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日灾后学校重建的经验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大地震给灾区教育系统造成了毁灭性破坏,灾区学校重建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如何在统筹与整合各种社会援助力量的基础上实现灾区学校教育的优化与提升,是灾区学校重建必须解决的课题。而美国和日本的灾后学校重建经验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启示:融合现代教育理念,提升学校重建的内涵和层次;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提高学校重建效率;开辟多种渠道融资,允许市场有限介入;创新工作机制,统筹各种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2.
我国台湾及美国和日本灾后学校重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大地震给灾区教育系统造成了毁灭性破坏,灾区学校重建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如何在统筹与整合各种社会援助力量的基础上实现灾区学校教育的优化与提升,是灾区学校重建必须解决的课题。我国台湾及美国和日本的灾后学校重建经验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启示:融合现代教育理念,提升学校重建的内涵和层次;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提高学校重建效率;开辟多种渠道融资,允许市场有限介入;创新工作机制,统筹各种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3.
复课后的灾区学校面临着一系列因地震灾难带来的非常态化状态。如何恢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使灾区学校在恢复的基础上逐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摆在灾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面前的一个难题。灾区的教育工作者因地制宜,正创造性地实践着从非常态到常态再到超越和提升这样一个艰辛的过程,其间有艰难和苦楚,有理性和智慧,更有灾区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一片赤诚的爱!我们推出本专题,既是对灾后学校制度重建的理性探讨,也是对灾后学校制度重建举措的总结呈现,期望引起全社会对学校重建的关心、关注和研讨,以更有效地推动灾后学校的重建。  相似文献   

4.
复课后的灾区学校面临着一系列因地震灾难带来的非常态化状态。如何恢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使灾区学校在恢复的基础上逐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摆在灾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面前的一个难题。灾区的教育工作者因地制宜,正创造性地实践着从非常态到常态再到超越和提升这样一个艰辛的过程,其间有艰难和苦楚,有理性和智慧,更有灾区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一片赤诚的爱!我们推出本专题,既是对灾后学校制度重建的理性探讨,也是对灾后学校制度重建举措的总结呈现,期望引起全社会对学校重建的关心、关注和研讨,以更有效地推动灾后学校的重建。  相似文献   

5.
震后灾区学校制度重建研究的总目标为:用现代教育文化、管理理念和社会制度建设的成果重新审视灾区教育制度。发现其缺失或不健全的要素并加以完善;针对板房时期学校教育教学的特殊要求,创建板房学校制度;面向灾区教育发展美好的未来,整合资源,建立健全与灾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既能促进灾区学校教育重建又能为广大学校科学发展和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系统支撑的民主的、法制的、以人为本的、开放的、公正透明的、运转高效协调的现代学校制度,为实现高起点、高水平、高速度的灾区学校教育重建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
震后灾区学校制度重建研究的总目标为:用现代教育文化、管理理念和社会制度建设的成果重新审视灾区教育制度。发现其缺失或不健全的要素并加以完善;针对板房时期学校教育教学的特殊要求,创建板房学校制度;面向灾区教育发展美好的未来,整合资源,建立健全与灾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既能促进灾区学校教育重建又能为广大学校科学发展和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系统支撑的民主的、法制的、以人为本的、开放的、公正透明的、运转高效协调的现代学校制度,为实现高起点、高水平、高速度的灾区学校教育重建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7.
当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即将迎来两周年之际,整个汶川地震灾区的教育灾后恢复重建已基本完成,灾区学校硬件水平跨越了20年,提升灾区学校软环境,使之逐步与硬件相适应,是灾区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强化学校现代管理过程为灾区学校软环境建设切入点,是提升灾区学校软环境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后,《教育科学论坛》杂志始终如一地关注灾区教育的方方面面。自2008年第6期起,本刊连续对灾区教育重建工作进行了深入报道:从学校制度重建,到学校师资重建、教学重建、心理重建和文化重建等,“灾区教育重建特稿”成为本刊实现“为学校教学实践服务,为学校教育科研服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为教育决策咨询服务”办刊目标的重要内容载体和实际行为。地震灾害过去整整一周年之际.本刊编辑人员深入到安县极重灾区学校师生之中,对安县一年来的教育重建工作进行了实地参访和问卷调查,获取了大量生动的事迹和翔实的数据,并与灾区教育工作者一起对一年来学校教育重建工作的艰难历程进行了回顾、总结,对重建工作中的问题和困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以此连属成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教育厅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做好地震灾区中等职业学校复学、复课和恢复重建等有关工作,对于愿意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地震灾区初中毕业生,可优先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陕西省教育厅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中等职业学校要将职业学校的灾后重建纳入当地学校的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之中,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选址、突出重点、提高标准、适度超前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灾后教育重建振兴,事关四川发展全局,事关灾区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灾后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推动灾后教育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努力把灾区建设成为“教育优先、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示范区,把灾区学校建设成为“管理一流、师资一流、  相似文献   

11.
今天,教育系统对口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教育部部长周济强调,要深刻认识对口支援对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意义,带着对灾区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把对口支援工作放在当前整个教育工作的突出位置,全力以赴、狠抓落实,尽最大努力帮助灾区学校进行灾后恢复重建。  相似文献   

12.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对口支援、支持灾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是教育系统对口支援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的重要任务,对于帮助地震灾区恢复和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对于促进就业、恢复生产和稳定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西北职教》2008,(6):22
陕西省教育厅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做好地震灾区中等职业学校复学复课和恢复重建工作,愿意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地震灾区初中毕业生,可优先进人中等职业学校学习。  相似文献   

14.
《云南教育》2008,(12):24-24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对口支援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总体部署,现就做好教育系统对口支援地震灾区灾后学校恢复重建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5.
按照中央部署,教育部制定了《教育系统做好灾区师生安置和恢复重建准备工作的方案》,就教育系统认真落实各项救助政策措施,切实做好灾区师生安置工作和学校重建准备工作提出十点要求,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6.
社会各界人士大力捐助邵逸夫向四川灾区教育捐1亿港币 香港著名爱国人士邵逸夫及夫人邵方逸华女士.在得知灾区学校遭到严重破坏,学生受到严重伤亡后,即向教育部表示,捐款1亿港币,与教育部配合,为灾区师生重建校舍,使他们早日重返校园。海信捐600万元用于灾区学校重建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把一张600万元人民币的现金支票交到了青岛市副市长王修林手中,此款全部用于地震灾区救援学生和学校的重建。这是由青岛市企业自发完成的第一笔大额捐款。  相似文献   

17.
《教育科学论坛》2009,(9):69-72
“灾后学校制度重建”子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始终如一地以珍视灾区学校师生生命,全面激活灾区学校发展潜力。提高学校效能,为灾区学校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系统的现代制度支撑为归依,多方面开展调查研究,重视区域差异和灾区学校重建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重视制度重建实践经验和理性认识的同步提升.课题研究和实践取得了较大成果。  相似文献   

18.
“灾后学校制度重建”子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始终如一地以珍视灾区学校师生生命,全面激活灾区学校发展潜力。提高学校效能,为灾区学校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系统的现代制度支撑为归依,多方面开展调查研究,重视区域差异和灾区学校重建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重视制度重建实践经验和理性认识的同步提升.课题研究和实践取得了较大成果。  相似文献   

19.
地震灾区教育重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汶川大地震的发生,使四川省地震灾区的教育事业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尽快按照教育现代化标准重建.率先实现地震灾区教育现代化.不仅是地震灾区重建的紧迫要求,也是实现四川省教育现代化、国家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实现地震灾区教育现代化.首先应弄清灾区教育发展现状,然后要以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的基本思路进行重建,从而推动灾区和整个四川省的教育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抗震救灾的部署,日前,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系统做好灾区师生安置和恢复重建准备工作的方案》,做好地震灾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复学复课、毕业生就业援助和招生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