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秦国”之名释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史诸书如《后汉书》、《晋书》、《宋书》、《梁书》、《魏书》、两《唐书》以至《明史》等都有关于“大秦国”或“大秦”的记载,可见历史上的这个大秦国同我国有着长期的密切交往。自上个世纪以来关于大秦国问题的探讨已经是为中西交通所史所研究的重要课题。学术界一般认为这个大秦国位在地中海东部,这是正确的。然而还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一“大秦国”为罗马帝国专名说质疑“大秦国”之名始见于《后汉书》,如云“大秦国,一名”,《晋书》记载相同,《魏书》云“大秦国,一号《三国志》之《注》引《魏略》云“大秦国,一…  相似文献   

2.
“殽之战”中言及秦国都城的位置,课本没有作注;“教参”所附“形势图”,以“咸阳”为秦都。这与历史事实不符。   《史记》上说秦国曾有六七个都城,其中最著名的有三大都,即“西”都、“雍”都和“咸阳”。据《史记·秦本纪》记载,“肴殳之战”所发生的秦穆公时期,秦国的都城在“雍”,即今天陕西省凤翔县境内。 1986年,考古学家在凤翔县城附近发掘出了“雍都秦公大墓”,印证了《史记》所载雍都位置的可靠性。秦穆公为了与晋国争夺中原的霸权地位,曾不顾大臣的反对,“劳师以袭远”,从吴中西部出兵,去攻打远在河南的郑国。在…  相似文献   

3.
东、南、西、北是方位词.这四个字又有一些特定的词义.论其掌故,颇为有趣. 东,现代称主人叫“东家”.某某人请客吃饭,则称“我来做东”或“我来会东”.这种说法追本溯源,是“东道主”一词.“东道主”最早出现于《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说的是春秋时期的郑国被晋国军队和秦国军队所包围,情况危急.郑国派烛之武去面见秦国国君,陈述郑国被夹击,消灭之后,只会对晋国有利(因郑国与晋国毗邻),对秦国反而有害.劝说秦国留下郑国,“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意思是,秦国让郑国作为东道的主人,秦国的使者往来经过郑国,一旦资粮缺乏,郑国就能及时供给——秦国国君顿时省悟,遂听从了烛之武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好词实验室     
东道主 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一起围攻郑国,郑国于是派烛之武去秦国劝秦退军。烛之武对秦穆公说:“郑国在秦国的东方,秦国如果不灭掉郑国,而叫它成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到各国来来往往,缺少的食物、物资都由郑国来供应,这对秦国不是也挺好的吗?”  相似文献   

5.
《中文自修》94年七八期合刊解析《谏逐客书》中“使之西面事秦”一句时,将“西面”解释为“在西面”,把全句译成“让他们在西面事奉秦国”,这种解释是不正确的,反而会造成本来不会产生的误解。该句原文是“……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使”的宾语“之”是六国。六国均在秦国之东,怎  相似文献   

6.
一《史记·秦本纪》载:“德公元年(公元前677年),初居雍城(今陕西省凤翔县南)大郑宫。”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作为咸阳,筑冀阈,秦徙都之”。秦国从何处徙都咸阳,此处没有明文记载。《史记·商君列传》载:“居三年,作为冀阈宫庭于咸阳,秦自雍徙都之。”这就明言秦国自雍直接徙都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从此说者有:蔚伯赞主编《中外历史年表》(中华书局1961年版)云:“前350年,秦自雍徙都咸阳。”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190页云:“这时秦国为了争取中原,图谋向东发展势力,把国都从雍迁…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十六课《六国论》中有如下一段话:“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之不得下咽也。”对于这段话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五省(区)编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的翻译是:“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合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的人连饭也吃不安稳了。”我认为“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一句的翻译未免有点牵强附会,不仅整个译意没  相似文献   

8.
这里所谓的“秦王”,专指春秋战国时代之秦国国君,后世诸朝受封之“秦王”不在本文论议之列。  相似文献   

9.
李斯是战国时期楚国上蔡人,年轻时做郡中管文书的小吏。一次,李斯见到吏舍厕所中的老鼠多吃秽物,又常受人、犬的惊扰,而谷仓中的老鼠都吃粮食,并住在廊之下,安然自得,因此感叹说:“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①这种以生活环境决定人生价值的观点、促使他去追求能享有荣华富贵的美好处境。李斯看到秦国历来争战获胜,兵强海内,威行诸侯,料定不久的将来,秦国必将吞并六国,称帝而治。秦国是李斯理想的“粮仓”。李斯认为人生在世,“诉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  相似文献   

10.
东,现代称主人叫“东家”。某某人请客吃饭, 则称“我来做东”或“我来会东”。这种说法追本溯源,是“东道主”一词。“东道主”最早出现于《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说的是春秋期间的郑国被晋国军队和秦国军队所包围,情况危急。郑国派烛之武去面见秦国国君,陈述郑国被夹击、消灭之后,只会对  相似文献   

11.
战国时期各国都在变法,唯有泰国取得最大成功、范文澜认为新制度在秦国得以实施,“因为秦国的腐化势力比较薄弱”。范氏“腐化势力”说的内涵,应指“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势力”。具体表现为守旧的奴隶主阶层相对弱小,世卿世禄制薄弱,宗法关系淡薄,这是由于秦国的婚姻状况所致。  相似文献   

12.
秦人是居于陕西西部和甘肃东部被古人称为“西垂”之地的一支古老的赢姓部落,由东海之滨迁徙而来。秦人立国始于襄公,是因西周末年,幽王遭受犬戎之乱,襄公率部救援,十分卖力。后又护送平王东迁洛邑有功,才被正式封为诸侯。所以,史圣司马迁有“秦起襄公”之说(见《史记·秦本纪》)。 在春秋时期,秦人除在穆公统治下称霸西戎外,在关东(古代称涵谷关以东为关东,以西为关西)诸侯眼里,他们依然是“戎翟小邦”,诸侯会盟不堪坐上席,其落后状态是可想而知的。 然而,地处关西且落后的秦国,也有十分耀眼的闪光点,当时秦国的医学事…  相似文献   

13.
“何施之为”注释究竟何意新疆/乔正明《之战》里有这么一个注释:[秦则无礼,何施之为]秦国就是无礼,为什么要报答它呢?为,表示疑问语气。何施,宾语,前置以加强语气。之,助词。这个注释对“何施之为”的说法实在令人不可理解。“为,表示疑问语气”,这是说,...  相似文献   

14.
对《郩之战》“何施之为”一句,教材注释有如下几种:84年版:[奉则无礼,何施之为」秦国就是无礼,要报答什么呢?则,即、就是。“何……之为”是古代常用的反问句式。何,宾语。之,助词。为,语气词。 87年版:秦国就是无礼,算是什么恩惠呢?“何……之……”是固定结构,何施,前置以加强语气。之,助词。为,算是。 90年版:秦国就是无礼,为什么要报答它呢?为,表示疑问语气。何施,宾语,前置以加强语气。之,助词。笔者以为,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宾语前置句。再看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15.
师:同学们,秦国通过商鞅变法迅速强大,成为战国七雄之最。但商鞅的命运却很悲惨,被惠王以“谋反”的罪名“车裂”而死。商鞅变法是成功的,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商鞅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呢?  相似文献   

16.
行李是古代汉语中来历悠久的词语.在上古是指代表国家出使的使节。如《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意为秦国如果放郑国二马,郑国可以担当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那么秦国使节出使东方,郑国可以供给歇宿与物资,对秦国来说没有什么害处。)  相似文献   

17.
董仲舒所谓秦制“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的说法缺乏充分的事实根据,史学界据以研究秦国兵役徭役制度的传统观点亦值得商榷。在徭役方面,秦国实行积数年一次,每次役期一年的徭役征调制度;在兵役方面,秦民服役时间的长短和服役次数的多少完全以战争需要为转移,并无具体年限之规定。  相似文献   

18.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话: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教材对“可使报秦者”注释为“可派去回复秦国的人。报,答复、回复。”诚然,将“可使报秦者”注为“可派去回复秦国的人”,这对“可使报秦者”来说,这样的注释似乎也讲得通了,但与前面的“求人”两字连起来,即将“求人可使报秦者”联系起来看,语意就不通了。“求人”就是“寻找(一个)人”,“可使报秦者”若照课本的注“可派去回复秦国的人”的意思去联系起来,就成了“寻找一个人可派去回复秦国的…  相似文献   

19.
每次讲苏洵的《六国论》中,“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这句话时,很自然地讲成:“那么我恐怕秦国人连吃饭都吃不下咽喉去了”,从没有过过多的考虑。近来在带领学生复习这篇课文时,突然有个学生提出疑问,认为“食之”是“吞食他们(六国)”的意思,整句话可以理解成“那么我恐怕秦国人要吞食他们(六国诸侯)也吞不下咽喉去时哩。”我脑中咯噔了一下,觉得这个意见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0.
《左传》工于记言,许多外交辞令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前人将《左传》的这个特点称之为“行人辞令之美”(“行人”即指外交特使)。《烛之武退秦师》就是其中的一篇代表作。本文的中心是烛之武游说秦穆公而使之退兵。说辞虽仅125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宕,表达了五层意思。第一层:坦言“知亡”,示弱臣服,以满足强敌的骄横心理,为说服提供契机。第二层:指出若“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反面推理,告之“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层:从正面来说若“舍郑”,郑国则愿作为秦国“行李之往来”的东道主,对秦“亦无所”,既进一步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