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山东产中药黄花蒿挥发油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山东德州产黄花蒿挥发油。并用毛细管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以气相色谱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百分含量.鉴定出59种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3.97%.从鉴定结果可知,黄花蒿为优良的药用植物。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苍耳挥发油,并用气相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共分离鉴定出95个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烷类、倍半萜内酯及醛酮类等.  相似文献   

3.
中药苦豆子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青海地区苦豆子全草中挥发油组分进行了提取、分析和鉴定,测得苦豆子全草挥发油含量为1.9%,并用GC/MS法从其挥发油中分离确认出20种化合物,用峰面积归一法通过G1701BA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为65.92%。  相似文献   

4.
曼陀罗植株和果实挥发油化学成分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分析曼陀罗植株和果实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曼陀罗植株和果实中分别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从曼陀罗植株和果实的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了58和68种化合物,其中只有19种成分在两者中都被鉴出,除6-戊基-5,6-二氢化吡喃-2-酮为它们共同的主要成分外,其它各主要成分在两者中同时存在的比较少.结论 曼陀罗植株和果实挥发油成分差异较大,利用时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5.
用水蒸气蒸溜法提取不同月份杏叶挥发性化学成分,气相色谱法分离,质谱法鉴定结构.结果表明5月份杏叶的挥发油中,鉴定出3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苯甲醛占97.33%;6月份杏叶的挥发油中,鉴定出11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叶醇占39.23%、反-2-己烯醛占11.35%、苯甲醛占11.07%、乙酸叶醇酯占12.76%;7月份杏叶的挥发油中,鉴定出15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反-2-己烯醛占9.79%、叶醇占6.32%、苯甲醛占59.32%;8月份杏叶的挥发油中,鉴定出6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叶醇占13.34%、苯甲醛占50.28%、乙酸叶醇酯占13.61%.由分析结果可知,6月份和7月份杏叶的挥发油中鉴定出化合物种类较多,而在4个月份杏叶的挥发油中共有的化合物苯甲醛5月份最多,含量达97.33%.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对辽宁五个地区的油松松针挥发性成分进行的分析和鉴定 .测得鞍山、沈阳、铁岭、锦州和朝阳等地松针中挥发油的含量分别为 1.7%、1.7%、1.4 %、1.7%、1.4 % .用GC/MS法从这 5个地区的松针挥发油中分别分离出 55种、54种、56种、54种和 56种挥发性成分 ,共确定出 52种化合物 ;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 ,通过HP59970C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测得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 .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地区的松树松针挥发油的成分有很多相同的成分 ,但也有明显的差异 ,其百分含量也不尽相同 .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产自青海的白丁香花蕾的挥发油,应用GC/MS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分离出47个色谱峰,鉴定了26个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88.7%,主要成分是丁香酚、丁香醇、石竹烯、苯乙醇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分析不同采摘季节对含笑挥发油成分的影响.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含笑中的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并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共鉴定出33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0%以上,说明不同采摘季节对含笑挥发油成分的影响很大.本实验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含笑挥发油成分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春季采野生薄荷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挥发油提取器按常规回流法提取了生长在山东德州市的春季野生薄荷中的挥发油组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共分离出50种化学组分并鉴定出其中的46种成分.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测定姜黄中挥发性组分,测得用水蒸气蒸馏方法提取的姜黄挥发油含量3.81%.用GC/MS法从姜黄挥发油中分离并确定出30种化学成分,用固相微萃取法测定出21种化合物,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出各类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11.
两种方法提取生姜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用水蒸汽蒸馏萃取法和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姜科植物生姜中的挥发性物质,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分别分离并确定出28种和22种化学成分,分别占总挥发油总检出量的98.24%和97.99%。结果表明:生姜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萜类化合物β-水芹烯、茨烯、冰片、柠檬醛、姜烯等.  相似文献   

12.
云南红茶挥发性成分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云南红茶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从云南红茶挥发油中分离并确定出16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的相对百分含量的96.41%.其中主要成分为芳樟醇和芳樟醇氧化物,分别占29.23%和15.16%.  相似文献   

13.
阴香叶挥发性物质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吸附采集阴香叶的挥发性物质,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从阴香叶中鉴定出39种化学物质,占挥发性物质总量的98.48%,其主要挥发性物质为龙脑(19.68%)、桉树脑(10.49%)、乙酸双环【2.2.1】庚-2-基酯(9.65%)、α-蒎烯(7.36%)、D-柠檬烯(6.45%)、石竹烯(5.80%)等,这些物质的共同作用形成了阴香叶特殊的香味.  相似文献   

14.
GC/MS法分析百合花化学成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SDE)提取百合花的挥发性物质,测得百合花挥发油含量为5.43%,用GC/MS法从百合花的挥发油中分离确认出19种化学成分,占提取出的百合花挥发油总含量的99.56%.其主要成分在挥发油中的含量为:酸类化合物(2个)占18.44%,醇奥化合物(4个)占7.64%,酸类化合物(3个)占63.04%,醛类化合物(3个)占2.72%,烯烃类化合物(2个)占1.68%,萜类氧化物(3个)占2.45%,苯的衍生物(1个)占2.74%,酮类化合物(1个)占0.85%.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15.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紫藤荚挥发油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紫藤荚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其开发利用奠定基础。用水蒸汽蒸馏法从紫藤荚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进行成分分析,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共鉴定出14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7.49%,其主要成分为2,3-环氧基-1-丁醇,其它依次是乙酸乙酯、乙酸、苯甲醛等,与文献报道紫藤花挥发油成分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6.
藏红花挥发性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藏红花挥发性化学成分,为藏红花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藏红花挥发油,用气相色谱法分离,质谱法鉴定结构.结果表明藏红花挥发油的含量为4.30%,鉴定出46种化学成分,其中烯烃、烯烃氧化物及酸类化合物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研究了甘肃产甘草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对挥发油成分及含量进行了定性、相对定量分析测定.以甘草的粒度、蒸馏时间、温度、料液比为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优化提取工艺;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进行了成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甘草挥发油含有132种成分,以酸类、醇类和烷烃类化合物为主,以及少量的脂类和烯烃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
千山侧柏叶挥发性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了用水蒸气蒸馏-萃取法提取千山侧柏叶中挥发性物质,测得提取的千山侧柏叶挥发油含量为2.0%。用GC/MS法从千山侧柏叶挥发油中分离并确定出30种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总检出量的98.67%.用峰面积归—化法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19.
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茉莉花中挥发性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SDE)提取茉莉花的挥发性物质,测得茉莉花挥发油含量为5.35%,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从茉莉花的挥发油中分离确认出48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测得其占总检出量的98.38%..  相似文献   

20.
罗布麻叶挥发油的提取与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同时蒸馏装置萃取了罗布麻叶中挥发油,测得提取率为1.51%.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罗布麻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分离出37种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7.83%.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其中主要成分为:双烯桉叶(17.10%),薄荷醇(7.03%),5,6,7,7a-四氢化4,4,7a-三甲基-2(4H)苯并呋喃(6.64%),三甲基-8-亚甲基-十氢化4-亚甲基萘醇(5.25%),氧化石竹烯(3.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