水文气象、地层岩性、地形地貌、构造运动等因素影响;(2)在此工程地质条件下,充填型溶洞对隧道围岩的位移和应力场有影响,相较于拱顶和拱腰处的围岩,对拱底处围岩影响更大,拱底处围岩对隧道开挖也更为敏感;(3)隧道围岩的最大主应力呈现左右对称,拱顶、拱腰处的围岩以压应力为主,拱底处围岩以拉应力为主,拱脚部分出现应力集中现象。  相似文献   

6.
Pd(Ⅳ)与结晶紫在亚硝基R盐的存在下可发生氧化还原褪色反应,最大吸收峰位于波长590nm处。钯浓度在 0.2mg/L-2.0mg/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回归方程:ΔA=0.402C-0.0012(C为mg/LPd(Ⅳ)),r=0.9990,标准偏差S=1.5%。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冻结法施工对周边井架造成的变形沉降规律,在冻结法施工过程中,布置并监测井架基础位移变化。现场实测结果表明:副井井架在施工全程沉降表现为冻胀和融沉两个过程,井架基础冻胀抬升变形达到60 mm,融沉下降变形可达120 mm;冻胀和融沉影响的范围最远可达井口外向20 m处,最大下沉区间为井口处2~8 m,最大下沉值为400 mm。实测结果可为现场施工和后期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硫酸介质中,碘酸钾与番红花红0反应褪色程度与碘酸根量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从而建立了碘的光度测定新方法。结果表明,方法的最大吸收波长在518nm处,碘定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1.2mg/L,ε=3.19×10^4L/moL·cm.本法可直接测定食盐中的碘,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在盐酸介质中,碘酸钾与钙红反应褪色程度与碘酸根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以此建立了碘的光度测定新方法。方法的最大吸收波长在510nm处,碘定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3mVL,摩尔吸光系数ε=1.3×10^4L/mol·cm。本法所得结果和国家标准(GB5009.24.85)中规定食盐中碘含量的测定方法相当。  相似文献   

10.
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是城市景观桥梁建设中较多采用的结构形式。某跨径布置为19m+30m+19m的变截面连续箱梁,两幅布置,中间镂空。上部采用无悬臂单箱七室箱梁,下部采用薄壁式桥台、花瓶墩、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墩和箱梁外立面施作清水混凝土浇筑的装饰板。装饰板内布置钢筋网,和主梁结构伸出的预埋钢筋相连接。结构验算表明,主梁结构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抗裂验算和挠度验算均满足规范要求。变截面连续箱梁景观桥设计时,主体结构按照常规变截面连续梁设计,外立面施工装饰板,既能简化设计过程,又能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珞璜南右线特大桥连续梁跨越既有渝贵线铁路工程为依托,研究了转体桥施工力学特性及监控技术.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桥梁模型,研究转体桥关键工况的力学特性,对比分析了桥梁变形、内力的数值模拟值与现场实测值.结果表明:危险工况中箱梁截面应力最大发生在跨中,其值为12.36 MPa,位移最大发生在8#梁段与9#梁段交界面,其值为26.34 mm.支座及跨中两个位置是关键工况中危险受力处,悬臂根部截面应选为应力监测截面.线形监测表明在转体施工过程中,小里程、大里程侧梁顶标高数值模拟值与实测值差值最大分别为17 mm、19 mm;转体完成拆除支架后,主梁线形变化较大,小里程、大里程侧变化最大分别为16 mm、20 mm.悬臂梁根部应力监测表明,顶板应力值始终大于底板应力值,最大压应力发生在顶板处,其值为8.14 MPa,小于C55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顶板、底板处应力数值模拟值与实测值差值最大分别为0.92 MPa、0.81 MPa.以上均满足设计要求,保证了转体施工安全,为同类型施工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哑铃型钢管混凝土拱桥进行面内弹塑性分析.以解放大桥的中孔拱桥为研究对象,分别考虑了施工阶段和成桥阶段的受力情况,计算了该桥在施工和成桥阶段的弹塑性稳定安全系数,并讨论了不同程度的初始挠度对弹塑性稳定安全系数的影响。分析结果可供哑铃型截面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设计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详细研究了在淡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存在下,镓与2,4-二氯苯基荧光酮和F-的显色反应条件和光度性质,在PH6.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Ga与试剂形成1:2的配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568nm处,表现摩尔吸光系数ε为1.78×105L·mol-1cm-1.Ga含量在0~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拟定方法用于地质样品中线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例一辆长为L1=5m的汽车以v1=15m/s的速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在离铁路与公路的交叉点s1=175m处,汽车司机突然发现离交叉点s2=200m处有一列长L2=300m的列车以v2=20m/s的速度行驶过来,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汽车司机立刻使汽车减速,让火车先通过交叉点,求汽车减速的加速度至少多大?(不计汽车司机的反...  相似文献   

15.
题目 如图所示,坚直放置的气缸内盛有气体,上面被一活塞盖住,活塞通过劲度系数k=600N/m的弹簧与气缸相连接,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已知此时外界大气压强P0=1.00&;#215;10^5N/m^2,活塞到缸底的距离L=0.500m,缸内横截面积S=1.00&;#215;10^-2m^2。今在等温条件下将活塞缓慢上提到距缸底为2L处,此时提力为F=500N,弹簧的原长L0应为多少?若提力为F=700N,弹簧的原长L0又应为多少?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1-(4-硝基苯基)-3-(5-溴-吡啶)三氮烯(NPBPDT)的合成及其与铜的显色反应.在NP-10的存在下,pH11.0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该试剂能与铜发生显色反应,铜与NPBPDT形成摩尔比为1:2型的黄色配合物,在440m处有一最大正吸收峰,在540nm处有一最大负吸收.以440nm为参比波长,540nm为测量波长进行双波长测定,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91×10^5L·mol^-1·cm^-1,铜的浓度在0-12μg/25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用拟定方法测定铝合金中的微量铜,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红掌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红掌的幼叶叶柄作为快速繁殖的外植体源,通过实验研究,筛选出各培养阶段的适宜培养基:(1)不定芽诱导培养基:1/2MS 6-BA1.5mg/L KT1mg/L NAA0.2mg/L;(2)芽的继代培养基:MS 6-BA25mg/L NAA0.2mg/L;(3)生根培养基:1/2MS NAA0.2mg/L IBA2mg/L 活性炭0.2%。  相似文献   

18.
华芦荟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华芦荟(Aloe chirtensis(Haw.)Baker)的茎切段为材料,接种于加不同植物激素组合的MS培养基上,获得大量的再生植株。实验结果表明,诱导芽的生成,使用MS+6-BA3mg/L+NAA0.1mg/L培养基为最佳,快速繁殖阶段使用MS+6-BAlmg/L+NAA0.2mg/L培养基为最佳,诱导生根阶段使用1/2MS+IBA2.0mg/L培养基为最佳,16~28d内可以长出2~6每根。  相似文献   

19.
2009年江苏高考物理第7题原题为:如图1所示,以8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m/s^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相似文献   

20.
题 一辆汽车以v1=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头在离铁路与公路交叉点S0=160m处时,汽车司机突然发现有一列长L=300m的列车以v2=15m/s的速度匀速驶过交叉点,此时火车车头正好抵达交叉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