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创新则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创新素质的培育主要有五个方面的问题,即教育爱和教育热情、教育意识、研究能力、独立获取信息能力、管理技能。培育教师创新素质,是实现新世纪教育创新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2.
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利用高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是当下重要的教育目标,也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基本条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树立明确的目标,善于挖掘生物课程内外的各种资源,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科学态度以及探索能力的培养,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本文简单阐述了创新探究能力的内涵,探索了挖掘生物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创新探究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由于目前少儿英语教师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培养高素质少儿英语教师成为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及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少儿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包括基本素养和职业能力两大方面。构建少儿英语教师职业能力培养方案应从选取教育教学内容、应用先进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建设优秀的行业精英师资队伍入手,并将其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创新教育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基本途径。高职院校教师创新教育能力的培养应从营造学校创新氛围、加大创新教育培训力度和构建素质拓展体系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提高教师创新素质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着眼于创新。因此,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创新素质的高低就成为关键。提高教师创新素质可从几方面进行: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创新意识;激发求知欲,不断完善和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自觉地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开拓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求政治课教师要不断创新课堂,实施创新课堂教学,政治课教师要更新观念;全面提高政治教师的素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探索开放型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教育的核心。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情境,激励学生去探索,去创新。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教学创新意识和教学创新能力,具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素质和技能。也就是说,教师首先应成为创新型的教师。为此,学校要为创新型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促进教师创新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具体来说,创新型教师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一些策略和途径来实现。一、理论学习是培养创新型教师的基础理论学习主要指教师对以教育教学创新思想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经验的学习,同时也包括专业知识、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这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素质和技能…  相似文献   

9.
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包括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等。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立足课堂,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由于初一学生的年龄较小,还没完全脱离稚气,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就有希望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是从蒙台梭利教师素质在中国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当前蒙台梭利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进而对蒙台梭利教师素质提出建议.包括正确领悟蒙台梭利教育的基本精神;提高蒙台梭利教师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探索“中国化”的蒙台梭利教育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