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各地中考出现了一类在新定义下求解的试题,即所谓"新概念数学题",本文列举如下,供读者练习参考.一、以平行四边形、菱形为载体的"n阶准菱形"例1(2012年宁波)邻边不相等的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去一个菱形,余下一个四边形,称为第一次操作;在余下的四边形纸片中再剪去一个菱形,又余下一个四边形,称为第二次操作;…依次类推,若第n次操作余下的  相似文献   

2.
一、仿拟与类推的关系。仿拟建立在类推的逻辑基础之上。具体方式有二:“四项比例式”“直接类推式”。二、仿拟活动中类推的具体途径有三:(一)语义类推(类推离不开语义,语义是仿拟的基础)1、义位类推2、义丛类推3、义句类推4、言语作品义类推(二)谐音类推(三)格式类推三、仿拟活动中类推的表现形态有三:(一)封闭式类推(二)连锁式类推(三)辐射式类推(再次显示:类推离不开语义,语义是仿拟的基础)四、运用仿拟时应注意的语义逻辑问题(一)注意语义场(二)注意防止机械类推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什么是数学题的变式及数学题的变式对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解题能力的作用,并对数学题变式的常用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类推是根据一些语言成分的规则推理另一些语言成分,使它们在形式上趋于一致的过程。“类推”来自希腊语“analogia”,意指“规则”。19世纪末叶,德国新语法学派开始引用类推解释语言变化的现象,并详细论述了类推在形成新的语言形式和语音-形态变化中的作用。该学派的代表人之一保罗曾用一个数学比例式形象地层现了说话者进行类推时的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5.
认知语言学家很久以来就对人类思维与话语中的类推感兴趣,但是对语言行为与类推图式之间的关系属性却研究得甚少.话语隐喻是指能在某个话语群引起一致类推的语言表达结构.类推图式是具体的,是围绕特殊的词汇进行的,话语隐喻是类推图式形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以马丁内的经济原则以及新语法学派的类推理论,分析了语言经济和类推机制在网络流行语中的具体体现,网络流行语是语言经济和类推机制作用下的产物,也是人类语言发展变化的反映。  相似文献   

7.
自我国1997年刑法取消类推制度以来,刑法学界一改曾经的推崇,转而将"类推"视为"邪恶的幽灵"并施以最为坚决的抵制。这一转变符合制度要求,也是理论使然,但过程似乎过于仓促,以至于缺乏必要的思量。实际上,刑法适用中的"类推"具有三张面孔——作为漏洞补充方法的类推适用、作为解释方法的类推解释和作为法律推理模式的类推思维。前两者的确应予禁止,但后者作为刑法适用中的重要思维模式,事实上是不可能被禁止的。相反,从本质上看,实质解释论所倡导的扩大解释正是对类推思维的合理运用,允许扩张解释就得保留类推思维,而非一味禁止。  相似文献   

8.
张焱 《现代语文》2009,(8):17-18
语言学上的类推是指在语言的某种其它规则模式的影响下,语法和词汇形式产生变化的过程或结果.本文拟对类推在创造新词语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描写,探讨类推对新词语构造特征的影响,以及类推机制发生作用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9.
类推是语言习得过程中普遍运用的规律,该机制在语言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作者对俄语教学中如何运用语言的类推机制提出看法,通过具体的实例阐述了该机制在俄语教学中的运用,指出运用类推机制能够提高俄语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李连明 《黑河教育》2014,(12):38-38
对很多学生而言,数学这门学科学起来很难,因为数学题永远做不完,而且还以千变万化的形式出现,难以把握所有数学题的解题思路。其实,只要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再难的数学题也能迎刃而解。这就要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具有转化思想。本文中以具体的数学题为例对转化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1.
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二语习得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语言的特点、思维的特点、以及类推的本质为二语习得中的类推提供了可能性并把其变为了现实,使其在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各方面的习得中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应用题“小红每分钟做3道数学题,做了15分钟,而小强在同样的时间内做的数学题是小红的2倍。他们两人一共做了多少道数学题”时,有些教师常常这样分析:要知道他们两人一共做了多少道数学题,就必须知道小红和小强各做了多少道题;而要知道小强做了多少道题,就必须……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法存在漏洞和体系不完善之处,因而司法实务中要采取类推适用等方法加以补充。在我国当前的司法实务中,民法类推主要有法律规定的类推和法律转移的类推两种类型;而判例类推将是我国今后民法类推适用中普遍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类推方法就是通过对类似事物相同或相似之处的比较,获得启发,进而推出一个结论的思想方法。这种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具有相当大的应用价值。它是点燃我们思想火花的基本途径,是新思想产生的源泉。类推方法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产生了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类推方法在教育学研究中的应用,产生了比较教育学;类推方法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产生了比较解剖学。在数学上,这种方法被固定下来,称为类比方法。  相似文献   

15.
数学题感对于数学解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题感、语感、乐感、美感等相关研究的深入分析,进一步阐释了数学题感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其基本特征,探究了数感与题感的区别与联系,揭示了培养学生数学题感的基本意义;并从在解题前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猜测”,在解题中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在解题后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反思”等方面提出了培养学生数学题感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三十五年来,我国理论界对罪刑法定原则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形成了诸多积极的理论成果。今后,刑法基本原则问题仍将是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关注对象。其中,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完善仍将是刑法理论界的一个重要任务。对类推及类推解释的理解以及如何划分类推解释和扩大解释的界限,对类推解释应当如何进行评价等问题,还值得进一步探讨。科技发展与罪刑法定原则的贯彻、国际刑法与罪刑法定原则等问题也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如何挖掘数学题的隐含条件,是解好数学题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这个问题总结了四条途径,并分别举出实例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类推方法在化学思维中的重要地位。但类推存在或然性和局限性,对学生学习新知,解决新问题会产生消极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分类讨论是解数学题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通过研究中高考数学题,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若干用分类讨论法解题的题型.  相似文献   

20.
创造性类推构词中词语模式的范畴扩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往研究同语素词群,多把类推构词所依据的词语模式视为一种静止的框架,而同语素词群则被视为完全类推的结果。本文认为,多义研究的范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为构词研究所借鉴,词语模式也是一种范畴,如词义一样也会产生变异和扩展。大规模类推构词往往牵涉到的是创造性类推,创造性类推导致了词语模式的扩展,扩展的结果就是,一个同语素词群往往关联着若干词语模式,这些模式构成一个类似于多义体系的辐射结构,模式之间呈现着家族相似关系。本文将词语模式分解为属性束,根据属性束之间的相似度来推断词语模式的扩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