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产业集群是连接企业与区域的载体,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不是单一企业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简单叠加.当前,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机制成为经济研究领域的热点.首先根据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构建了产业集群时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数理模型,并选取了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汽车产业集群的核心要素指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对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机制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2.
知识型人才与产业集群发展密切相关。通过论述知识型人才流动和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分析知识型人才流动对产业集群发展的促进、阻碍影响。运用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产业集群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知识型人才流动的吸引与排斥影响,发现当前知识型人才流动与产业集群发展互动过程中产生的缺乏合作观念、区域发展不平衡、创新能力不足以及人才市场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合作共赢观念,全面统筹规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机制改革、加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引导、完善人才网络等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推动产业集群的升级,必须提高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构建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区域创新平台是一种较好的发展途径。论文以国内外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系统的相关研究为基础,建立产业集群升级的动力模型;阐述区域创新平台的要素构成和结构;剖析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平台的互动关系。以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为例,在产业集群分析基础上,建立西海岸经济新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推进西海岸经济新区产业集群升级的区域创新平台构建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期从多个权威机构获悉,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未来我国将出台多项制造业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和措施,其中包括在年内完善和更新"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以及出台长江经济带世界级产业集群指南。业内普遍认为,打造跨省市的区域性产业集群已成为我国制造业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在政策助力下,我国有望形成多个世界级产业集群,这不但能够大幅增强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还能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探究   总被引:74,自引:0,他引:74  
产业集群的地理集中是一种普遍的空间经济现象,其内生源泉主要在于分工与协作、劳动力共享市场、边干边学机制与创新。因此,产业集群内劳动生产率增长是内生的,且呈现规模收益递增的特征。对于区域经济来说,由于产业内和产业间联系,规模收益递增不仅体现在企业中,而且还体现在行业中。此外,在区域宏观经济水平上也会出现递增的收益。运用区域乘数和投入-产出分析工具可以衡量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依赖于市场机制,而且也有赖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调节。合理有效的区域政策可以推动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从而提高产业和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综合实力的关键。区别于以往的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主要强调了集群与核心企业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增长潜力的影响。从核心企业竞争力、人力资本竞争力、集群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等4个方面构建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核心竞争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关中-天水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潜力进行实际评价,得出关中-天水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核心竞争潜力的得分与排名,并发现关中-天水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集群财政科技拨款、集群占所在城市GDP比重3方面。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研究为基础,通过对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相互关系的深入分析,认识到产业集群的建设对区域创新体系创新资源的获得、区域生产率的提高、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方面也存在着不足.本文基于我国在产业集群建设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积极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是产业组织的新发展和空间经济的新现象,它对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浙江省为例,采用多元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对产业集群与城市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群与城市化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产业集群与城市化互动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合理有效的区域经济政策可以推动产业集群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发展,从而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增长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1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独特的产业组织形式,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区域品耀的视角探讨了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产业集群所在区域的企业都有充分的激励去建立和维护区域品牌,从而有效防止“柠檬”市场的出现,利用索洛模型,可以解释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良性互动的关系.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集群创新理论分析的视角,提出广州产业集群创新型体系的构建,必须要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创新来实现.而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广州产业集群影响存在三条路径:通过生产要素的一体化实现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通过产业发展的一体化实现大市场流通和技术创新网络的整合;通过区域城市一体化带来广州各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中的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理论模型分析、中国实际数据模拟两个角度解析了地区间要素流动、产业结构变迁以及区域经济差距之间的关系。本文构建的两地区、三部门的理论模型揭示了地区间经济差距演化的原因在于地区间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地区间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源在于资本、异质性劳动流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相依性。本文提出的理论模型及分析过程可用于探究任意经济体任意时期的经济结构特征。将该理论与方法应用于中国实际,得到的模拟结果表明,以现代化技术为生产特征的产业结构调整造成了中国地区间经济差距的扩大,而不同产业结构对生产要素流动的引致需求又进一步造成了地区间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进而形成正反馈机制,即“要素追逐技术”现象。此外,在要素流动背景下,产业间的协调发展是决定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应规模的传统服务业支持,同时传统服务业的发展对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反哺机制。因此,加大技术性资源引进力度,弥补地区间技术差异,引导地区间工业、服务业协调布局与发展,方能有效缩小地区间经济差异。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下,全国区域经济形成东、中、西部及东北老工业基地四大板块的总体格局,并进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阶段。近期,国务院密集批复了一系列沿海区域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了沿海区域经济布局。本文对我国新一轮沿海区域经济布局的优势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其优势是沿海区域作为我国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沿阵地,不但能带动国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且能推动蓝色经济的发展。各沿海区域规划具有普遍将2020年设置为发展时间节点、采用组团发展模式、建立区域创新体系和沿海产业集聚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徐升华  吴丹 《资源科学》2016,38(5):871-887
产业集群作为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资源可持续利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2009年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以来,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但随着区域经济、资源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发展,资源高消耗、经济增长降速、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逐渐凸显,本文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100家进驻企业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动力学的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分析产业、经济及资源的内在关系,构建“产业-经济-资源”反馈系统,并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12年的基础数据进行模拟仿真,分析区域资源水平、政府投资、科技转化能力、教育水平等因素对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影响作用。结果显示,一方面,区域资源水平直接影响区域产业的集群度,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区域教育投资占比,并不能直接提高区域经济水平总量,但可以提高区域经济水平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原有的高消耗型产业仍占据着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部分,但是废品废料、研究与试验发展业、综合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和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行业对区域内的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基于以上结果,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结构、资金投入、教育投入,资源更新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市场集群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发展模式已成为我国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市场集群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分析入手,研究产业集群与市场集群之间的互动机理,并分析了西部地区实现市场集群与产业集群互动的困境,最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作为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区域经济合作并未迸发出其全部的能量。本文在回顾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各阶段特点和经验基础之上,分析了当前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以区域经济合作带动东西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品牌效应已经成为和自然资源、地理条件同等重要的影响因素。创建区域品牌,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是迅速发展壮大区域经济,培育区域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天津滨海新区已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打造出一个国际知名的滨海新区区域品牌,对于天津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在回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滨海新区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建设区域品牌的可行性和难点,最后对建设滨海新区区域品牌提出一些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阐述经济发展-创新能力-生态环境交互协调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物理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数学模型,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近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流域考察期内的整体发展属于初级耦合协调阶段,具体表现在区域间协调度低,区域内经济、创新、生态三系统间发展不均衡:东部3省市耦合协调度高,系统间呈良性共振发展;中西部省市耦合协调度偏低,部分省市经济和环境的发展曲线异向运行趋势显著,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与地区生态环境承载力不匹配;个别区域的创新能力对经济和生态的支撑作用仍不明显,其发展的"孤岛"态势造成对其他系统的溢出效能甚微,对优化产业结构、反哺经济和环境的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8.
从STI三维空间模型的视角研究了科技政策、技术创新和产业集群(STI)三维互动关系,指出三者之间存在动态性、相对均衡性等特质;认为STI研究视角具有实践价值,即利于推进我国区域经济政策和地区发展战略实现整体转变;利于解决目前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促进地区产业集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利于我国各地区通过特色产业区的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