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焱 《现代语文》2009,(8):17-18
语言学上的类推是指在语言的某种其它规则模式的影响下,语法和词汇形式产生变化的过程或结果.本文拟对类推在创造新词语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描写,探讨类推对新词语构造特征的影响,以及类推机制发生作用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
语言和语言科学中的类推法(也可以称作“类比”或“类比法”)指的是,语音、词汇或语法的某些新变化是在一些已有的规则模式(形式模型)的影响下形成的。或者说,用已有的模型为基础,可以另外造成和生成一些新的语言成份。用言语现象可以总结出语言规律。人们在学习语言和研究语言的过程中,总会发现某一类言语成分在一定的情况下具  相似文献   

3.
一、错误的产生1 迁移错误(又称母语错误)把英语当作第二语言来学的中国学生 ,常受母语的干扰。如受汉语的词序影响 ,把“他在公园里等她”说成“Heintheparkiswaitingforher”。2 类推错误类推错误又称过度归纳 ,它因学生推理失当而产生。学生根据事实 ,在头脑中加工新的语言材料 ,并产生规则 ,当资料不充实 ,或者事实不足时 ,这样推理便产生错误。学生在学了规则动词的一般过去时变化以后就错误地认为这种变化适合于任何动词 ,所以就产生了“Herunedfast” ,又由于“门开着”说成“Thedoo…  相似文献   

4.
类推机制视角下的新词语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论题的提出新词语是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因为它表示的是新事物、新观念、新制度、新科技等,所以"创新"是新词语的主要特征。类推,在英文中为"analogy",来源于希腊语词"analogia",其意为"规则(regularity)"或"部分规则(propotional regularity)"。而所谓的类推机制,就是以语言中某些词和形式为标准,使另一些词和形式向它们看齐,从而构成新的词或新的形式。  相似文献   

5.
网络“被XX”格式与传统的“被XX”格式显著不同,具有“并没有(意愿)XX,而被认定为(愿意)XX”的结构义。网络“被XX”格式具有可类推性,可以做多种句法成分,其流行既有语言环境的因素,也有语言使用者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网络“被XX”格式与传统的“被XX”格式显著不同,具有“并没有(意愿)XX,而被认定为(愿意)XX”的结构义。网络“被XX”格式具有可类推性,可以做多种句法成分,其流行既有语言环境的因素,也有语言使用者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英语教学一直受结构主义的影响,过分强调语言形式的习得,而忽视了语言形式的交际功能,过分强调用词准确,语句合乎语法规则,而忽视了在特定语境中的得体、合适。语用学告诉我们,语言知识的积累固然不可缺少,但它不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而获取语言知识也不能过分依赖书本而脱离了语言运用的环境。成功的英语教学法不仅要培养学生“造出一些意义正确,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的技能”,还必须使学生“具有言语的得体性意识”。  相似文献   

8.
一在语言形态变化的领域里,也如同其他一些领域一样,发展变化是绝对的。一些旧的语言现象从历史上消失了,一切新的语言现象又涌现了出来。语言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作为一个社会内部思想交流的工具而存在,它的词形变化及语法结构必须有章可循,不能是任意的,杂乱无章的。正因为如此,任何一种语言的语法都明确规定了其词形变化及语法结构的规则。这种规则一般说都反映着该语言现阶段发展的水平。然而事物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即使在语言发展的新的阶段里,也会夹杂着一些历史的陈迹,它以不规则的面貌出现,与新的,占优势的,即所谓规则的形式并驾而齐驱。就是规则的形式也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中有一些会因种种的原因脱离开  相似文献   

9.
1.导言语言描写中的“零形式”似乎意味着语音上的“无”。但是,既然语言学家明明使用这个符号指称着某种东西,某种特殊的语言成分,那么尽管“零形式”表示的成分在语音上是不存在的,人们仍认为它在言语中有固定的位置和区别性价值,因而它与那些以语音或语音特征的形式出现的更为普通的语言成分处于同等地位。如果我们承认根本不具有语音形式的东西也可以是语言成分,就等于扩展了“语言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以马丁内的经济原则以及新语法学派的类推理论,分析了语言经济和类推机制在网络流行语中的具体体现,网络流行语是语言经济和类推机制作用下的产物,也是人类语言发展变化的反映。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概念的内部表征中,除了精确的形式定义外,还有一种成分发挥着重要(或者说是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成分是一种场或思维流,它不同于精确的语言定义,但能与语言相互转换,并具有“不一致性”、“变化性”、“整体性”、“可分性”、“歪曲性”等特性.这种成分称为数学概念意象.  相似文献   

12.
“有没有”正反问句的产生有一个历史过程,并在逐渐深入到我们的书面语和口语中。本文描写分析了“有没有”正反问句答句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并指出“有没有VP”有可能最早产生于《红楼梦》时代。在此基础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是语言接触、传媒诱导、语言内部要素互动、语言的经济原则以及人的社会类推心理,并对其答句形式的发展趋势做了预见。  相似文献   

13.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是知识迁移能力的重要表现,通过类推,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功效.但不理解题意或深刻挖掘隐含条件,盲目类推,极易误入题设的“陷阱”.下面列举了中学化学中一些常见而容易出现误推的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14.
汉语中有这么一些语言成分,如“风平浪静”、“眉飞色舞”、“新钉截铁”、“拖泥带水”、“不三不四”、“三长两短”、“婆婆妈妈”、“毛毛腾腾”以及“一口气”、“一溜姻”等,经常出现在我们的口语和文学作品里,尤其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根据积聚的资料观察,这些成分在结构形式上,有四字格的,有非四字格的,但以并立的四字格为其基本形式;就其作用说,它们在造句法和语言的表达效果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是过去在我们的语法研究和汉语教学中没能给它们以应有的重视。我们认为对这些语言成分的深入探讨,不仅关系到语法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牵涉到词章修养方面的问题,因此是一个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15.
试论类推机制在汉语新词语构造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类推”也称“类比”,是以一个或几个其他形式为模型,按照一定的方式构成的形式。在语言学中,它以其他语言规律为基础,从语音、语法、语义及语用等各方面,对现代汉语新词语的构成产生影响,使附加构词法、词族、语义类比构词法、缩略构词法及外来词的借用等都有了更新的功能,显示着时代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幼儿的语言习得,是幼教工作中的重要课题,也是目前国内外不少专家研究的对象。前几年,我由于接触自己的小孩较多,发现幼儿在习得语言时,经常发生一些类推的现象。我的小孩多次说出“跑赛”这么一个词,也可说是一个创造吧!我给他指正过两次,仍然不见改正过来。我想,他之所以创造出“跑赛”这么一个词,大概是由于平时在电视节目中听惯了“排球赛”、“篮球赛”、“乒乓球赛”、“足球赛”一类名词,因而类推出“跑赛”来。他还把“考试”拆开来说成“考了试”(受动宾结构的名词的影响),仿照“特务婆”造出“特务公”,将“乱七八糟”说成“七乱八糟”(受“一清二楚”等格式的影响)等,这些都是类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语言的内部生态系统由语音结构、词汇结构和句法结构(包括语义结构)组成,这些结构相互作用,相互协同,推动了语言系统的发展变化。黔西北境内诸语言(方言)以汉藏语系语言居多,其音节都可以分析为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主要语言(方言)都属于“分析语”,词分为单纯词与合成词,其中词根以单音节的为主,多音节的单纯词很少,且绝大多数音节都有意义;句子结构中,修饰语素的位置和句子成分的语序因语言(方言)不同而有所异同;由于实词词形变化不丰富,各语言(方言)主要通过词序和虚词来表达语法意义,且语义除按一定的规则整合之外,又打破常有规则,生成一些新的规则形式。  相似文献   

18.
大家都知道,英语中时间概念的表达是通过动词的变化来实现的,即在不同的时间里发生的动作通常采用不同的动词形式来表达。但有时也有一些时间与动词的变化形式违背了变化的“常理”。下面列举几种动词时态在实际运用时的“不规则”情况,让同学们进一步掌握有关动词时态的知识。  相似文献   

19.
当代流行构式“X都去哪儿了”根据移位体“X”生命度高低性质分为构式典型性程度高低的三种类别,主要分布形式有题化式和承接式、提示式和说明式四种;语义功能主要体现在评注功能与超出预期、位移功能与空间映射、布疑功能与凝练概括等三个方面;从生成动因和演化机制看,隐喻作用和类推机制是内因,语言使用主体的主观心理认知与社会环境的加速变化是外因。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新兴"X嫂"类称呼语为研究对象,运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从词义演变和语言形式类推机制的角度,分析了新兴"X嫂"类称呼语的创新性与特殊性。通过传统"X嫂"类称呼语与新兴"X嫂"类称呼语的对比,总结出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新变,二者在形式和意义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同时,社会现实的发展变化和语言中的隐喻机制、类推机制共同作用促成了新兴"X嫂"类称呼语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