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试析老子“道“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是老子的思想基础。他认为,"道"是世界的本体;"道"指规律性;"道"的基本属性是"自然无为"。"无为而治"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老子强调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精辟之处在于他将有为与无为,成与败,得与失等辩证地统一起来,成为改造世界借鉴的方法论,对政府职能的转变与定位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红脸"和"白脸"是京剧里的角色,"红脸"指扮演正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宽容忍让的态度;"白脸"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苛刻的态度.作为一位班主任,在教育管理学生时,不妨学一下红白脸艺术.  相似文献   

3.
<正>林格在《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中写道:"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很奇妙的是,一旦建立了保护孩子主动性的信念后,教育者表现出来的教育素养就是‘无为',因为只有真正做到无为,才能切实保护孩子的主动性。在孩子的成长面前,最好不要刻意去做什么,才是教育的大智慧。"这里的"无为"并非"不为",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全面依靠孩子"。教育者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  相似文献   

4.
借题发挥     
付敢泽  闵文菊 《初中生》2012,(32):16-19
正[技法阐释]"借题发挥"原本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借某事为由,去做其他的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用于写作,则是指从某一事情或者某一现象生发开去,涉及其他同类的事情或者现象,从而阐明某一道理的谋篇技法。记叙"某一事情"是引子,阐明"某一道理"则是主体;"某一事情"为"某一道理"的铺垫,"某一道理"为"某一事情"的生发:二者  相似文献   

5.
<正>五、做事之前有三思:该不该做·能不能做·如何去做(二)能不能做每个人的认识在不同程度上都是人类认识史的高度浓缩,历史的"集体记忆"深深地影响着后代个体的思维与行为,使后者习惯性地沿着"人家怎么做咱怎么做"的路径前行。先人积累的知识告诉后人哪些事情是能够做到的、哪些事情是不可能做到的。对那些可以做到的事情,后人如果认为需要去做就放心去做;对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如"揠苗助长""刻舟求剑"所隐指的那些事情就不要去做。这样,后人就以为"能不能做"是决定"该不该做"的必要前提,因而"能不能做"之思在先,"该不该做"之思在后。这一习惯性结论有合理之处,但并不确切。  相似文献   

6.
杨启亮 《现代教学》2012,(10):78-79
落实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一个最朴素也最普适的看法就是要学会"做减法",也就是学会从"做加法"的低效转向"做减法"的高效。这从《老子》里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矣"中可以寻到些启示。如果把"为学日益"解读为学问积累,"为道日损"就是学问减损,不断悬置与减损具体学问,  相似文献   

7.
老子《道德经》是中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无为"思想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无为"即"无事"、"静"、"无欲"、"柔弱";"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应该顺应客观规律,达到"无所不为"。"无为"思想对中国当代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一、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格局的层次何谓格局?"格"是指在认知范围内对事物认知的程度,"局"是指在认知范围内所做的事情及事情的结果,二者合起来称之为格局。不同的人,对事物的认知范围不一样,格局大小就不一样,人生结局就不一样,所获得的幸福感也就不一样。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专业格局,大  相似文献   

9.
"无招胜有招"和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不谋而合。无为不是不为,也不是消极无为。"无为"的正意是顺其自然,因势利导,无所不为,没有办不到的事情的意思,功夫全在潜移默化之中。有时候让学生自己体验比说教来得实际,迂回一下比直接说教更能让学生接受。  相似文献   

10.
何谓"自然"?在中国哲学史上,"自然"有这么几种情形:一指万物非人为的本然状态;二是指无意识,无目的,无为无造;三是指道;四是指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然情感;五指必然。"自然说写"中的"自然"是指以学生的本然状态为起点,按照学生的言语智能发展规律,顺应他们自然本性,指向学生言语能力发展,及终身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班主任的"无为"是指班主任少一点直接参与到班级的日常管理中,将更多的班级管理工作交到学生手上,让学生对班级进行"自治",班主任不妨退居"幕后",做一个组织者、做一个倾听者、做一个身体力行的榜样者.  相似文献   

12.
丘处机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无为观,把"无为"和"有为"看作道的一体两用。他认为"有为无为一而已"、"虽有为而常无为",主张以无为之心行有为之事,"存无为行有为",并以此为指导,把宗教修炼和涉世功德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超越的宗教精神实现了普世的社会关怀。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4,(A3):29-30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把"无为而治"的理念放在语文教学中有它的广阔舞台。教师可以把"无为而治"的思想演变为"无为而教"。教师把主导力量化为无形,"无为"的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自己则从旁进行指导。但"无为"不等于"无所作为",教师"无为"是为了学生"有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相似文献   

14.
正班级管理和建设虽然看似简单平凡,但"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不可能自发地产生,也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而然地形成,只有通过班集体成员的共同努力,特别是班主任的智慧和创造性的  相似文献   

15.
目前,"班集体文化建设"已经成为班集体建设的一个关键词,也是德育领域的"流行语"。说实话,我们每一个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每天都在进行着班集体文化建设,譬如:跟学生的一次谈话、班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总有班主任事事作为,但最终却"无为"。在了解的基础上,事先做好工作,群策群力,"无为而治"亦能引导学生向上向善。  相似文献   

17.
老子的哲学思想为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鉴.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无为"是为了达到"无不为"-大有作为;"不争"-不为一己私欲争夺计较,才能争得为企业中心服务的最大成功;诚信应成为企业管理的基础;注意细节,才能做精做细,才能真正体现管理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字义:"根"字本义为草木之根,是一个形声字。在小篆文中,"根"字左边为木,其字形很像一棵树;同时,"艮(gen)"有瞪目不从的意思,这里是说树根在地下各自生长互不相从。"根"也指事物的基部,如墙根。由于树根是大树的支撑,所以该字又引申为事物的本源,如"一定要弄清楚这件事情的根源"。"根"也做量词,用于细长的东西,如"两根筷子"。同时,在化学上它还指带电荷的原子团,如"硫酸根"。  相似文献   

19.
今日中国,现实主义占据着主流的价值观,在这一价值观导向下,人人都在积极追求"有为"。"有为"胜于"无为","有为"才能"有位"。"有效"不是指有结果,而是指有效果、效益,投入少,产出大,而且这一产出不仅有利于眼前,更关系长远,"有效"不仅要有数的增长,更要有质的提高。可见,"有为"可以"有结果",但"有为"不一定"有效"。  相似文献   

20.
对于老子"无为"概念的诠释主要有君主无为而臣下有为和顺万物之理而不主观妄为两种代表性观点。郭象则提出,君主的"无为"是顺任万物的"自为",而万物的"自为"以"性分"为依据,也是"无为"。因此,他并不认同君主无为而臣下有为的观点,所以提出"上下皆无为"的主张。郭象认为,万物"自为"则能逍遥,"无为"与"逍遥"意义一致这一点同于庄子。"性分"的主要表现是能力,万物适性的"自为"就是各当其能,这一点受到韩非的影响,也延续了"才性之辩"的思路。老子的"无为"与"自然"具有不同主体,郭象认为万物的"自然"也是"无为",这是顺着王充和河上公的思路。郭象对"无为"概念的诠释综合和发展了之前学者的思想并有创新,突破了老子对"无为"主体的限定,赋予了"无为"概念以新的意义,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