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及社会嵌入理论,文中从组织情境中的外在资源和员工个体所具备的内在资源2个角度,以工作双元压力作为自变量,工作繁荣为中介变量,以员工创新力作为结果变量构建文中的研究模型.从组织情境特征中选取领导授权赋能和组织支持感作为工作繁荣之间的调节变量,为工作压力和员工创造力之间关系寻找新的边界.通过对352个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数据,分析了双元压力对员工创新力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挑战性压力对员工创新力有积极效应;阻断性压力对影响员工创新力有消极效应;领导授权赋能组织支持感正向调节挑战性压力与工作繁荣的关系,负向调节阻断性压力与工作繁荣的关系;工作繁荣对双元压力和员工创新力有中介关系.本研究深化了个体和情境因素对员工创新力的影响机理,对企业创新管理实践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员工在家处理工作成为新常态,工作中的挑战性和阻碍性压力会如何影响员工在家处理工作的行为,又会对员工的创造力产生什么影响?以资源保存理论为理论基础,从工作—家庭边界理论的视角出发,经“工作→家庭→工作”的作用路径,探讨员工感知挑战性—阻碍性压力通过工作—家庭渗透对员工工作创造力的影响效应,并验证家庭支持在工作—家庭渗透与员工创造力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通过405份企业员工的匹配数据,对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挑战性压力正向影响工作—家庭渗透,阻碍性压力负向影响工作—家庭渗透;工作—家庭渗透与员工创造力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家庭支持调节了工作—家庭渗透与员工创造力的U型关系;工作—家庭渗透在挑战性压力对员工创造力的倒U型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在阻碍性压力对员工创造力的负向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压力分类视角探讨了挑战性-阻断性压力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以及主管支持感的调节作用。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挑战性压力与员工创造力正相关,阻断性压力与员工创造力负相关。高挑战性压力-低阻断性压力的组合形式对创造力的影响效果最好,高挑战性压力-高阻断性压力的组合形式对创造力的影响效果最差。主管支持感对挑战性压力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桂平  廖建桥 《科研管理》2015,36(2):152-159
本研究基于权变理论的视角,采用配对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了挑战性压力和阻断性压力对敬业度的影响机制及组织支持和核心自我评价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挑战性压力正向影响敬业度,阻断性压力负向影响敬业度;组织支持在挑战性压力和敬业度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在阻断性压力和敬业度之间的负向调节作用不显著;核心自我评价在挑战性压力和敬业度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在阻断性压力和敬业度之间发挥负向调节作用。最后,对研究结论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了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孙英姿 《科技创业月刊》2021,34(11):136-139
依据社会认知理论以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探究了组织创新氛围与授权型领导对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跨层次影响路径.提出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组织创新氛围与授权型领导正向影响知识型员工的创新行为,心理契约在组织创新氛围与授权型领导对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路径中起中介作用,且主动性人格正向调节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与创新行为的路径;组织层次与团队层次对知识型员工的创新行为提升产生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6.
孙英姿 《科技创业月刊》2021,34(11):136-139
依据社会认知理论以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探究了组织创新氛围与授权型领导对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跨层次影响路径.提出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组织创新氛围与授权型领导正向影响知识型员工的创新行为,心理契约在组织创新氛围与授权型领导对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路径中起中介作用,且主动性人格正向调节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与创新行为的路径;组织层次与团队层次对知识型员工的创新行为提升产生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7.
逄键涛  温珂 《科学学研究》2016,34(1):151-160
主动性人格和工作满意度是员工创新行为的积极因素。本文基于对中国医药生物技术企业247份员工问卷的调查研究表明:主动性人格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工作满意度对员工创新行为存在"U型"影响关系;在主动性人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中,高于平均水平的工作满意度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宗波  彭翠 《软科学》2014,(3):82-86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254名企业员工为对象,探讨了挑战性-阻碍性压力对员工情绪衰竭与工作满意度的差异性影响,以及上下属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挑战性压力与阻碍性压力对员工工作满意度分别具有显著的正向与负向影响;阻碍性压力对员工情绪衰竭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挑战性压力的正向影响作用则不显著;上下属关系对挑战性压力与工作满意度、阻碍性压力与情绪衰竭之间关系均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强化了挑战性压力的积极作用,缓解了阻碍性压力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法检验了员工的主动性人格、心理安全感、知识分享能力对创新行为的内在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员工的主动性人格、心理安全感和知识分享能力均对其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2)心理安全感在员工的主动性人格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当心理安全感较低时,员工的主动性人格对其创新行为的影响作用更明显;(3)知识分享能力在员工的主动性人格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当知识分享能力较低时,员工的主动性人格对其创新行为的影响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文化情境理论的视角,以东北地区制造企业的1749名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验证高绩效工作系统对知识分享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高绩效工作系统能够显著促进员工之间的知识分享行为;(2)组织文化调节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员工知识分享行为的促进作用,支持知识分享的组织文化越强,高绩效工作系统与员工知识分享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强。  相似文献   

11.
以压力二维结构为基础,探讨了挑战性压力和阻碍性压力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重点分析创造力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以及上下级关系的调节作用。选择企业员工及其直接上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层级回归等方法分析336套配对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挑战性压力正向影响员工创造力,而阻碍性压力负向影响员工创造力;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在挑战性压力和阻碍性压力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上下级关系负向调节挑战性压力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正向调节阻碍性压力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王忠  齐涛  邵金虎 《软科学》2017,(5):90-93
引入中介变量工作沉浸和调节变量职业承诺来探究玩趣人格对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知识员工的玩趣人格对其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工作沉浸及其专注、工作享受和内在工作动机3个维度在玩趣人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均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职业承诺对玩趣人格与工作沉浸间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职业承诺对玩趣人格与工作沉浸的专注及内在工作动机两个维度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与心理学"环境刺激—有机体—反应"(S—O—R)模型,从个体延展性能力的视角揭示了双元互悖的工作要求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并验证了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在现场调研、访谈等质性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研究理论模型,并通过对186套员工自我报告与主管报告的配对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挑战性工作要求能够有效激发员工创新行为,阻碍性工作要求抑制了员工创新行为,组织支持感显著调节挑战性/阻碍性工作要求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在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下,技能延展力在挑战性工作要求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而在阻碍性工作要求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中,技能延展力的中介作用没有显示。由此证明,虽然技能延展力是当今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个体、乃至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但其作用的发挥需要匹配更为积极的工作要求情境与协同的组织人文氛围。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全国范围内10所高校1 189名教师的问卷调查,探讨高校教师科研压力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直接影响,以及组织支持在其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相对于挑战性科研压力,阻断性科研压力更易引发学术不端行为;同时,工具性组织支持能显著降低挑战性科研压力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正效应;情感性组织支持能显著削弱阻断性科研压力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正效应.结合实证研究结论,得出若干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实际工作中,来自领导的期待对员工行为具有重要影响,而在不同的文化情境中,领导表达期待的方式有所不同。由于中国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而创新任务又具有高模糊性,因此,管理者通过默会和含蓄的意思表达传递出对员工的创新期待并进而对员工创新过程施加影响,成为一种与文化情境和任务情境相适配的合理领导方式。本文运用目标设置理论剖析了员工感知的创新期待对员工创新工作绩效的影响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基于两个时间点的164组领导与员工的配对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员工感知的创新期待会对员工创新工作绩效产生积极影响,挑战性压力在员工感知的创新期待与员工创新工作绩效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而组织支持感正向调节了挑战性压力在员工感知的创新期待与员工创新工作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基于研究结论,进一步提出了提升员工创新工作绩效的具体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组织社会化研究的互动视角出发,基于社会学习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分析了道德领导与新员工主动性人格对新员工敬业度的直接影响与交互作用,并检验了主动社会化行为的中介作用。对172位来自各类组织的新员工进行时间间隔2个月的两阶段数据调查,结果表明,道德领导和新员工主动性人格对新员工敬业度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新员工主动社会化行为完全中介道德领导与新员工敬业度的关系;新员工主动社会化行为部分中介主动性人格与新员工敬业度的关系;道德领导和新员工主动性人格对新员工主动社会化行为与敬业度均具有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相对剥夺理论,通过分析251套、三个时间点的配对数据,探讨了领导谦卑对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以及员工资质过剩感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和主动性人格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领导谦卑正向影响员工的资质过剩感,进而正向影响其越轨创新行为;员工的主动性人格负向调节了领导谦卑与员工资质过剩感间的关系,同时也负向调节了员工资质过剩感对领导谦卑和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赵斌  韩盼盼 《软科学》2016,(4):74-79
基于基本心理需求理论,探讨人—工作匹配、辱虐管理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471份对上下级匹配调查问题为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人—工作匹配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主管辱虐管理负向影响创新行为;人—工作匹配通过能力需求间接对创新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辱虐管理通过自主需求、关系需求和能力需求间接对创新行为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辱虐管理分别弱化了人—工作匹配与关系需求、能力需求之间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以往有关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激发个体的创新想法方面,忽视了创意产生后是否可以有效实施的问题,探究创意实施的条件及情境因素是创新领域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首次从组织领地性与任务特征的整合视角出发,探究研发团队内创意领地行为对创意实施的影响机制以及团队任务特征的跨层次调节作用。结果显示:个体创意领地行为对创意实施有显著负向影响,社会疏离感在二者之间起中介作用;在跨层次方面,团队任务互依性越高,创意领地行为与社会疏离感的正向关系越强;团队任务惯例性越高,创意领地行为与社会疏离的正向关系越弱。团队任务特征通过调节创意领地和社会疏离感之间的直接关系,从而进一步调节创意领地和创意实施之间的间接关系;团队任务互依性越高,社会疏离感所起的中介效应就越强;任务惯例性越高,社会疏离感的中介效应就越弱。  相似文献   

20.
雇佣关系随着时代而改变,员工不再被动地接受组织的目标与要求,而是主动挑战其所处的组织环境。当前研究已证实前摄型人格通过指向自我的前摄性行为对员工绩效产生积极影响,但指向组织环境的前摄性行为与员工绩效间的关系尚不明确。基于此,研究关注个性化交易和员工创新行为两种指向组织环境的前摄性行为在前摄型人格与角色内绩效间的影响及两者的联系。通过对中国多地区多行业的227个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前摄型人格正向影响角色内绩效、个性化交易和员工创新行为;员工创新行为在前摄型人格和角色内绩效间起到部分中介;个性化交易因与角色内绩效负相关而抑制了前摄型人格对角色内绩效的积极影响,但正向预测员工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