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方与圆     
一天,方和圆在路上偶然相遇了。圆对方说:"方小姐,今天天气这么好,你也出来散步啊?"方说话不像圆那样含蓄、圆滑,总喜欢直来直去,便不耐烦地说道:"你可以出来,我为什么不可以?"其实方和圆很早就水火不容了,圆本来想和解一下关系,没想到方还是一副臭脾气,圆也就不必对她笑脸相迎了,脸顿时拉了下来,说道:"我本来想与你和好,你却摆出这种臭脸,真怀疑你的脸是不是木刻的。"  相似文献   

2.
小朋友,你已经学习了“方和圆”的相关知识,你发现了吗?生活中因为有了棱角分明的“方”而个性鲜明,有了完整和谐的“圆”而婀娜多姿,当正方形和圆巧妙组合后,“方圆”之间就有了更多的数学奥秘。我们把正方形与它里面最大的圆组合成的图形称为“方中圆”,把圆与它里面一个最大的正方形组合成的图形称为“圆中方”。  相似文献   

3.
方和圆两种形状,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时时刻刻、方方面面。有方有圆,正是我们生活的内容与个性。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也有着方和圆。所谓“方”,就是原则、规范和既定的目标;所谓“圆”,就是管理中的技巧、策略和情感投入等。理想的管理艺术应当是方圆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一、开局术———先圆后方新接一个班,第一印象很重要。先风风火火地烧他几把火,“枪打出头鸟”,以压服来体现校纪班规的严肃性———这种过头的“方”,可能会使班级纪律,在短期内整齐划一获得高分,但这是以扼杀学生的个性为代价的。懂得方圆之术后,你就会先…  相似文献   

4.
每天上学,我都看见路边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又圆又大的盖子。一天,它们引起了我的兴趣,我想:这些盖子为什么是圆的,而不是方的?盖子下面又是什么?我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向老师请教。老师说:“那些盖子下面是下水道管子,至于盖子为什么是圆的,你自己去做实验。我可以告诉你,盖子是圆的,不只有一个原因,有两个。” 放学回到家,我就带着成功的希望去做实验了 先假设下水道的盖子不是圆的,而是方的;然后哦用硬板纸做了一个正方体和一个正方形的盖子,将盖子盖上去。没想到:要对得好好的才盖得上去,只要有一点儿对不准,就盖不上。后…  相似文献   

5.
在“圆的认识”教学实录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个环节:教师向学生介绍古人对圆的认识.提到“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教师称,所谓“圆出于方”,就是说最初的圆形并不是用现在的这种圆规画出来的.而是由正方形不断地切割而来的.由正方形到八边形……边数无限增大,直至得一圆。对此解释,我们甚感疑惑,“圆出于方”是这样解释的吗?如果是,那后一句“方出于矩”岂不要解释为正方形是由矩形不断地切割出来的吗?  相似文献   

6.
爆笑超市     
<正>口算一年级数学考试后,数学老师问小文:“为什么口算题空着不做?”小文委屈地说:“‘口算’不是嘴巴算出来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要写出来?”长度单位老师:“谁知道长度的单位是什么?”小明:“老师,是米。”老师:“很好。还有别的答案吗?小刚,你来说说。”睡眼惺忪的小刚站起来,说:“老师,还有菜吧。”  相似文献   

7.
星期二上午第一节课时,我刚踏进教室,就听见学习委员说:“章老师,李强今天又没有完成语文家庭作业。”我一听,顿时满脸“乌云密布”,怒目圆瞪地望着李强,看他那一副委屈的样子,大概又要为自己寻找借口,我不等他开口,就怒气冲冲地说:“先到外面把作业补完,再进教室。还有,下午让你爸爸来学校找我。”他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我更加恼火:“没完成作业还好意思哭,哭了就可以原谅吗?近来你也太不像话,总是出尔反尔,这次无论如何也不会原谅你,非请家长不可。”在几十双眼睛的注视下,我超出往常地坚决与果断,不再理他。  相似文献   

8.
一天,在进行认知活动:《交通工具》时,郑皓翔突然问我:“冯老师,为什么汽车的轮子都是圆的?”我并没有马上回答他,而是面向全班小朋友问: “谁能告诉他呢?如果轮子是其他形状的,可以吗?”小朋友被我问住了,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回答。我看了看他们,故作神秘地说:“等一会,我们进行一场赛车就知道了。” 于是,我和小朋友找出了各种废旧物品做汽车。大家兴致可高了,剪的剪,贴的贴。不久,在教室开辟出来的“停车场”上,停满了各种形状轮子的汽车:方的、圆的、三角形的……。“预备——开始!”一声令下,“赛车”…  相似文献   

9.
舔鼻子     
毛勤杰  衡成荣 《辅导员》2014,(11):12-12
一天晚上,爸爸一本正经地问了我一个问题:“你可以用舌头舔到自己的鼻子吗?”我刚开始跷着二郎腿,心里默默地想道:呵,不就是用舌头来舔鼻子嘛,这有什么难的?我立马站起来,毫不犹豫地把舌头伸了出来,可怎么也舔不到。我便用手把舌头使劲地向上拉,就差那么一点点就能舔到鼻子了。爸爸看见了,“好心”提了个建议:“要不你站板凳上吧!”  相似文献   

10.
笔者曾观摩了国家级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执教的《认识圆》一课,当学生已经学会用圆规画圆后,华应龙老师让全班学生各自自由地画一个圆,然后问:“你们画的圆一样大吗?”随手选了几个学生所画的圆,并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出来,提问:“为什么大家画的圆不一样大呢?”有的学生回答:“不是一个人画的圆当然不一样大了。”  相似文献   

11.
笔者曾观摩了国家级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执教姒识圆》一课,当学生已经会用圆规画圆后,华应龙老师让全班学生自由地画一个圆,然后问:“你们画的圆一样大吗?”随手选了几个学生所画的圆,并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出来,提问:“为什么大家画的圆都不一样大呢?”有的学生回答:“不是一个人画的圆当然不一样大了。”华应龙老师笑了笑说道:“好!  相似文献   

12.
脑力对对碰     
《科学启蒙》2012,(5):40-41
一天放学回家后,海口市海师附小的龙亮同学发现自己的日记本有本翻看过的痕迹,就很不开心地找来妈妈问,可是妈妈却毫不在意地说:“是的,今天我在给你打扫房间的时候看到有日记本,就看了下。”这下龙亮可急了,对着妈妈大吼:“你还懂不懂得尊重别人的隐私啊?”本期的问题也就出来了:什么是孩子的隐私呢?家长又该如何对待孩子的隐私呢?  相似文献   

13.
无为的故事 人常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一个学校几十位女职工,没有误会、争执、摩擦那是不可能的。校长在有些事上装糊涂可以,当有人找你评理时,人就难做了,即使找你的一方有理,你校长的主人也会对另一方造成压力,何况有时你无法准确判断对错?  相似文献   

14.
一、旧话新提:如此解读浮在哪个层面上 旧题一——教材质疑:寓言《鹬蚌相争》,课文中写到蚌得意洋洋地对鹬说:“我就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有人认为“蚌正夹着鹬的嘴呢,怎么说话呀,一开口不就让鹬拔出嘴了吗?”内容岂不是出现了“不合生活常理”的错误?显然,解读忽视了文体特点,混淆了寓言与客观现实的区别,脱离了寓言文体本身。  相似文献   

15.
刘雪颜 《教书育人》2013,(12):73-74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方和圆两种形状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时时刻刻、方方面面。有方有圆,才能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个性和色彩。所谓“方”,即工作的原则、准则和制度。所谓“圆”即工作的策略、技巧。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理想的班级管理艺术,应当是方圆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具体地说,应在以下四个阶段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6.
一位老师在课堂上问道:“什么是圆啊?”学生回答:“篮球是圆的!”“月亮是圆的!”这很出乎老师的预料.圆是一维的曲线,篮球和月亮都是球体,因而不是圆.可是篮球不是圆的,难道是方的吗?显然,数学语言和日常生活用语之间发生了冲突.  相似文献   

17.
有许多教师和专家都问过魏书生老师:“你怎么就敢十多年不批改一次作文呢?你怎么就敢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呢?这些打破传统、独树一帜的做法,你究竟是怎么想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18.
骄傲的绿叶     
国王美丽的花园里有一片森林,小河顺着森林流着,一条泥土铺成的小路从小河边穿过。 有一天,绿叶从熟睡中醒来,小河对绿叶说:“绿叶你好,睡得好么?”绿叶看了一眼小河说:“就你也可以向我问好?”“为什么我就不可以向你问好呢?”小河好奇地问。“我高高在上,太阳妈妈对我的关爱最多,说明太阳妈妈最爱我。”  相似文献   

19.
蒋光宇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1,(21):I0002-I0002
许多教师和专家都问过魏书生老师:“你怎么就敢十多年不批改一次作文呢?你怎么就敢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呢?这些打破传统、独树一帜的做法,你究竟是怎么想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20.
幽默与漫画     
生物课讲基因工程,一“二货”站起来问:“老师,可以把人的胚胎给猩猩代孕吗?”老师答道:“理论上是可以的,但你愿意你孩子从猩猩肚子里生出来吗?以后你孩子问你他是从哪里来的,你怎么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