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2 毫秒
1.
王森  单中惠 《比较教育研究》2021,43(12):38-45,70
从1904年杜威的《手工训练在基础学习课程中的地位》一文被介绍到俄罗斯,杜威教育思想已经在俄罗斯传播了117年.杜威教育思想在俄罗斯的传播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十月革命前、20世纪20年代、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20世纪70年代至今.进入21世纪,杜威教育思想研究在俄罗斯迎来了一轮新的热潮,俄罗斯学者对杜威教育思想在俄罗斯传播历史分期的划分、苏联时期践行杜威教育思想的教育实验活动、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苏联去杜威化的原因、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再认识等方面,挖掘了大量新史料,发表了诸多新论断、新观点,以客观反映杜威教育思想对俄罗斯教育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单中惠 《教育史研究》2002,(1):73-80,90
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教育家,现代美国教育家杜威曾在中国访问和讲学两年多时间,其在近代中国的影响超过了任何一位西方教育家。就哲学和教育两方面来看,杜威在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教育方面,本文试从杜威教育思想在他访华前的传播,杜威的中国之行、师承于杜威的近代中国教育以及杜威教育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影响等方面,解决杜威教育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轨迹与其背景和原因。  相似文献   

3.
美国教育家杜威对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教育产生了影响,然而他对近代中国教育的影响最大.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影响了我国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改革、近代教育的科学化、资产阶级平民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学生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4.
杜威,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实用主义教育的创始人,是一位具有世界性声誉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20世纪以来的美国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逐渐波及到了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然而其最大影响在中国。本文通过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主旨内容的再认识,结合历史发展的脉络,以史为基础,以论为关键,重点阐述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的背景及原因,深入探讨了其主要代表人物对其思想传承和创造的动态过程,并在比较与分析的基础上,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教育影响进行了浅要的探究与总结。  相似文献   

5.
林晓华 《考试周刊》2012,(7):187-188
约翰.杜威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国,杜威的教育思想同样得到了广泛传播并引起了巨大影响。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也是中国教育界不断向杜威教育思想之精华部分学习的过程。杜威的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中国教育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可供当今的中国教育界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赵璐 《山东教育》2006,(7):37-38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产生,美国教育家杜威是其主要代表人物。杜威于1897年发表的他早期的教育著作《我的教育信条》,距今大约有一个世纪的时间了。因此,在这个时候,我们来反思一下杜威这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对当今时代的影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刘秋菊 《考试周刊》2011,(24):210-211
杜威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其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教育。本文分析了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杜威教育思想的社会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威以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身份在上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历史舞台,扮演了重要的教育思潮的变革和推动角色,也成就了杜威在现代教育阵营中的核心人物地位。在以往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以杜威的教育哲学观、教育过程观以及杜威基本思想解读为主,认为杜威是儿童中心主义的代表,其教育思想属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本文试图再次从杜威教育思想的价值取向入手,呈现杜威教育观念中基于民主社会构建的社会本位教育价值观,即基于社会有机体解释模式的教育起源论、作为社会进步的系统保障的教育功能观、积极社会建构的教育目的取向、社会本位取向的课程开发。  相似文献   

9.
杜威、孟禄20世纪20年代初相继来华讲学,是中国现代文化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那时正值知识界热议学制改革,平民教育与职业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后者的制度化,出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广泛流传播的热潮。本文简要介绍杜威、孟禄来华讲学的史实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杜威、孟禄20世纪20年代初相继来华讲学,是中国现代文化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那时正值知识界热议学制改革,平民教育与职业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后者的制度化,出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广泛流传播的热潮。本文简要介绍杜威、孟禄来华讲学的史实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以来,苏联及俄罗斯对杜威及其教学论思想的认知与评价经过了一个大起大落的曲折历程:从20年代的极力推崇,到30年代开始猛烈批判,50—60年代的评价落入低谷,80年代至世纪末又开始回暖。进入21世纪,俄罗斯学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更加客观的态度研究与解析杜威的教学论思想,对其进行重新解读和再认识。出现这种曲折认识的重要原因是:苏联曾一度过分注重以意识形态为标准对人进行评价,乃至将这一评价标准推向极端,从而对杜威及其教育教学思想的评价有失客观与公正。在新的时代,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健康发展的基石是“寻找契合点(或平衡点)”,这要求教育工作者摒弃那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2.
儿童观的转变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儿童观的转变与杜威的研究有重要联系。杜威从美国社会的变革出发,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儿童被动发展的原因,批评了旧教育对儿童发展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培养儿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思想,并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杜威的儿童观和教师教育的观点对于我们改革教师教育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公民馆是战后日本社会教育的重要设施,它不仅是日本居民参加社区活动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日本国民为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及精神教养而展开自主学习及自由学习的重要课堂。战后日本社会教育理念的形成、发展及丰富,都与公民馆的发展、深化及一系列实践改革的活动有关。尤其是进入21世纪,日本社会正处在创建一个未来理想的“学习社会”之际,公民馆的存在与发展,无疑为日本早日实现这一理想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杜威实用主义生存哲学的内在逻辑着手,解析“从做中学”思想提出的生存论、经验方法及探求逻辑的理论根源,认为它不是一种教育理论,而是一种探求学习理论。正是基于实用主义生存论哲学和“从做中学”的学习观,杜威提出了著名的“教育就是生长、就是生活、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的教育思想,在人类教育思想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杜威作为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世界很多国家在诸多领域都有人对其思想进行过或正在进行着研究。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对其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领域。这本身似乎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自1912年蔡元培首次“介绍”杜威到中国教育起,时至今日中国教育的“杜威研究”已历经90余年。在此期间,从“杜威引入”到“杜威批判”再到“重新认识杜威”,中国教育的“杜威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也走了弯路。反思历史使我们认识到:中国教育既要突破以往以自身需要切割、肢解杜威教育思想的理论研究框架,又要避免把杜威教育理论当成普遍真理“削足适履”运用于中国教育实践的操作模式,才能真正理解杜威和他的教育思想,中国教育的“杜威研究”也才能最终从“独白”走向“对话”。  相似文献   

16.
日本高校师资管理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之后,日本高等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在高校师资管理方面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管理模式,为日本高校招揽了大批高素质的师资:日本高校通过严格的选聘制度与引力制度确保聘得优秀的教师:通过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通过流动制度推动人员流动、促进科学研究,保证教师队伍的生机与活力。从而奠定了高校高质量教学研究的基础,为日本迅速崛起为世界经济强国提供了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杜威职业教育思想论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威不仅构建了重要的普通教育理论,而且具有丰富的职业教育思想。对其职业教育思想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加深我们对美国职业教育实践的理解.丰富职业教育理论体系,而且能为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本在论述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职业论”的基础上,从八个方面解读了其职业教育思想,并力图对之有较为准确的把握。  相似文献   

18.
论日本右翼势力存在的历史文化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日本右翼势力逐渐恢复活动并日益猖獗,本文拟从日本历史文化的角度探究右翼势力始终存在的原因,认为日本民族文化心理的特殊性、近代天皇制和军国主义遗留思想、日本史上汉学及东洋史学的研究倾向、日本宗教对政治的影响及日本文化哲学中"日本文化特殊论、优秀论"对其民族意识的影响都是潜在的右翼活动的意识形态来源及动力。  相似文献   

19.
日本著名教育家福泽谕吉是明治维新时期的重要人物,他见证了日本近代社会的转型与发展,推动了日本教育思想的变革与飞越。本文通过研究福泽谕吉的人生历程,探讨他关于有用学问、先进文明、独立自主等思想的本质内涵和形成过程,进而综合评价他的启蒙教育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同时对中国传统文明和教育理念提出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甲午战争失败后,湖南维新派欲变法自强,其日本观完全转变,师日成为普遍共识.他们主张,主要从两个方面向日本学习:一、学习日本维新志士的献身精神;二、主张在政治、经济、教育、社会等方面向日本学习.这股在湖南掀起的师日风潮,给湖南维新运动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后来的湖南历史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