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8 毫秒
1.
教育目的作为教育研究的理论起点,同教育现象一样,具有多重属性。客观性与主观性并存,适应性与超越性并存,应然性与实然性并存。辩证看待上述各对属性,对深化理论研究和指导教育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教育价值观就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来看,具有应然性和实然性区别。实然教育价值观是实际指导教育实践的价值观,是对教育行政和教育专家提出的“应当这样”的应然教育价值观的社会认同。长期以来,教育理论界对应然教育价值观关注有加,却对实然教育价值观没有作为一个问题明确地提出来讨论。实然教育价值观是社会价值链的一部分,具有教育系统外部决定性、社会文化直接决定性和利益决定性等外生性特点。教育改革不能跨越社会发展水平达成超前性。推进教育改革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价值链整体对教育价值观形成的影响,高度重视发掘社会文化中有利于先进教育价值观生长的因素和变化趋势,高度重视使先进教育价值观得到社会的认同,区分不同区域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生产关系状况和社会文化的差异,分区域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3.
关于教育叙事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它不直接界定教育的实然性。也不直接规定教育的应然性,它只是给读者讲述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样做。教育叙事研究应重点把握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4.
实然与应然: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两个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归生活世界是当前德育改革的重要趋势。不同的话语体系对生活世界的指认是不一样的。现象学话语中的生活世界,更多的指向于一个先验的、理想化的乌托邦社会;而我们日常所指的生活世界,则是一个现实存在的、客观的复杂社会。前者表明了回归的应然性,后者则反映了回归的实然性。德育在实然层面上的回归,有利于克服学校与社会相脱离的弊端,增强德育的生活化。但应避免实然生活对理想社会的僭越,防止生活取代教育的危险的产生。而德育在应然层面上的回归,则反映了德育的超越性品质,目的是更好的建构生活。但应防止用理想取代现实,造成新的学校与社会相脱离的教育形态。明智的选择应该是实现实然与应然回归的辩证统一,既看到它们的区别,也要看到二者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教育评价应实现应然性、实然性和必然性三者的统一。教育评价的哲学审视是基于以上角度追寻有意义的教育,是促成人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6.
教育目的实然与应然的背离是客观存在、长期存在的问题 ,这是由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协调好教育目的的实然与应然之间的关系 ,在应然与实然间找寻一种有效的转化机制 ,将使教育目的的梦想与现实更为贴近。  相似文献   

7.
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具有很强的固定性,但实际上存在着“应然”和“实然”的教育目的的对立。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中都不可避免地出现“实然”的教育目的,直接影响“应然”教育目的的实现,但教育目的从“实然”走向“应然”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8.
教育目的实然与应然的背离是客观存在、长期存在的问题,这是由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协调好教育目的的实然与应然之间的关系,在应然与实然间找寻一种有效的转化机制,将使教育目的的梦想与现实更为贴近。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法的实然内涵的界定,以及西方历代思想家有关于法的实然学说的探析,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法的实然性的研究,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法治建设,从而使我们的社会主义法达到实然与应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具有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二重属性。一方面,应该以意识形态性统领科学性,突出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性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要以加强科学性来达到增强意识形态性的教育效果。坚持二重属性的辩证统一和有机结合是两者的应然关系,但在现实教学和科研中却出现了“泛意识形态化”、“去意识形态化”和“泛科学化”等多种形式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关系背反的实然状态。针对实然状态产生的主客观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即可逐步促进这门课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从实然状态向应然状态转化。  相似文献   

11.
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及其保障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在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公共课程的教学及其质量评价较之专业课而言独立性更强,也更容易被忽视。从质量保障角度看,工程硕士研究生知识产权课程存在地位边缘化、教学实施与课程目标契合不够以及教学目标达成评价的事实缺位等问题。由知识产权法学教育向知识产权教育回归,进而明确其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是质量保障视角下该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为此,要通过围绕教学目标更新教学内容、突出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培养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配套改革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式等综合措施,确保该课程为培养目标和学位要求提供支撑的有效度。  相似文献   

12.
构建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是知识产权法律人才,其次是管理人才,再次是经营人才.培养目标应当逐步从单一培养法律人才走向重视培养管理人才,加速培养经营人才,尤其是培养最紧缺的专利类技术知识产权管理与经营人才.建立我国高校完整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系统,应进一步拓宽我国高等院校知识产权教育普及面,壮大师资力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的方法 ,在介绍体育产业的概念 ,高校体育教育产业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 ,着重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产业的现状。结合我国加入WTO后对体育产业的影响 ,提出了今后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产业发展的对策 ,以此推动高校体育教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代商业教育萌生于新学兴起、商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除大学堂设有商学科、普教系统加开商学课程外,归属于实业教育系统的商业学堂是开展商业教育的主要实体。较之以往的学徒制教育,近代商业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更为系统,学理更为深奥,教育目标更注重务实达用。通过对比传统商人和经近代商业教育培养的新式商人的各项素质,可以发见新式商业教育的诸多特点。  相似文献   

15.
教育具有产业特性,要把产业观念带入教育行业,按教育的生产规律和收益规律办学。教育的产业运作主要是: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最大化效益;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质量控制系统;适度规模发展;打造品牌形成核心竞争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发展的内在动力等。  相似文献   

16.
在潜产权和教育产权的研究基础上,着重描述教育中的潜产权现象,并分析了其存在的原因和功能,以期为教育产权制度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视角。  相似文献   

17.
对创业大学生的知识产权应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证明大学生采取传统方式进行创业,其成功率往往偏低,今后运用科学技术密集的知识产权进行创业是发展大趋势.高等学校应该根据创业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创新素养和知识产权教育相结合,指导大学生如何运用知识产权进行创业活动和创业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18.
用发展眼光审视现代家庭教育时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但是,当进入市场经济新历史时期以来,却出现了被忽视甚至被扭曲的现象。原因之一是对现代家庭教育的特征存在认识误区。加强对现代家庭教育基础性、社会性、广博性的认识,用发展眼光审视家庭教育现代化特征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际知识产权法双语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成功入世,对我国的法学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要求必须跟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及其教育接轨。目前,在国际知识产权法的双语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立足这些问题,探讨改善该学科双语教学模式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要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培养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至关重要。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知识产权普及状况不很理想,这既有认识方面的问题,也有现实条件的制约。如何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改变目前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开展的困境,校企合作不失为一条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