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通过调查留学生对各类复句中关联词语的习得情况发现:不同实验任务的偏误率不同,不同复句类型中关联词语的偏误分布也是不平衡的。留学生使用关联词语所产生的偏误主要表现在关联词语错用、使用位置不当等方面。由于,留学生对关联词语及复句的熟悉度以及学生的学习策略都会影响偏误率的产生。所以,教师要充分重视复句及关联词语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手段,让留学生及时总结、对比并加强练习,以帮助留学生熟练运用关联词语。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探讨留学生汉语因果类复句偏误情况。从调查结果来看,语法偏误最多,语义偏误次之,语用偏误最少;随着学习等级升高,语法偏误逐渐减少,语义、语用偏误逐渐增多。偏误类型主要有关联词语的理解和使用偏误、逻辑关系的理解偏误和具体语境下的语用偏误等;我们可以从语际迁移、语内迁移、教学失误、学习策略、文化迁移等方面找到偏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汉语中常使用因果关联词语单用、连用的形式表示复句的因果关系;韩语则是单靠一个词语(接续词)表示复句的因果关系,这使得汉韩语言中的因果关系表达方式在语义、感情色彩、句法功能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区别,因此韩国学生在使用汉语因果关联词语时出现的偏误比较多。不过对此的偏误研究较少,所以研究韩国学生学习汉语因果关联词语的偏误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关联词语是汉语学习者成段表达的显性语法手段之一,观察并研究汉语学习者对关联词语运用的偏误对学习者的成段表达和教师的教学都有重要意义。为了准确地判断和排除关联词语在理解和运用上的障碍,本文设计了一套关联词语诊断性测试,并进行了个案施测,简析了被试者在关联词语使用方面的情况,展示了诊断性测试对对外汉语教学及测试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越南留学生在学习"倒、而、却"时出现的偏误情况,从误用和错序两种形式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并从母语干扰、目的语过度泛化、教材编写失误和教师教学失误等四个方面探讨了产生偏误的原因;最后,对对外汉语关联词语教学和研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朱蕊 《文学教育(上)》2010,(23):144-145
由于受母语的负迁移以及目的语的负迁移等因素的影响,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是韩国学生写作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对中级班韩国留学生汉语写作作业的分析,归结出其关联词语使用现状,并对使用中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判断偏误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韩国学生学习汉语时,由于受母语中汉字词负迁移的影响,常常会出现偏误现象,其主要表现有四种偏误类型:词义偏误、词性偏误、词语搭配偏误、语体偏误。要纠正韩国学生的汉语词语偏误,应针对韩国学生的母语文化背景,扬长避短,并且注重语素分析法和词语搭配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越南留学生在理解和使用汉语词语色彩义方面存在很多偏误,这些偏误影响了越南学生的准确表达和交际效果。本研究以越南学生汉语词语色彩义的偏误为研究视角,在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对所收集语料的分析,反映越南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偏误情况。词语的色彩义在日常汉语交际中是很常用的,相对于理性义来说,词语的附加色彩义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学习者更难理解掌握,是最容易出现偏误的知识点,从而更具有教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越南留学生在理解和使用汉语词语色彩义方面存在很多偏误,这些偏误影响了越南学生的准确表达和交际效果。本研究以越南学生汉语词语色彩义的偏误为研究视角,在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对所收集语料的分析,反映越南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偏误情况。词语的色彩义在日常汉语交际中是很常用的,相对于理性义来说,词语的附加色彩义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学习者更难理解掌握,是最容易出现偏误的知识点,从而更具有教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介语中的词语偏误包括词语构造的偏误和词语使用上的偏误。留学生在习得目的语时生成了目的语中不存在的词语,这是词汇偏误的一种重要类型,即词语构造上的偏误。本文基于自建越南留学生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对这部分合成词进行分析,与汉语中仿词构词及成语活用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汉语中,连词是用来连接词语或分句,帮助表达某种关系的词。因此,我们把连词划归为虚词。连词的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通过语料分析,发现外国留学生使用连词的四个主要偏误现象,从而解释了产生这些偏误的原因,希望对教学实践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学习汉语的维吾尔族学生的中介语系统中,词语偏误是大量的,而且几乎是随着学习的开始就发生了。随着词汇量的增加,发生的词语偏误也越来越多。本文对维吾尔族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出现的词语理性义偏误类型进行概括与分析,不仅有助于汉语教师预先了解学习者可能出现的偏误,在教学中掌握主动,还有助于第二语言习得者把握汉语习得的规律,增强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分析32.6万字的中高级阶段泰国学生的汉语叙事体书面语语料,发现泰国学生在汉语词汇衔接的使用方面存在不少的偏误现象,其类型可以分为原词复现衔接偏误、泛指词复现衔接偏误、相似性词语复现衔接偏误、可分类性词语复现衔接偏误和词语组合搭配偏误五大类。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学生在汉语学习中会产生不少偏误,许多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对此教学进行了研究。本文从汉语语音、汉字、标点符号、词语、汉语语篇等方面,将汉语教学者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偏误研究成果进行了分类总结,并给予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古丽更娜 《教师》2013,(26):110-110
汉语教学作为维吾尔族学生双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极大地提高了维吾尔族学生的汉语水平,促进了维吾尔族的文化事业发展。但是,在学习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缺点和问题,比较突出的是汉语词语偏误问题。笔者通过调查和研究,逐步总结出了维吾尔族学生汉语词语偏误的类型和产生原因,以供大家思考。  相似文献   

16.
西班牙语背景的留学生在汉语词语习得的过程中存在着偏误个性。经过对语料的整理和分析,笔者发现西语国家学生主要存在词语误代、词语误加、词语遗漏、词语错位以及词语生造等偏误类型,这些偏误主要是因受西语的负迁移和对汉语的过度类推造成的。文章还从实义词、功能词、词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7.
聂羽菲 《时代教育》2013,(3):187+189
本文对初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作文中逻辑连接成分的偏误现象,抽取其中的13篇作文,对其进行分析,找出了连接词语使用上的典型偏误,并提出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中,零形回指对外国留学生来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通过分析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英美留学生叙事语篇偏误材料,将偏误类型归为:零形回指不足和零形回指过度两大类,同一话题链中零形回指不足、小句之间使用关联词语连接的偏误、人称作定语多余的偏误、话题转移、小句间语义变化五小类。并进一步分析零形回指偏误产生的原因,应当包括汉语零形回指分布复杂、英语母语负迁移、教材编写方面的影响和泛化学习策略的使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平台”(1992—2015年)以及“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2016—2019年)为语料来源,主要以德语母语者的汉语学习偏误语料为例,对外国人习得汉语作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语料分析结果显示,外国人习得汉语偏误主要有语汇偏误和语法偏误两种类型,其中语汇层面主要存在词语误用、多词、缺词等偏误,语法层面主要存在成分多余、成分残缺、句型错误和语序错误等偏误,且以语汇层面的词语误用和语法层面的语序错误最为典型.基于语际偏误和语内偏误视角分析,外国人习得汉语教学应加强不同语言之间的对比研究,强化对外汉语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关联词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对于意义相近的关联词语教学难度更大,以"再说"和"还有"为例,二者的意义和语法功能很接近,但使用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差别。本文从留学生对这两个词语的习得入手,分析偏误类型及其成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近义关联词语的教学建议,为关联词语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