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学知识主要由概念、原理、规律、理论等组成,而原理、规律和理论往往是由若干概念通过一定关系构成的。概念既是生物学知识的“细胞”,也是学科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教学是生物教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教师对概念教学这一核心问题的理解,会深深地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而概念教学的科学化,必将促进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离不开对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观察、实验等直观形式。生物学的概念和原理是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实质,是在获得大量生物学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掌握生物学概念和原理的。这是生物教学过程的中心问题。生物学概念的形成一般是从具体的事物开始,经过分析、比较、综合、概括,从而形成概念和科学原理。因此,生物教学以让学生首先感知生命现象为突破口,以研讨生命现象、探究原理为主线,以应用生物原理解释生命现象为目标,符合生物学特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表现…  相似文献   

3.
自然科学是实验性科学,自然科学的概念、原理和规律大多是由实验推导和论证的,教学过程中的实验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概念、原理和规律的理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家态度和创新精神,而实验能力也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概念是物理基础知识的根基,如定律、原理、公式和定则等都以概念为"细胞"组成,离开了概念,所有的基础知识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没有物理概念,就无法形成物理学体系。因此,《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重视概念的教学问题。"课标"指出:"物理概念和规律是课程内容中科学内容的重要部分……应重视学生建立物理概念、学习物理规律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基础知识概括起来可分为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四大部分,而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则是基础知识的核心内容。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一系列的概念和规律作基础,就无法形成物理体系。离开了概念,离开了规律,其它的一切基本知识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例如阿基米德原理反映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如果学生对液体浮力、重力概念不清,就无法正确理解和  相似文献   

6.
陈雯茵 《生物学教学》2004,29(11):26-27
生物学概念是对生物的结构、生理乃至一切生命现象、原理及规律的精确而本质的阐述,也是学生进一步探究深层的生物学与规律的基础,具有很强的客观性、概括性和抽象性。学生学习知识,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主要是掌握概念和由概念组成的系统。例如,遗传学上要弄清自由组合规律,首先要弄懂什么是分离规律。要理解分离规律必须弄清一系列概念,如基因、性  相似文献   

7.
正物理概念是物理思维的细胞,人的任何思维过程都离不开概念.科学认识的成果首先是通过概念概括和总结的.初中物理学中的力、温度、质量、压强,浮力,电流,电压,电阻等等,由这些概念出发,经过思考,形成判断,建立物理学的定律、原理.其中最基本的元素是概念,概念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网上的纽扣"①.如果没有对物理概念的真正理解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物理知识,也就对物理规律,定律,原理的  相似文献   

8.
“变式”,是通过变更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非本质特征的表现形式.变更观察、思考问题的视角,以突出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知识目标包括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等,而课本中的概念很好地体现了生命的本质和规律,因此,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重点。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这些概念与头脑中原有的概念体系相联系,通过一定的思维,使之更加完善。下面就概念教学谈谈笔者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0.
自然科学是实验性科学。自然科学的概念、原理和规律大多是由实验推导和论证的,也是在实验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理科学习中的实验有助于同学们加深对自然科学概念、原理和规律的理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实验能力也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黄天宽 《成才之路》2014,(12):19-19
物理规律揭示了物理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如果对物理概念没有理解,就谈不上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运用。物理概念的教学是掌握物理知识的关键,物理概念教学效果怎么样将直接影响学生以后物理的学习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科学知识体系的结构与演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知识体系是由事实前提、基本观点、特有概念、主导规律、无知识和典型应用等六要素形成的统一结构。它具有社会性、开放性、进化性、结构性和推理性等特征,并遵循建构原理、结构原理和,临原理以及增殖定律、发育重演律和投入产出律等规律发生演化。  相似文献   

13.
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基本实验,熟悉已学的概念、规律、原理并掌握正确的答题要领和步骤,同时还要抓住关键,突出论点。  相似文献   

14.
物理概念是物理思维的细胞,人的任何思维过程都离不开概念.科学认识的成果首先是通过概念概括和总结的.初中物理学中的力、温度、质量、压强,浮力,电流,电压,电阻等等,由这些概念出发,经过思考,形成判断,建立物理学的定律、原理.其中最基本的元素是概念,概念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网上的纽扣”①.如果没有对物理概念的真正理解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物理知识,也就对物理规律,定律,原理的理解也就不可能地透彻,也就不能学习好物理.学生的学业水平和能力也就不能真正的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概念是对事物的结构、原理及规律的精确而本质的阐述,也是学生进一步探究深层的事物与规律的基础,具有很强的客观性、概括性和抽象性。学生学习知识,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主要是掌握概念和由概念组成的系统。怎样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概念,基于建构主义的思想关键是让学生自主建构概念。下面,我以《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为课例,来加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八种常用方法一、阅读法。通过教师引导阅读和学生独立阅读的共同作用,使学生能认清一般、重要、重点及难点知识;能理解物理概念、规律及原理中的中心字、词、句等关键之点;能充分运用各种思维方式有目的地分析物理现象、插图、实验、概念、规律、原理...  相似文献   

17.
舒云 《中学生阅读》2009,(10):40-42
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政治学科的知识基泰都是用概念表述的,用原理或观点表达的.但是在平时的学习中。许多纠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认为考试没有概念解释.  相似文献   

18.
1概念的界定 按照学习的中心内容不同,生物学新授课可以分为生物学事实学习、概念学习和规则学习。规则学习是把两个以上概念联系起来的过程,实质是利用概念揭示某种规律的过程。生物体在生命运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联系和规律可以称做规则。按加涅对规则的界定,各种原理、定律、定理或公式都属于规则学习的范畴。  相似文献   

19.
思维定势与课堂教学思维定势是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心理现象,它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减弱其消极影响,发挥其积极作用,提高教学质量。一、讲清概念、原理和规律许多概念具有很强的外延性,基本原理和规律都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如肤浅地理...  相似文献   

20.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以一系列概念作为其各种命题及其原理、规律的组成要素,以一系列概念作为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依据。要学好化学,就必须首先学习和掌握化学的一系列概念,否则就不可能把握化学的原理和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