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赵理  屈冉  聂忆黄  熊文成  刘振华 《科技通报》2019,35(8):19-27,33
土壤中的重金属汞元素是对人体毒害最大的5种重金属之一,为了实现快速土壤重金属汞的监测,本文采集了广东省75个土壤样品,对其进行室内高光谱测定和化学测试分析,获取高光谱数据及土壤重金属汞含量。为了获取土壤汞的高光谱反演的最佳模型,本研究对土壤高光谱数据进行平滑、连续统去除、光谱微分、倒数对数、倒数、对数、双波段组合等处理,同时,对土壤汞含量作对数变换,通过反复试验,筛选出与对数变换后的土壤汞含量相关性最高的光谱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汞的最佳光谱指标为反射率一阶微分的波段组合(700*R_((587. 705nm))-250*R_((1373. 48nm))),相关系数高达-0. 744;由反射率一阶微分光谱指标构建的土壤汞的高光谱反演模型最佳(y=0. 1491x~3-0. 53x~2+0. 0358x+1. 2596),其决定系数R~2为0. 60,均方根误差RMSE为0. 183。其验证样本预测值与实测值比较,平均相对误差为0. 169。由此可知该模型用来快速估算广东省土壤汞含量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2.
城市工业区人居生态环境中地下水重金属含量调查为判断工业区环境受污染程度的关键依据。将高光谱图像看作数据源,通过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依据采样数据,分析了重金属离子的光谱特征,构建了地下水重金属含量和高光谱数据的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实现城市工业区人居生态环境中地下水重金属含量的反演。结果表明,针对建模效果,Cu的建模效果最好,判定系数高达0.9766,Pb的建模效果次之,为0.9238,Cr和Zn的判定系数也较高,整体建模效果较好。验证样本中,Cu的判定系数最高,为0.9128,说明该模型对Cu的预测能力最强,Cr、Zn和Pb的判定系数在0.7上下,说明模型对上述重金属的预测能力一般。不管是针对建模样本还是验证样本,所建立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和相对均方根误差均较低,说明采用构建模型对地下水重金属含量进行反演基本可以得到较大的判定系数,不仅反演效果佳,而且反演精度高。研究区内重金属Cu的质量分数较高,西北部地下水重金属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张义璇 《科技风》2023,(1):148-150
我国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然而矿区存在着诸多污染问题,其中尾矿库是重要污染源。尾矿库是存放矿石选别后所剩下废料以及污水的地方。为了研究尾矿库重金属污染情况,以承德某钒钛磁铁矿尾矿库为研究对象,通过五点法采集尾矿样品,进行光谱信息采集以及重金属含量测定,然后进行反演建模。钒钛磁铁尾矿高光谱经微分变换后,提高了其与各重金属Cu、Zn、Cr、Cd和Pb含量的相关性,并且反演模型精度也得到显著提高,但精度整体偏低,只有Cu和Zn偏最小二乘模型有较高精度,最高的为Zn的光谱一阶微分变换偏最小二乘模型,建模精度和预测精度分别为0.69和0.58。  相似文献   

4.
以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为典型研究区,实地采集53个土壤样品。首先,在野外利用地物光谱仪测量土壤的光谱反射率,然后将土壤样本带回实验室并测定土壤中砷(As)、铜(Cu)元素的含量;其次,对土壤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数学变换;最后,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PLSR)建立土壤重金属含量的高光谱反演模型。结果表明,土壤As含量的最佳估测模型是基于反射率倒数对数的一阶微分特征波段与土壤As含量实测数据构建的偏最小二乘模型,建模的决定系数R~2为0.75,均方根误差RMSE值为0.9425,验证R~2达到了0.79,RMSE值为0.8318,相对分析误差RPD为2.303,符合RPD2的要求,模型具备了估算土壤As元素含量的能力。土壤重金属Cu与反射率对数的一阶微分构建的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建模R~2为0.80,RMSE值为2.1360,验证R~2达到了0.79,RPD为2.304,模型具备了估算土壤Cu元素含量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采集了5种典型湿地植被群落冠层野外光谱数据,对每一类湿地植被的光谱数据进行平均值处理,从而分析其光谱特征差异,结果表明:在可见光范围内,大叶章群落和巨序剪股颖群落以及水甜茅群落和地榆群落的光谱曲线特征各自一致;泽泻+水葱群落反射率最高,地榆群落反射率最低。在740nm~1 350nm的近红外范围内,5种典型湿地植被群落光谱曲线特征总体上表现为:740nm~940nm反射率逐渐上升,960nm~1 350nm反射率波动下降,在950nm和1150nm左右出现小的吸收谷;然而反射率的大小具有明显的差异,反射率的大小依次为:巨序剪股颖群落大叶章群落地榆群落水甜茅群落。本研究可为干旱半干旱区内陆湖泊湿地植被高光谱遥感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利用统计和物理模型反演植物生化组分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不同形式的光谱数据,如反射率、透射率和吸收率,以及经过不同波段间隔和噪声水平处理的反射率,直接比较了统计模型和物理模型反演鲜叶片叶绿素、水和干物质含量的效果。结果表明,物理模型对光谱数据波段间隔和噪声的鲁棒性比统计模型要好,而在反演的绝对效果上,统计模型的反演结果特别是对水分的反演与物理模型相当,要充分考虑统计模型和物理模型反演植物生化组分时的优缺点,提高反演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7.
通过大化集团废弃地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优势植物体内元素分布的研究,探索重金属污染对植物的影响,并筛选超富集植物。采集5块样地的植物与土壤,利用ICP-OES检测土壤与植物中元素的含量与分布。土壤pH在7.71~8.43之间,呈弱碱性,有机质含量3.91~9.07 g/kg之间,低于土壤肥力3级水平。5块样地的Zn、As、Cd均超标5倍以上,个别样地还有Pb超标;11种植物中Cu均超标;合成氨厂的何首乌和向日葵中As超标,可见土壤重金属污染对植物的元素分布产生影响。刺藜中Cr、Cu、As及Cd的转移系数均居11种植物之首,其次是龙葵和葎草;但所有植物的重金属富集系数均小于1。虽未筛选到超富集植物但也可以看出刺藜、龙葵和葎草的富集和转移重金属能力较强。大化集团废弃地的Cd-As-Zn的复合污染严重,对生长的植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为修复该地污染的土壤,建议引入Cd、Zn、As的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和东南景天,并配合当地生长的耐性植物刺藜、龙葵、葎草,构建复合生态屏障。  相似文献   

8.
松材线虫病严重危害松树健康。本文分别从光谱反射率曲线和光谱特征参数入手,对重庆市涪陵区永胜林场冒合寨管护站的四种病害程度不同的松树叶片光谱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随着松树受病害程度的增强其叶绿素含量也相应降低,并且呈现良好的相关性。红边位置、红边波长、红谷的吸收深度、绿峰的反射峰高度、YP(蓝波段490nm-530nm一阶导数最大值)、Ip(红波段反射率最大值)、PSSR(比值叶绿素指数)、PSND(归一化比值叶绿素指数)与其叶绿素含量有较好符合度。结果说明通过光谱特征参数分析,能很好的分析松材线虫病病害程度。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积雪光谱与其中污染物含量的关系.研究发现随污染物含量的增加,350~850nm处积雪的反射率急剧降低.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对污染物含量敏感的波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384nm处,随污染物含量的增加,反射率以对数的形式变小;而在1495nm处,随污染物含量的增加,反射率以指数的形式增加.同时从所测光谱中,选择TM各个波段的中心波长与污染物进行相关分析,得到和逐波段与污染物进行相关分析一致的趋势,因此可以将该方法结合TM影像来预测积雪中污染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盆栽法考察不同质量浓度的Cd、Zn、Cu、Pb、As 5种重金属复合胁迫对酢酱草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重金属处理浓度梯度的增加,酢酱草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脯氨酸(PRO)含量及谷胱甘肽(GSH)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逐渐下降。结果表明酢酱草在重金属复合胁迫下能防御性的增加POD酶活性、SOD酶活性、PRO含量及GSH含量以减少逆环境的伤害,而重金属复合胁迫浓度过高则会导致酢酱草抗氧化酶系统受到明显损害,生长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11.
3种植物对重金属富集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月燕  刘秀莲  洪丰 《科技通报》2008,24(2):266-271
以菖蒲(Acorus calamusLinn.)、金叶菖蒲(Acorus gramineus‘Ogon’)和散尾葵(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H.Wendl)为试验材料,将3种植物定植于人工配置的Cu、Zn、Cr和Pb复合型污染的土壤,研究不同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3种植物根部具有较强的吸收与富集作用,除Zn外,其他三种元素在根中的含量要大于茎叶中的含量,表明根系对Cu、Cr和Pb的滞留能力较强;3种植物对Zn的吸收量最大、吸收速率比较高,而对Pb的吸收量最少、吸收速率比较低,表明这3种植物对Zn污染的土壤净化效果最为明显,而对Pb污染土壤净化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2.
非污染土壤中颗粒态有机质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未受重金属明显污染土壤中颗粒态有机质是否存在重金属的富集现象,从浙北平原采集了23个农业土壤样品,采用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土壤颗粒态有机质(POM)含量及土壤和颗粒态有机质中重金属(Cu、Pb、Zn、Cd)的分布。结果表明,虽然供试土壤重金属含量均未超出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但这些土壤中POM对重金属均呈显著的富集作用,Cu、Pb、Zn、Cd的富集系数分别为5.4~13.5、4.7~10.3、3.8~10.4和3.8~12.3,并随POM粒径减小而增加。富集系数一般是砂质土壤高于壤土和粘土。土壤有机质含量对POM的重金属富集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中量有机质土壤>低量有机质土壤>高量有机质土壤。分析认为非污染土壤中POM对重金属的富集机理主要是有机质与土壤重金属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从重金属超富集植物天蓝遏蓝菜(T. caerulescens)Cd胁迫的cDNA文库中,通过基因表达的差异筛选得到的阳性克隆之一,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与拟南芥CaM2的相似性高达92%,故命名为TcCaM2(T. caerulescens CaM2, GenBank No. EF053035)。其核苷酸序列与迄今已知的钙调蛋白基因同源率在83%以上,其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5%以上,与大多数高等植物的CaM,如印度芥菜、拟南芥、水稻等同源性则更高。将TcCaM2基因置于酵母表达启动子之下,构建酵母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入重金属敏感型酵母突变菌株,酵母重金属耐受实验表明,TcCaM2在酵母中的过量表达提高了酵母对Co2+或Ni2+的耐受性,增加了对Cd2+的敏感性,对Zn2+胁迫抗性稍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说明TcCaM2通过其对重金属离子的结合作用及在信号转导系统中的功能,在植物细胞对重金属的富集、耐性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选择小叶榕(Ficus concinna Miq.)、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 Ker-Gawler)、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枸杞(Lycium barbarum L.)等5种植物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模拟盐碱地植物生境,用不同浓度梯度的海水浇灌,以盆栽的方式研究盐碱胁迫对植物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及对无机离子的累积效应。实验结果表明:盐胁迫影响5种植物株高和茎粗,但影响显著性不一,盐分使叶绿素含量显著减小,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盐胁迫下丙二醛以及过氧化酶含量显著增大,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随盐分浓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另外实验中土壤含盐量、土壤pH值和植物体内的Na+、K+浓度都达到了显著性差异水平。综合分析,5种植物耐盐性强弱依次为:扶芳藤枸杞小叶榕一串红南天竹。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以8种野生堇菜属植物球果堇菜(Viola collina)、东北堇菜(V.mandshurica)、紫花地丁(V.yedoenssi)、早开堇菜(V.prionantha)、裂叶堇菜(V.dissecta)、总裂叶堇菜(V.fissifolia)、白花地丁(V.patrinii)、斑叶堇菜(V.variegata)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干旱胁迫下的叶绿素、脯氨酸、电导率等相应指标进行定量测定,并进行复水实验,以研究干旱胁迫对8种堇菜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8种堇菜属植物之间脯氨酸含量、电导率及叶绿素含量(a+b)差异显著;b.8种堇菜属植物脯氨酸含量、电导率及叶绿素含量(a+b)随干旱持续时间的增加呈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铁屑内电解法是基于电子游动而产生的一种电化学及物理反应,它可以通过化学环境实现特定材料的氧化还原、置换、催化处理,提升材料的某些特性。还能通过絮凝、吸附、共沉等物理变化,将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工业污水进行妥善的无害化处理,从而巧妙地将物理、化学等多学科机理相结合。铁屑内电解法利用Fe-c将Cr6+还原,使含铬废水中的铬离子转化为无害离子,同时无需添加还原剂,操作简便,转化效果也较为理想。处理时所使用的阳极铁多采用各产业废料中的铸铁屑来进行重复利用。因此,铁屑内电解法不仅成本低廉,而且以废治废,提高环境友好度。使用电解法处理工业含铬废水的优势颇多,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操作工艺和流程简单,并且能广泛适用于含有Zn2+、Cr6+、Ni2+、Cu2+等成分较为复杂的复合型工业电镀废水,通过一次处理使各项指标达标。处经处理后的废水中各项有毒物质含量均低于国家排放标准。电解法还可用于去除COD,其脱盐效果较好,成本低,并且被当做原料使用的铁屑来源丰富,经济效益可观。与硫酸亚铁还原法相比,铁屑内电解法用料省,产生的污泥量更少。作者结合在徐工集团工厂从事多年废水研究工作的经验,通过多种废水处理方法的比较和体会,并对比这些方式之间的过程和实际处理效果之后,发现铁屑内电解法处理废水效率最高,成本更低,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本文围绕铁屑内电解法的原理,操作过程和优势进行讨论,并结合处理电镀含铬废水的实验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UHPLC-DAD建立附子生品及炮制品中6种酯类生物碱成分定量的方法,并测定其在不同煎煮时间水提物中的含量,以便对中草药材附子的急性毒性进行监测和评估。方法 采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 1.7μm)来进行梯度洗脱,流动相A为5 mmol/L乙酸铵+0.1%甲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甲醇(v/v:1/3);流速为0.2 mL/min;检测波长235 nm;柱温35℃。结果 建立了附子生品及炮制品水提物在不同的煎煮时间内6种酯类生物碱成分含量同时测定的方法。6种酯类生物碱成分都表现出良好的线性(R2≥0.99),并且稳定性、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RSD值均小于3.00%,回收率为94.8%~103.6%,并发现炮制后附子双酯型生物碱含量降低;之后采用急性毒性试验进行验证。对于KM小鼠,生附片水提物灌胃LD50为51.783 g生药/kg,蜜附片和黑顺片水提物MFD分别为80 g生药/kg和160 g生药/kg。结论 附子生品及各炮制品中6种成分含量均有所差异,对正常小鼠都具有一定的急性毒性,但炮制后毒性显著降低,其中用蜂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