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7月,河北电台领导班子改组后,经过广泛调研和科学论证,响亮提出“创建大台强台,树立主流媒体形象”的发展目标,将扩大覆盖工作摆在了事业发展的首要位置,举全台之力扩大覆盖。两年来,我作为台覆盖办的负责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了扩大覆盖工作的艰辛,感受到了几代广播人对扩大覆盖工作的期盼,尤为使我感动和感慨的是,为把广播的声音传遍干家万户,全省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和同志们给予的大力支持、协助和配合。作为一代广播人,我为能投身到这样一个众望所归的事业中感到自豪,更为广播事业开创出更加美好的明天充满动力和信心。  相似文献   

2.
单兴 《新闻前哨》2002,(12):28-28
广播正面临着一场伟大的变革,变革的源动力来自一日千里的现代广电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立体声功能可以把声音的每个细节都完美地突现出来;调频广播一举奠定了广播的新格局;可收听调频的手机;还有数字化广播,网络化广播,互联网广播……新一轮的广播变革浪潮正蓄势涌动。亟待改革的广告运行模式热线咨询作为广播的主流广告形式给广播带来了辉煌,为广播事业立下汗马功劳;但同时它也正越来越阻碍广播事业的进一步提高与发展。广告性热线咨询与节目性热线咨询有根本性区别,相对而言,节目以追求严谨风格、发布真实信息为宗旨,而广告以…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人民广播事业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也造就了一支颇显规模的广播工作队伍。广播已经成为我国人民获取新闻和各种信息的来源之一。然而,电视的飞速发展,“第四媒体”——网络的咄咄逼人,以及报业的改革,新闻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要求广播进一步荟萃精华,扬长避短,锐意改革,探求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不  相似文献   

4.
张海涛同志说.2003年是广播影视大发展的一年.也是全国广电技术系统不平凡的一年.我们通过共同努力,在安全播出,科技创新.技术改造.事业发展等各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开创了崭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庆元县地处浙西南边陲,属于“老、少、边、穷”的山区县市,目前,农村广播已基本处于半瘫痪状态,广播综合覆盖率仅为40%。2007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2010年全省实现广播“村村响”,电视“村村通”的目标。这不仅为我省广播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符合广播事业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6.
首先,我代表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向第八届全省广播新闻协作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这次会开得非常成功。刚才兴盛台长、振虎助理巡视员对广播事业的发展、新闻协作及怎么把好新闻宣传的导向等问题讲了很好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声屏世界》2009,(12):F0003-F0003
江西都市广播是我省开播最早的专业广播。也是我省唯一覆盖全省主城区的都市专业广播。历经十六年的发展,2009年江西都市广播全面升级。  相似文献   

8.
如今,手机短信已经深深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为传播事业向前发展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它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现状和广阔前景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深层的思考。对于广播而言,积极合理地开发利用短信不仅是发挥广播之所长,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全新的创收方式。它不仅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完美地结合,而且使传统广播和手机短信实现优势互补,手机短信为广播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广播的腾飞发展插上了新翼。  相似文献   

9.
冯乱 《河北广播》2005,(6):19-20
我在退休前一直从事技术管理工作,对电台播控部门和各发射台有着很深的感情。对广电事业的发展和安全优质播出也一直都很关注。近两年来,电台事业建设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节目套数成倍增加,覆盖面积大幅度扩大,节目覆盖全省、覆盖京津的梦想也正在一天天地变成现实。忆往昔,看今朝.做为老一代广播人的我感慨万千,内心由衷地为新一代广播技术工作的创业、敬业精神和创新、拼搏意识感到骄傲与自豪。  相似文献   

10.
刘兴 《声屏世界》2000,(11):23-24
进入90年代,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开始显现出它的巨大优势,给社会各个领域带来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向三大传媒(广播、电视、报纸)提出了严峻挑战,尤其是对广播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在挑战和机遇面前,江门电台抓住机遇,开发网络媒体,以进一步推动广播事业的发展。1999年1月,该台在国际互联网上开辟了  相似文献   

11.
今后5至1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也是我国广播影视事业改革和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做好今后5至10年广播影视事业发展规划,确定广播影视跨世纪的发展战略,关系到中国未来广播影视的发展走向,关系到中国的广播影视事业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地位、作用和影响。这里,我着重就广播影视的跨世纪发展问题,谈一些认识和想法。  相似文献   

12.
在2003年的媒体研究和实践中,有两个词成为最紧密、最频繁的组合,这就是“广播”与“发展”。正是由于十余年广播人的“不示弱”的精神,催生了广播发展史上一个令人兴奋时刻的来临:国家广电总局确定2003年为“广播发展年“。在年终岁末,回头检视一年来全国广播界的改革和发展成效,广播人欣喜地看到:“广播发展年”已成为中国广播事业和广播产业改革发展的助推器,广播正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3.
今天,全省广播界同行相聚古城保定,探讨和研究进一步加强省内电台间的新闻协作问题,这对于落实中央和省有关宣传精神,不断提高全省广播新闻宣传质量,继续推进各级电台新闻宣传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每年召开一次这样的会议,目的就在于总结经验,谋划长远,使全省广播新闻工作能凝聚力  相似文献   

14.
2003年是“中国广播发展年”。对广播优势的重新认识和广播资源的高效整合,是广播追求充分利用好其外部条件与加强内部改革和创新的必要条件,这不单纯是政策性要求的结果,也不仅仅是广播人热情召唤的回应,而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体现。本刊从本期开始特辟了“广播创新纵横谈”专栏,为旨在探讨广播改革创新者提供展现思想的园地。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我国广播事业发展迅速,也客观上促进了无线电广播类报刊的诞生和发展。但综合现有研究成果可以看到目前被发现和研究的民国广播类报刊绝大多数均为周报、月刊、旬刊等,欠缺对日报的挖掘和研究。1934年创办于天津的《广播日报》是我国近代第一份综合性广播日报。其出版发行开创了民国时期广播报刊日发的先河,同时在明晰广播媒体性质、助力多元媒介共生、受众心理研究等领域做出有益探索,为促进天津广播事业发展、推动民营广播电台改革等方面均作出重要贡献。本文尝试对《广播日报》进行开创性研究,以期填补我国近代无线电广播日报研究的空白,为近代广播史研究提供更加丰富的视角和更加多元的材料。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曾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创新是我国深入改革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我国广播事业面对机遇和挑战的需要。作为一个在地方电台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广播记者,自己亲历了改革开放后广播事业的发展历程,尤其深切地感受到:唯有不断创新。广播才有活力。  相似文献   

17.
一年来,广播影视改革试点单位认真贯彻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精神.按照总局的具体要求.坚持改革方向,积极改革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初步形成了宣传进一步加强,改革进一步深化、发展进一步加快的可喜局面.为下一步面上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孟伟  李运 《中国广播》2015,(2):10-16
2014年是中国广播充满压力、困扰和变革激情的一年,也是传统广播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一年。广播在体制、机制等顶层设计上迈出了探索性的步伐;在广播管理、经营、内容、技术自主开发等领域取得了较大成绩;通过媒体融合、应急广播、公益广播等领域的着力发展,承担了作为主流传统媒体的责任;随着对互联网音频媒体、广播广告经营、媒体版权等规制需求的增多,未来这些领域的立法也将进一步推进,为营造良性的广播媒体发展环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覃信刚 《中国广播》2012,(11):13-15
广播作为主流媒体,其软实力建设直接影响文化强国建设。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和壮大,不但需要硬实力,同样需要软实力来支撑。构建广播智库,也是增强广播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和主要途径。由云南云广传媒集团资助的云南大滇广播研究院于2012年7月成立,开启了云南广播学术研究新的平台。研究院将推行"轻启动,重成果;小机构,大智库"的运行机制,在独立软科学事业发展的道路上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云南省情的智库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于抗日战争的艰苦年代,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中,1940年12月,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的诞生标志着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开端。一年之后,1941年12月3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日语广播也开始播音,揭开了中国人民对外广播的新篇章。人民广播事业随着革命战争的胜利发展而逐渐成长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