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前,市场经济的建立,对图书馆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冲击,最大的问题是书价上涨,经费有限,加上设备更新,都需要大量资金,仅仅靠国家调拨经费,只能勉强维持,根本谈不上进一步发展。而资金的积累,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保证,需要图书馆与市场经济接轨,体现文献情报信息的商品价值,使图书馆更新观念,利用自身的优势,投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中。图书馆事业不仅仅是服务性事业,其本身就是物化性产业,现今已有人把信息生产列为第四产业。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情报信息,而作为文献情报信息中心的图书馆,将信息情报变成商品投向市场,既服务于社会,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又为自己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是图书馆摆脱困境,走向发展的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兵团农牧团场根据中央有关方针政策,结合自身实际,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了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经营体制,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党的十四大以来,农牧团场又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农牧团场近几年的经济状况没有突破性的改变,负担越来越重,职工收入增长很慢,部分职工收入降低。因此,如何进一步发展农场经济,增加职工收入,是兵团改革与发展的难点,也是今后长期的工作重点。 本报告在总结兵团改革以来,职工收入情况的基础上,借鉴内地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农村改革的经验,结合兵团农场实际,全面分析了兵团农牧团场经济效益不高,职工收入增长缓慢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增加职工收入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财政拨款的逐年递增,财政预算体制的改革,使高校的各项经济活动日趋复杂,给高校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新课题.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预算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资金的使用效益,影响着高等学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比较全面地分析了目前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买践,提出了加强高校预算管理的对策,指出高等学校必须抓住机遇,迅速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配合公共财政的管理制度改革,建立起以部门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制度,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最终实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特点,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语文课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因为,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精神家园。从课程广度看,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从课程深度看,或赏心悦目,或回味无穷,或动人心魄,或刻骨铭心;从课程效度看,可提升道德境界,可培养审美情趣,可启迪人生智慧,可丰富文化底蕴。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远的。所以,语文课程不能不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不能不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就是要通过优秀作品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影响;就是要  相似文献   

5.
坚持创新导向,强化语文教育的实践性,创新教古诗,开心学古诗,笔者采取六步学古诗的方式:一问,二读,三说,四想,五吟,六写,通过六个环节,采取闯关的方式,让学生在亲历体验中,主动学古诗,快乐学古诗。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实现探究、体验、感悟、实践、创新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需求和学习动机,使师生在实践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心灵的愉悦,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相似文献   

6.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语文是她的载体,应该是最美的学科,语文内容博大,底蕴深厚,潜藏着人类无数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人生深刻的哲理,有如暗香浮动,沁人肺腑。然而,这最美的学科在当代教育中,有时却变得十分的枯燥,死板,怎样激活课堂,深化课堂呢?我认为诗化语文课不失为拯救的良策。  相似文献   

7.
在即将过去而成历史的二十世纪,我国写作学的研究由传统跨入现代,出现过异军突起的二三十年代和成果卓著的八十年代几个高峰,经历了自身的发展过程,逐渐建构起现代写作学的科学体系,其突出的成果,将载入史册。而在世纪之交的今天,我国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大业突飞猛进,呈现出一派大好形势,写作学应如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迎接新世纪,在此,不揣冒昧,略呈管见,以就教于专家、同仁。写作活动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它受经济基础的制约,要为经济基础服务。这种关系,便  相似文献   

8.
新课改下体育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一轮课改的全面推进形式下,强调更加重视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这需要体育教师的教学思想及角色的转变,特别是要树立“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思想。反思我们过去的教学,有很多的地方需要转变,否则我们的课改经过一段时间,回过头来看,还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效果,又走回老路。一、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要转变传统的就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没有发言权,被动的接受,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的机器,死读书,教师按教材输入而学生被动地接受,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成为填鸭式的教学,培养的学生能力差,整堂课没有学生的时间,都被教师占…  相似文献   

9.
新年依始,看到上期的成绩,很是惨淡,为何这样的结果呢?真的该仔细思索。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之改造”夸美纽斯则说“教育在于发展健全的个性”所以,我的工作除了传播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健个的个性,教做人的道理,使之成为一个能健康生活的人,甚至人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面对的是一群能用语言把我们分隔,服装将我们区别的孩子们,因为他们是一群生长在贫瘠的山村孩子-藏族同胞!在山区工作,要发展健全的个性,谈何容易,没有操场,没有设备,一片空自的学校,只有把基本知识传授以后,因地制宜搞一些课外活动,教他们生活的方…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成员,他们的道德水平,不仅反映出高校德育的教育力度,更能体现出社会道德精神和人格形象,所以,高校德育应应于时代的前列,倡导时代的道德精神,让大学生把握住时代的要求而立身,立言,立世,培养并形成他们的做人风格,本文认为,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不能仅着眼于道德人格的某一要素的培养或养成上,应从道德准则意识,道德责任意识和道德目标意识三个方面着手,建构大学生健康而稳定的道  相似文献   

11.
比喻是语言表达的一种重要手段。由于文化的差异,英汉比喻性表达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因此,它们在表达上所用的比喻方式是有所不同的。分析比较比喻表达的异同,有利于我们更好、更准确地使用语言。  相似文献   

12.
英语和汉语都有丰富的谚语。英汉谚语体现了英汉民族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态度,记述了英汉两个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过程。从英汉谚语中我们可以发现英汉两个民族文化之间既存在共性,也存在着个性。  相似文献   

13.
传统翻译教学模式下的句法分析教学在今天的英语教学中仍大有作为。它不仅符合我国英语教育的国情,也符合语言教育的规律。因为我国是一个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国家,更多的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仍然运用母语进行思维,采用双语互译的行为居多,因此英语翻译教学模式下的句法分析教学仍将是英语教学的主要模式与宗旨。句法分析实际上也就是探讨如何把词汇和意义通过语法规约性地连在一起,从而构建成句子用在社会行动中进行交际,通过句法分析教给学生如何通过词与词和语法的衔接与组合来达到构成意义的重要手段,并合理运用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趋异性和趋同性,有意识培养由汉语向英语过度的言语生成潜能,实现语言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4.
在隐喻的认知观与翻译的认知观基础上,从英汉相同、相似和空缺的概念隐喻三个方面探讨隐喻翻译的认知过程,最后得出结论:在隐喻翻译过程中,译者翻译的是隐喻表达,而不是概念隐喻,所有的隐喻的理解与表达都受到概念隐喻的制约。  相似文献   

15.
汉语与英语属于不同语言类型的事实决定了这两种语言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汉英语中的主语(英语中形式主语除外)都是天然的话题(主位).英语的主语只有名词或名词性的词语才能担当,而汉语除了名词外,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主谓结构(小句)都能做主语,这就在翻译的时候产生了转换的问题.而汉语无主句的存在又直接导致了翻译时需要运用补充的手段来弥补主语的缺失.因此,翻译的前提应该是对源语和目的语的特点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得到符合目的语规范的译文.  相似文献   

16.
惯用语是概念流利度的重要体现之一。隐喻概念知识能促进惯用语的习得。隐喻能力与英语惯用语教学关系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了语境在惯用语含义的构建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通过对英语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培养,让其了解母语与第二语言使用语境上的差异,可提高惯用语表达的有效性,增强语言表达的概念流利度,为英语惯用语教学提供可参考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隐喻性词汇有三种主要构成方式,即词性转化、添加词缀和使用分词,它在语言学方面有重要功能,即能填补词汇空缺,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形象性.通过对隐喻性词汇的构成及其语言学功能的分析,可以知道:在外语教学中加强对隐喻的关注,能够培养及提高学生理解词汇意义的生成与引申的能力,有助于词汇的记忆,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语言教学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们感知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与思维工具。隐喻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提高。通过对广西某一高校大学生英语作文中所使用的隐喻进行统计与分析,我们发现:隐喻思维彰显于大学生英语写作过程中;女生对隐喻的使用显著地多于男生,女生对实体隐喻的使用多于男生,达到显著水平,男生对方位隐喻使用略高于女生,不达到显著水平;隐喻使用次数与作文字数的相关系数r为0.726;隐喻使用次数与英语写作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35。结果表明隐喻的使用对语言表达、作文长度与质量都有重要影响,隐喻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对英语写作质量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英语和汉语中存在许多我们熟知的同源典故性词语,虽然它们的来源不尽相同,但它们所隐含的意思完全或基本相同,从而使两种语言中的典故性词语形成相互对应的关系。从它们的对应关系中,可以看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对汉译佛经《修行本起经》与其异译本《过去现在因果经》的某几组词语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某些词语在词汇史上的活跃期及其发展演变,同时可以看出,汉译佛经也促进了汉语词汇的双音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