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现代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更新教育观念已成为时代对家长的呼唤。因此,家长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家庭教育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为“四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那么,家长应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呢?第一,在指导思想上,要从“单纯依靠学校教育”转变到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同步进行。家长要特别注意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步调一致,配合学校,合力教子,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第二,在教育目标上,要从“单纯治家型”转变到“育子报国型”。家长要从“传宗接代”、“养儿防老”  相似文献   

2.
在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家庭教育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呢?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家长住往一味要求孩子听话。孩子上幼儿园要听老师的话,在家要听大人的话,不管是否合理,其结果是以家长的愿望和兴趣、思维和意志强制孩子接受,从而泯灭了他们创新意识和自主行为。所以,改变把孩子作为家长的隶属物的家教观念,改变不平等、不尊重孩子的家教意识,树立“开放性”“科学性”“家庭、社会和学校  相似文献   

3.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难免会遇到突发性事件或急于解决的问题,这时,老师们往往会“请”家长到学校,共同商榷,配合教育学生。而在传统意识中,家长被“请”到学校就意味着自己的孩子犯了错误或成绩差.使家长觉得脸上无光。此方法用得过多,会使家长从内心深处产生抵触情绪.也会使师生关系紧张。处理不当,会造成事倍功半的后果。因此,“请”家长来学校配合教育应当讲究些艺术性。  相似文献   

4.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第一条要求我们:树立为国教子思想,自觉履行教育子女的职责。要做到这一条,首先要解决“孩子所属观”的问题。恰恰在这一点上,有些家长还有些糊涂观念。孩子属于谁?看起来似乎很明白,无须讨论。谁  相似文献   

5.
李艳 《学苑教育》2019,(14):88-88
学前教育是为幼儿语言能力奠基的关键时期,尽管很多家长具有重视孩子语言教育的意识,但是在实际能力方面却比较欠缺,导致幼儿语言教育往往成为幼儿园主导的“独角戏”。打造“家园”合作机制,发挥家长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建设性作用,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接受到语言教育,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必由之路。感恩当共育,合作出惊喜,探索出一条高效的家园共育路径,挖掘幼儿语言潜力,将会使他们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6.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家园之间的配合、协调,家长的理解、参与,是提高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南京市鼓楼幼儿园特级教师闵传华做家长工作经验丰富,自参加“活动教育”研究以来,有了更新更深的体会。她在探索过程中曾提出:“教师要与家长建立亲密的伙伴关系,要创设条件和机会,使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关心和协助,从单纯的、较被动的配合到积极、主动的参与,把家长工作融入幼儿园教育教学之中。”这正体现了教育者宏观的教育意识。从本期起,我们连载她做家长工作的体会文章,愿您能从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7.
孩子要上小学了孟繁德孩子要进入小学学习,这是家庭中的喜事,也是孩子一生中重要的转折点。孩子入学前,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我仅就“家长自身的思考”和“孩子的准备教育”这两方面,与家长一起研究、探讨。家长自身的思考一、要具有小学生家长的角色意识。准备入学,...  相似文献   

8.
如何培养学生的诚信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先顺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诚信作为一条可普遍化的道德原则,正倍受重视和关注。诚信教育是否落实到位,直接影响到中学生身心健康,人格修养,所以中学教育要努力培养中学生的诚信人格。但是,当前中学生诸多不诚信行为,确实令人堪忧。如为追求较高分数,考试作弊;犯了错误不承认,在调查过程中说谎狡辩;成绩册上的低分改高分;放学后不回家,欺骗家长说被留校等等。这些现象,一方面说明当代中学生中有些同学缺乏诚信意识,另一方面也说明诚信遇到了缺失危机。面对危机,广大教育工作要采取过硬措施应对。积极营造诚信氛围,强化诚信意识。…  相似文献   

9.
上学期一开学,我们发给家长一张“家长须知”。“须知”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要求家长为孩子树立榜样,做孩子的表率;二是要求家长与教师在教育孩子中互相配合。在做孩子的表率方面,有一条是要求家长在一学期中为幼儿园参加“半天义  相似文献   

10.
我曾经在师大附中工作,给我一些在思想教育理念上的启发.即教育工作者必须有两条信念,一条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另一条是“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我们现在的父母,我们的老师都爱学生,但是我感觉很多老师、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去爱。爱学生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学生,父母爱孩子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孩子,  相似文献   

11.
闵献丽 《考试周刊》2012,(86):183-183
教育是方向,而实施的过程是轨迹。如果不能唤醒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幼儿园教育就不具备实效性。为了纠正我园流入幼儿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错误观念和盲目行为,教师要进行卓有成效的“一对一”家园沟通,和家长共同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教育轨迹,运用不同方式带动家庭教育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相似文献   

12.
《青海教育》2004,(5):48
1.教育孩子要从根本入手,如果用我们现在家长的那种高度社会化的思维去对待来自自然的孩子,教育注定要失败。2.教育孩子是一门神秘的科学,目前我们对此知之不多,对孩子的心理要把握到火候,采取的措施要恰当,使用的语言要到位,就要靠我们自己的摸索。3.家长和孩子没有人格意识上的平等,就会在精神上被对方驾驭,双方的交流就会很困难,更不会有实质上的沟通。4.遵循自然法则,不要用“下岗”、“失业”之类的词去恐吓压迫孩子,否则,好孩子也会变成坏孩子。其实坏孩子和好孩子之间只有一步之遥,家长和老师是一个核心因素。5.如果父母不能成为孩子…  相似文献   

13.
1.教育孩子要从根本入手,如果用我们现在家长的那种高度社会化的思维去对待来自自然的孩子,教育注定要失败。2.教育孩子是一门神秘的科学,目前我们对此知之不多,对孩子的心理要把握到火候,采取的措施要恰当,使用的语言要到位,就要靠我们自己的摸索。3.家长和孩子没有人格意识上的平等,就会在精神上被对方驾驭,双方的交流就会很困难,更不会有实质上的沟通。4.遵循自然法则,不要用“下岗”、“失业”之类的词去恐吓压迫孩子,否则,好孩子也会变成坏孩子。其实坏孩子和好孩子之间只有一步之遥,家长和老师是一个核心因素。5.如果父母不能成为孩子…  相似文献   

14.
在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养成性习惯教育,开始在学校教育与家长教育上得到重视。针对目前习惯养成教育中说得多、做得少、效果差的现象,笔者认为习惯教育的关键是要将教育的目标具体到学生生活的具体事务上来,即学生的习惯教育要在“实”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这是开放教育的理念在《纲要》中的反映。这个理念要求我们要在教育中重视与家长“平等合作”,把家长引导到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来。以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为幼儿教育服务。《纲要》在“组织与实施”中还要求: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和反映,敏感地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沟通,形成合作探究的师生互动”。  相似文献   

16.
李超 《家庭教育》2010,(9):34-35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第九条是:“建立民主、平等、和睦的家庭关系,形成有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良好家庭环境。”一、家庭要民主,亲子要平等受封建家长制的影响,现代不少家庭仍是“父为子纲”,还习惯于“一言堂”,习惯于以“家长权威”处理家务。在这样的家庭中,家长权威尊严有余,民主平等不足,与《规范》要求我们“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17.
为了弄清楚小学生的作业要家长签字的情况,我们到一所具有31个班级的城市小学进行典型调查。该校小学生的作业要家长签字比较普遍,而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和规定,可谓“不令而行”。我们采用民意测验的方法了解家长的反映。在全校随机抽取低、中、高年级各一个班级,每班50名学生为一个调查组。在答卷上列出“欢迎,不欢迎,无所谓,没有必要”四种意向和“家长意见”两大部分。要求家长任选一种肯定的意向,并写出具体意  相似文献   

18.
做父母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成才?可有些家长为培养孩子倾注了全部心血,孩子的表现却仍然平平。是孩子笨还是家长做得不够?我说都不是。凡事皆有个度,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许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结果却走向过度教育这个极端。过度教育,指对孩子的管理、干预、限制、约束过多,或对孩子要求过高,让孩子接受不适合他们心理、生理发展水平的教育。这一般有两种情况。在溺爱型的家庭中,家长在生活上过分疼爱孩子,在教育上要求孩子按家长的意志去做,很少照顾孩子的自身特点。孩子娇生惯养,倔强、任性、依赖性强,在家像条“龙”,在外像条“虫”。在专制型家庭中,家长教育孩子主动认真,但不懂教育方法,对孩子过分严厉,过分干涉。孩子在家长面前缩手缩脚或言行不一,像条“虫”,在外  相似文献   

19.
“双减”政策提出要把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力量整合起来,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的建设。因此,家长对“双减”政策实施的协同意愿将直接影响“双减”政策是否能长续推行。文章通过问卷对湖南省部分地区家长展开调研,发现家长对“双减”政策认知水平偏低,政策实施满意程度不高,“双减”背景下教育焦虑情绪不降反升,甚至有的家长主动为学生“增负”。为促进“双减”更好落地,应提高家长的家校共育意识,学校教育提质增效,家长教育期待回归理性。  相似文献   

20.
威信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能没有威信。家长的威信是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但家长的威信又不能简单理解为“家长有什么”,而应该关注“孩子要什么”,是建立在尽最大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