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张英波 《体育科研》2011,32(4):21-26
人们对于人体动作科学,以及运动感觉与动作调节领域前沿知识体系和方法的掌握,构成了竞技运动中各个专项运动员采用核心力量训练、振动训练、瑞士球训练、悬吊训练等现代训练方法的理论支撑和应用基础。文章系统地讨论和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在动作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并通过案例分析,清晰地说明各类竞技运动项目在训练和比赛中人体动作矩阵、动作模式、运动感觉与动作调节的应用形式和相关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以往武术套路比赛中,运动员因种种原因导致跳跃动作落地不稳定,造成附加支撑或倒地是极为常见的事情.而改革后新型场地的出台使得竞技武术套路跳跃动作落地的稳定性成为了目前许多教练员、运动员高度重视的一个技术环节.文章以四川省武术队5位现役武英级运动员在竞技武术场地改革后完成“旋风脚720度——跌叉”的技术为例,进行较为系统的观察、调查、分析和研究,可为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更好的明确和掌握新场地跳跃动作落地的稳定性程度提供一些技术参考,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武术套路竞技的整体水平,对促进竞技武术套路训练科学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在竞技健美操的难度训练方面主要借鉴了体操和艺术体操的训练方法,缺乏针对竞技健美操不同难度动作的专项训练。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核心稳定性的概念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分析竞技健美操C组难度动作中对身体肌群的利用,阐明了核心稳定性对完成C组难度动作的重要性。同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了运动员核心稳定性的训练方法。综合应用核心稳定性训练方法于C组难度训练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训练作用,有效提高运动员完成难度动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竞技武术套路高难度动作完成质量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而高难度动作落地稳定性是完成高难度动作的关键环节,提高女子运动高难度动作落地稳定性,避免扣分点,是当前竞技武术套路女子运动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应用摄像分析等手段,对北京奥运会女子南拳金牌获得者林凡等35名运动员的难度动作进行运动生物力学诊断,寻找落地不稳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女子运动员在完成高难度动作中腾空时间明显不足,空中旋转角度不够,增加了落地稳定性的难度;不同的落地姿势有不同的重心高度、落地缓冲距离、落地支撑面积;并根据运动员个体的特点,提出个体的理想技术模式,模拟比赛负荷强度训练难度动作,在为备战北京奥运会和第十一届全运会的训练中,提供了科技服务,保障了被跟踪科研服务的运动员在这两次大赛中获得了金牌.  相似文献   

5.
以动作为载体发展体能是当今体能训练的重要特征之一。当下,有关动作训练的概念、手段方法和器材使用等方面还存在较多分歧,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体能训练认识的提高和实践的应用。该文在系统总结和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在该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多年训练实践经验,从竞技运动的需求出发,对竞技体能及其训练进行了重新认识和思考。并基于对人体动作结构和运动功能的深入研究,初步建立了竞技体能动作矩阵,试图探寻动作之间的结构关系和逻辑关联,期许在竞技体能训练过程中,为广大教练员、运动员提供必要的训练指导和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6.
张鹏  李春雷  刘杰 《体育科研》2018,(4):94-101
目的:对国家艺术体操队22名运动员进行功能动作筛查并分析,了解该项目运动员的功能动作特征,并针对存在问题的功能动作提出纠正性训练方法,以期达到改善功能动作质量、减少损伤发生、提高专项训练水平的目的。方法: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结果:(1)队员的FMS得分为13.0±2.5分,存在较大的损伤风险;(2)主动直膝抬腿、肩部灵活性、躯干稳定俯卧撑得分与其他动作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3)共有23人次在测试中存在疼痛,7人次存在不对称现象。结论:国家艺术体操运动员:(1)髋、肩关节灵活性较好而踝关节则较差,部分运动员腰椎灵活性过度而胸椎灵活性受限;(2)髋关节、肩胛区及核心区稳定性较差;(3)小腿三头肌柔韧性差,踝关节和髋关节外展、内收肌力失衡,部分运动员下肢不对称。纠正性训练应首先根据排序原则进行排序,其次从灵活性、稳定性、功能性力量、动作模式重建这4个方面开展针对性的训练。最后,8周的纠正性训练显著地提高了FMS得分,功能动作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从第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看世界男子跳马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调查访问、录像统计和资料研究等方法,对第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跳马比赛前8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动作难度及完成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难动作的发展呈现稳定性,运动员的整体竞技水平没有明显提高,动作类型的选择呈现出集中性,运动员落地的稳定性尚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蹦床单个动作及成套动作技术环节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蹦床单个动作和成套动作技术环节的分析 ,更加清楚地认识了蹦床动作的技术特征 ,找出了影响成套动作稳定性的主要技术环节 ,对进一步提高成套动作的稳定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运用实验法对台州市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进行了功能性动作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大部分运动员身体两侧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躯干在上下肢旋转时躯干的稳定性等方面整体表现较差,运动员躯干稳定性不够,对改进青少年基础训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国优秀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第十届世界锦标赛上上肢动作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了解与掌握竞技健美操上肢动作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研究上肢动作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提高我国从事竞技健美操专业人员对成套操化动作编排的认知,从而使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中创造出更多的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