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论诸宫调对宋元戏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论诸宫调对宋元戏曲的影响朱鸿诸宫调又名“诸般品调”,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说唱艺术,属于曲艺的范围。它萌发于北宋时代,王灼《碧鸡漫志》云:“(宋)熙丰。元佑年间,泽州有孔三传者首创诸宫调古传,士大夫皆能诵之。”吴自牧《梦粱录》云:“说唱诸宫调,昨汴京有孔...  相似文献   

2.
从《莺莺传》到《西厢记诸宫调》,到《西厢记》,一部优秀文学作品历时数百年方始诞生。这一现象昭示任何一位有成就的作家,任何一部(或一首)有成就的文学作品,总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哺育。古代作家借鉴学习前人繁荣了我国古代文化,也为我们今天如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 甲:作家 诸宫调作家多数是民间艺人。他们既是诸宫调艺术的说唱者,又是作者。在长年累月冲州撞府到处献艺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增长了见识,提高了文化,丰富了艺术修养,具备了创作能力。象洪惠英(见《夷坚志》)那样的艺人,能够在说唱过程中插入自编述怀小曲,当然也可以写出作品来。大部分诸宫调作品,本是艺人自编的供说唱用的底本。在《董西厢》内,董解元一再提到“话儿不是朴刀杆棒,长枪大马”,“唱一  相似文献   

4.
陈美容 《现代语文》2006,(10):63-64
诸宫调又称"诸般品调",是我国宋金元时代流行于北方的一种说唱艺术.现存的诸宫调仅3部,即<刘知远诸宫调><西厢记诸宫调>和<天宝遗事诸宫调>.这三部作品收入<全诸宫调>,是今天能见到的宋金元时期"诸宫调"这一艺术形式文献资料的代表,也是这一时期北方语言的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5.
诸宫调又称“诸般品调”,是我国宋金元时代流行于北方的一种说唱艺术。现存的诸宫调仅3部,即《刘知远诸宫调》《西厢记诸宫调》和《天宝遗事诸宫调》。这三部作品收入《全诸宫调》,是今天能见到的宋金元时期“诸宫调”这一艺术形式文献资料的代表,也是这一时期北方语言的代表之一。引介补语的助词“得”“来”和“得来”在《全诸宫调》中的运用已相当频繁,考察它们的用法及其差异可以让我们对当时当地的语言面貌有进一步认识。“得”“得”原来是一个实义动词,是“获取”“得到”的意思,后来它的意义逐渐虚化,变为引介补语成分的助词。《全…  相似文献   

6.
金代的白话资料主要是《刘知远诸宫调》和《董西厢诸宫调》。“诸宫调”是一种民间说唱形式,一个人边说边唱,没有旁白。这里介绍了“向”字在其中作为介词的使用,同时也简略叙述了作为词素及动词等的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元代诸宫调流传下来的仅有一种——《天宝遗事诸宫调》,本文根据相关曲谱,分析其用韵情况,归纳出15个韵部,并与《中原音韵》、金诸宫调、元曲作对比,发现其个别韵脚及其读音并未与《中原音韵》完全一致,从而揭示出当时存在的一些语音发展变化现象,还新发现了一些《中原音韵》应收未收之字。对廖殉英1964对《天宝遗事诸宫调》的研究,本文也作了较多的补充和修正。  相似文献   

8.
诸宫调是说唱故事的一种形式,兴起于北宋中期,相传为孔三传所创。靖康之变后,诸宫调分为南北两派共流传了二百多年,经北宋、南宋、金元、衰落于元代的中后期。诸宫调对我国古代音乐史和宋元时期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目前发现的诸宫调只有三部,流行于金朝的《刘知远诸宫调》和《董西厢诸宫调》,流行于元初的《天宝遗事诸宫调》。由于流传下来的资料太少,故这三部诸宫调显得弥足珍贵,许多专家和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和整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诸宫调是宋金元时期较为流行的一种说唱文学(艺术),其说唱方式有第三人称讲述方式和第一人称摹拟代言方式。根据故事演述和“场”上交流互动的需要,诸宫调说唱艺人时而采用第三人称向听众“讲述”故事,时而转换成故事中的人物用第一人称的方式“摹拟”人物,“代”人物“言”。诸宫调的第三人称讲述与话本不同,具有鲜明的主观色彩,带上了更多“诗以言志”、“词以达情”的诗意情调。而第一人称摹拟代言则为诸宫调向戏曲的衍变提供了可能和线索。  相似文献   

10.
《中原音韵》"入派三声"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黄山学院学报》2005,7(2):118-120
从诸宫调的用韵、元代北方方言区作家的用韵比较、元代时人的论述、元本中的异体字、与同期韵书的不同等几个方面力证《中原音韵》“入派三声”是通语的实际反映。其中,元代笔记中的某些论述是笔者新发现的材料,可补前人论述。  相似文献   

11.
从讲唱学这一样式来看,诸宫调与唐代变又是一脉相承的;而从音乐体制来看,诸宫调与曲子词则是“血肉相连”。诸宫调基本上是将曲子词直接“搬进”自己的结构体制中来演唱,或说,宋金诸宫调所“唱”的部分就是曲子词的有机组合。因此而言,曲子词对诸宫调的影响是直接的、巨大的。  相似文献   

12.
唱赚是宋代流行的一种通俗讲唱曲艺形式,金代诸宫调与唱赚有多方面的继承、发展关系.(一)诸宫调对唱赚集曲成套的音乐体制的继承和发展;(二)诸宫调对唱赚题材内容大众化创作倾向的继承和发展;(三)诸宫调对唱赚语言风格的继承和发展.唱赚的艺术精华通过诸宫调的吸收、发展和完善,为元曲的音乐体制、文学特性、语言风格的形成提供了直接的艺术营养.唱赚也是元曲的重要艺术渊源之一.它对中国戏剧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谈古代戏曲,主要讲两点:一“诸公 (宫 )调”,二杂剧。“诸宫调”,即“诸公调”,南宋便有,金时较盛。这是一种既讲又唱的文学形式。它用多种曲调唱一个故事。它与后来散曲中的套数很近似,可惜流传下来的,只有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全本几万字,讲唱张生和崔莺莺的恋爱故事。唱词运用传统的诗词表现手法,词句很美。后来元杂剧的《西厢记》,就是受它的影响,编写为剧本形式的。   杂剧是元曲里的一种形式,另一种形式是散曲。散曲是入乐的抒情诗;杂剧是一种戏曲形式,是在民间戏曲、宋金院本 (指行院演剧所用的脚本 )、诸宫…  相似文献   

14.
诸宫调是流行于宋金元时期的大型说唱艺术,它取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短套,首尾一韵,再用不同宫调的许多短套联成长篇,以说唱长篇故事,因此称为"诸宫调"或"诸般宫调"。诸宫调的出现,对元杂剧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诸宫调在曲牌、演唱方式、故事题材、伴奏乐器等诸多方面都被元杂剧所吸收,二者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15.
《全诸宫调》包括现存全部诸宫调:《刘知远诸宫调》、《西厢记诸宫调》、《天宝遗事诸宫调》.本文对《全诸宫调》中的重言词进行了考察,从词类、形式和语法功能方面对其重言词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意义进行了解说.与上古、中古重言词相比,《全诸宫调》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重言词,有的保留到现代汉语中.  相似文献   

16.
诸宫调是流行于宋金元时期的大型说唱艺术,对元杂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二者在宫调和曲牌、联套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17.
杨剑龙:按实用年代来划分作家并不科学,但是以此来界定80后作家,也有一些合理的成分。由于这些作家相近的年龄层次,他们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文学观念、文学接受等方面,有一种共通之处。在当下的文坛上,这些作家非常活跃,参与写作的年轻作家也越来越多,应该说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这构成了文坛的一道风景线。  相似文献   

18.
由赵景深先生整理的元人王伯成所作《天宝遗事诸宫调》是现存三种诸宫调中的一种,它尽管是一个辑逸本,但由于在材料的取舍上采用了避熟就生的策略,在主题思想上确立了情乱为祝的基本观点,在表现人物方面成功地运用了散点辐辏的手法,所以呈现出独特的面貌,仍然具有弥足珍贵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诸宫调是有说有唱、说唱相间、表演情节复杂的说唱音乐形式。它把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缀成套,各套之间的宫调却不相同,作品呈现出多调式的特点。对诸宫调这一艺术形式进行系统研究,辨明其曲牌使用的规律,理清其联缀成套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对研究宋元时期音乐文化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北宋后期产生的讲唱体诸宫调,不管是对戏曲史、民间文学、还是对文学史,都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和极大的影响。诸宫调对后世文学的主要影响,表现在元人杂剧里。元人杂剧和宋代的“杂剧词”并非一物,就文体演进的自然趋势看来,从宋代的大曲或“杂剧词”演进到元代的“杂剧”,这期间必得要经过一个过程,而这一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诸宫调;要想逾越诸宫调这一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