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说,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能促使"后进生"进步乃至转变;那么,发现优秀生的不足之处,适当予以批评,则能提高优秀生的心理素质,使其受益无穷。请看下面几个使人痛心的例子:一个在小学与初中都很优秀的学生,进入高中后因不能再保持优秀了,竟致神经衰弱而不得不休学;一个从小学到中学都很优秀的学生,进入名牌大学后因不能再保持优秀了,竟企图自杀--这是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一个高二的优秀生钱某(班长、团员)因被人踩  相似文献   

2.
"大盘+名校"办学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盘 名校"是近年来我国民办教育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这一办学模式既有突出的优点,也存在亟待规范的问题.本文对"大盘 名校"办学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予以分析,并就如何对其规范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课堂"动"、"静"的梳理与分析,明确在音乐教育中,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等内在的"动"态才是十分关键和至关重要的."内外兼静"、"内静外动"的教学状态应予以扬弃;而"内外兼动"和"内动外静"的课堂教学状态与境界则是应予以提倡和肯定.  相似文献   

4.
了解"双一流"建设高校准硕士生在"空档期"的表现,能为准硕士生的教育服务及硕士生的培养模式改进提供实证依据.基于某"双一流"建设高校X大学2020级准硕士生的访谈,发现准硕士生通过不同程度的学业准备和素质提升度过"空档期",其行为选择及结果受到自身需求、认知、学习动能以及反馈效度等内外在因素的影响.研究建议,学校应加强对准硕士生学习准备的引导;导师应积极对准硕士生予以建议和指导;准硕士生应基于自我认知和环境判断做出行为选择.  相似文献   

5.
署名蔡文姬的作品有五言、骚体《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均为反映"乱离"之作,在见证社会政治危机、个人悲痛苦楚方面堪称具首创之功.本文将蔡文姬的"乱离"诗放在建安时代背景下予以关照,对其悲情艺术及价值成因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高一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经常遭遇"高原性"心理,成因有五课业负担加重;教学新环境适应力差;学习方法欠缺;期望值过高;自控与耐挫能力弱.教师应予以正确疏导;转移学生不良情绪;找出症结,对症下药;引导学生调整期望值;让学生体会成功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7.
王维"接受伪署"考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维在安史乱期降伪并"接受伪署",被后人如朱熹等认为是其人生中的一大污点.但近年来有论者就此事进行"翻案",并对两《唐书》中关于此事的记载进行直接否认.文章着眼于史料记载与王维文章两个方面,对王维的"受伪职"一事进行了实事求是的翔实考察,以证明王维的"接受伪署"乃确凿可靠之史实.现存王维集中的有关文章表明."贼平后"的王维对其"接受伪署"一事,乃是深感痛心而予以时时自责的.  相似文献   

8.
"停腾"辨     
黄大祥 《家教指南》2004,(5):103-105
敦煌变文中的"停腾"一词,其义并非"停当、定当",将之释为"斟酌、调理"亦难与文中之义相符;而直接释为"舒缓、延迟"也不完全适当.其意义实则有二:其一,为"行止、停延、往复"义,是动词;其二,为"舒缓平和"义,是形容词.后一意义乃由前一意义引申而来.  相似文献   

9.
对"班主任权利"规定之所以引发如此热议,是因为在这一小小"冰山一角"之下,隐藏的是人们对于"教育改革与发展根本路径"问题的真正关注.审视教师批评权的尴尬,发现其根本原因就是将"教师批评"等手段当作解决"学生‘规约与张扬'人格形成"的核心路径,"教师的适当批评"因无法承受依靠其为教育发展核心路径的重任,而引发社会的集体焦虑与茫然.对于教育发展的"个体理性"路径,我们应该予以批判,回归到教育发展的"制度公共理性"核心路径.  相似文献   

10.
<墨经>中提出的"假"的方法不就是归谬法,它也不是假言推理.所谓"假"就是为了思考问题或论证的方便,对某种不现实的情况予以假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趣"是中国绘画理论批评视野中的重要审美范畴,中国画论视野中的画"趣"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作为一个绘画审美批评概念,它在魏晋南北朝被引入画学批评中;唐宋时期,它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逐渐升格为一个绘画审美批评范畴;明清时期,论家对"趣"作为绘画艺术的本质、特征及其来源、生成等予以了进一步的深化论述,"尚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体现为一种时代艺术精神和一股艺术审美思潮相别于前朝。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对复杂的几何图形慌乱恐惧和对简单图形的证明或计算束手无策.对上述两种情况,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利用"视而不见"和"无中生有"的方法是十分有效的.下面,各举一例予以证明.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2月27日,河南方面在京宣布,在安阳西高穴村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被确认为魏武帝曹操的陵墓.此后一段时间,关于曹操墓真假问题的争论在考古界、文化界成为焦点,可谓见仁见智,沸沸扬扬.对此,曾有人赋词("沁园春"格式)予以评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刀"的新用法,特别是在网络论坛上,其出现频率非常高.本文从"刀"的意义源流、新用法及其产生原因等方面对这一新的语言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近来某地冒出一个自称"仿效西点军校"的"西点男孩训练中心".上海某大报曾于2005年5月予以报道,又于6月发表追踪报道.据称"一时间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其独特的教育方式犹如投下了一颗重型炸弹,引起了强烈的冲击波."这到底是一颗怎样的"重型炸弹",所引起的又是怎样的冲击波呢?既然据说它"已由一例教育个案上升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那就不妨"关注"一下.  相似文献   

16.
"非典"对教育有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面对"非典"的影响,教育界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道德、行为养成和爱国主义教育;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学生防治"非典"的良好心理品质;学校在管理上建立强有力的应对如"非典"等突发事件的反应机制,并必须从法律上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17.
"《文心雕龙》之学"与"诗经学"、楚辞学"、唐诗学"、宋词学"、红学"等专门之学一样,已成为一门与时俱进之显学,学界多称"《文心雕龙》之学"为"龙学".然而,就《文心雕龙》综合情况观之,当称"文心学"为妥.其理由有四:一是称"《文心雕龙》之学"为"龙学",很容易与中华图腾"龙"的专门之学"龙学"相混淆.二是刘勰的《文心雕龙》与萧统的《文选》二者的选文篇目大多相同,而且两人的文学观念与选文标准也颇为相似.因此",文心学"与"文选学"之对应自为契合,而"龙学"与"文选学"则不相对应.三是"龙学"之名未能彰显出《文心雕龙》书名之主要精神.四是刘勰自己早已认定《文心》是《文心雕龙》的简称.故命名"文心学",则理所当然而天经地义.吴中胜教授对拙文予以质疑,仅此一家之言,不能推翻拙文原来之观点,"《文心雕龙》之学"终究以称"文心学"为妥.  相似文献   

18.
"10+3"区域合作:东亚经济合作的新趋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0+3"区域合作是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及东南亚金融危机背景下产生的,它对推动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10+3"区域合作的有利条件在于其经济关系的互补性和国际分工所具有的从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转化的特点;从现实性和紧迫性角度出发,"10+3"区域合作近期内应着重在金融和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方面来开展合作;中国应对"10+3"区域合作予以高度重视,进一步协调和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推进中、日、韩三国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同时利用"入世"契机,加快国内经济与政治改革步伐,为更深一步地融入"10+3"区域合作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9.
董仲舒在中国儒学史上处于关键地位,即儒学在由原始儒学向汉代儒学转变的关口,亦即儒学由私学上升为官学的关口.但是历代学者对其评价有着极大分歧,尤其是近代以来更是如此.新儒家基本忽视或否定了董子的历史地位,更有学者对董仲舒将儒学的"政治化" "宗教化"予以批判和否定,这都是失之偏颇的.我们应当以一种"同情之了解"的立场和态度来反思和重估董氏之历史地位,肯定其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20.
郭嵩焘"主和"外交思想的形成有其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郭嵩焘对于历史和现实的理性思考,对于世界大势的明察,对于国际公法的了解,对于中外势力的客观对比,对于中西文化的比较和抉择,共同构成一种合力,促使他的"主和"外交思想超越个人的情感而具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因此,不应给郭嵩焘之"主和"外交思想予以全盘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