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事班主任的工作十几年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我用教师真诚地爱,赢得了学生纯真的爱。以爱心和责任为突破口,注重情感教育,从学生实际出发,科学合理的设计新型的班级管理模式和特色的活动方式,所带班级管理稳定有序,师生情感相融,思想健康向上,学习气氛浓厚,我以情的付出赢得了情的回报,以爱的播种获取了爱的丰收。  相似文献   

2.
爱心需要倾心付出、宽容等待和真情演绎。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就必须倾注自己真诚的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应该是一种普遍、持久而且深厚的爱,这种爱应该是无私的、一视同仁的;却能不计任何回报而心甘情愿付出。这种爱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表现为教师对学生所持有的一种亲近感、期望感和为学生而献身的热忱。  相似文献   

3.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情的付出赢得情的回报,以爱的播种获取爱的丰收,这是很多班主任工作的制胜法宝。但在实施情感教育的过程中,不少班主任易步入误区。本文拟对这些误区作一辨析,旨在增强班主任实施情感教育的艺术性与实践性。  相似文献   

4.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即师魂。教师是否有爱心,这是成功实现爱心教育的关键因素,即必须遵循以爱育爱这一原则。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作为一位教师,教授学生知识,更要付出爱心,关爱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5.
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班主任的首职。要做好这项工作,务必全身心投入、全方位重视、全过程负责。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古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长善救失之说;今有“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和蜡烛精神之论。学校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心灵的深处,以理解、信任为前提,以真诚的“爱”和“严格的要求”为基础的爱心开启学生心灵的窗口,将教师的爱生之情升华为“教育爱”这是当今班主任的崇高境界。 班主任,是学校班级群体的直接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要充分发挥教育爱的力量,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首先,班主任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正如“教无定法”一样,管理也没有定法。情感激励关键是一个“爱”字,即热爱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每个孩子都是活生生的有感情的人,只要付出爱心,枯草也会发芽;只要有一缕阳光,他们就会灿烂。从孩子角度出发,用他的眼光来审视事情。对他多观察、多了解,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心灵的桥梁要用情感去架设,用尊重、信任、体贴、关怀去充实。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是班主任必备的修养;以爱为根基的情感激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爱心是师德的核心,是师德的灵魂。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是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教海无涯爱作舟,这是我九年的班主任生涯得出的体会.九年和学生跌打滚爬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深深懂得一名成功的班主任,必须是付出全部爱心的班主任,她的心里必须装着每一位学生,以爱待生,以爱治班.唯有以爱作桨,以爱作船,才能使教育驶向成功的彼岸.  相似文献   

9.
索有福 《青海教育》2014,(11):14-14
“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要善于将爱心贯穿于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一、爱是教育的前提 教育的责任体现在对学生的真情和爱心的感化。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平等地爱所有学生,要发自肺腑地去爱学生。班里的学生情况都不一样,对那些特殊家庭的学生,班主任要付出更多的爱心与耐心,在生活上多帮助他们,在学习上多和他们交流,使他们安心在校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10.
在班主任工作中具有爱心、耐心、细心这三心,是成为一名合格班主任的起点。有了这三心,班主任才能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他的心声,感受他的呼吸,把握他的脉搏,对他施以教育。做班主任要有爱心。对学生的爱,是每个教师必有的情  相似文献   

11.
吴朝军 《教书育人》2000,(19):42-43
作为班主任,无论是利用符合语言逻辑。明白透彻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还是利用具有示范作用的身体力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都得用好“心”,以心育人。 一、爱心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是说人总是有感情的。作为班主任,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如果对学生没有真诚的爱,就不会有成功的教育。也只有当你具有爱心,并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之中,学生才能放松紧张情绪,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教育,从而使班主任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爱心必须至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以诚对待学生,多为学生设身处…  相似文献   

12.
爱是教育的点金石,她显示着巨大的魔力。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学生,教师只有亲近学生,为学生付出爱,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教师只有以情育人,以情感人,才能使师生之间架起心灵互通的桥梁。而"情感教育"的关键则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关怀上。就学校情感教育来说,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直接领导者、管理者和教育者,理所当然地成了"情感教育"的主导者。  相似文献   

13.
谈情感教育     
教师若热爱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就会关爱学生,就会充满激情。实践证明,一个忠于职守的教师,必定会关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有慈母般的爱与情。对学生的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只有教师对学生倾注真情与爱心,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爱心是教师构建课堂教学的重要支点。老师爱学生。学生也会喜欢老师.这又会促使老师用饱满的精神状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与学生融为一体。在教学活动中,我总是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有时候会直接用“孩子们”代替“同学们”来称呼他们,学生不仅能接受而且会感到亲切。  相似文献   

14.
有这样一句话让我们感慨万千:“水的状态取决于水的温度,人的状态取决于人心里的温度。”不成功的班主任,其失败的理由可能有一百条;而优秀的班主任,其成功的经验中必定有一条,那就是热爱学生。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说:“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有了爱心,班主任就能动之以情,唤回学生的自尊心;有了爱心,班主任就能导之以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了爱心,班主任就能持之以恒,激发学生的进取心。真爱是不求回报的,但任何时候都会获得回报,你往往会感动于你付出真爱后所获得的惊喜。  相似文献   

15.
爱心是后进生的﹁转化剂﹂■张素卿欲晓之以理,须先动人以情,这句老生常谈之言道出了情感与教学的关系。只有班主任对后进生倾注真诚的感情,后进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在爱的氛围中取得进步。一、与后进生建立和...  相似文献   

16.
赵晓军 《青海教育》2015,(Z1):24-25
班主任的主要职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努力营建一个团结进取、平等和谐的班集体,让学生健康而快乐地成长。我担任班主任已经二十多年,逐渐摸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班主任工作方法。一、以爱导航,走进学生心灵爱是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心的教师是不称职的,也就根本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教师只有付出自己的真爱,做学生的贴心人,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  相似文献   

17.
刘华珍 《江西教育》2007,(10):34-34
热爱学生是班主任的天职,众多的班主任都热爱自己的学生,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奋斗,一起欢乐,一起期待。然而有时学生对班主任的爱难以体会、理解和接受。纵观身边的同事.绝大多数人都是无私地为学生奉献一片爱心,其中一些人业务精通,责任心强.付出的辛苦足以告慰良心。但是同样的工作.效果却大不相同。我想其原因就在于有些班主任缺乏“爱”的艺术。  相似文献   

18.
徐琳琳 《成才之路》2010,(20):83-83
“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在许多时候,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唯独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那就是“爱”。我们伟大的教育事业,其实就是爱的事业。一个不爱学生的教师,是无法教好学生的,一个缺乏爱心的教师,是不会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作为班主任更应给学生一份特别的爱,让爱在教育中得以延续。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也一直用此来要求自己,学会用爱去描绘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9.
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也是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前提。高尔基说:“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可是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桩大事了。”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学生有诚心。有爱心。有真心,才能换取学生的热心,赢得学生的信心。班主任是班级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对学生做大量而细致的工作,以心换心才能换取学生的信任。我认为“严管善导”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工作目标。具体细分为两个方面、六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爱心是搭建师生间沟通的桥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做一个好班主任,要取得学生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就要有一颗爱心,主动接近他们,和他们成为朋友,时时刻刻关心他们。班级管理要以爱为出发点。班主任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田,师生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1.博爱育英苗一视同仁的博爱是班主任赢得尊敬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师生沟通的坚实纽带。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