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后,失学失业青年的复学就业成为收复区教育复员的重大问题。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了青年复学就业辅导委员会,对流亡失学失业青年进行登记收容、补习训练、救济辅导,以帮助其复学就业。  相似文献   

2.
失学无业青年是社会中的一类特殊群体,劳动就业是其生存发展、融入社会的关键,由于人力资本竞争力弱等原因,他们处于一种“无业就、就业难”的状态。转化学习是思维不断被触动、被反思和被解放的过程,失学无业青年的就业过程,就是一个在反思、交流中更新思想,引起行为变化的过程。根据泰勒转化学习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本研究从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分析失学无业青年就业的转化学习发生过程;并从六个阶段提出促进失学无业青年就业的转化学习策略,即留心关注生活、积极面对现实、加强批判性反思、寻求理性对话、开展实践、巩固发展,促使失学无业青年不断成长与发展,增强就业实力,在转化学习中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3.
失学无业青年与成人教育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推移,失学无业青年日渐成为一个特殊而庞大的群体,并且从整体上表现出一系列和以往个案性的或少量性的失学、失业青年所完全不同的形成原因、心理活动、行为表征等,并影响、制约着整个社会的状况与发展。这既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更需要引起成人教育方面的深切思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推移,失学无业青年日渐成为一个特殊而庞大的群体,并且从整体上表现出一系列和以往个案性的或少量性的失学、失业青年所完全不同的形成原因、心理活动、行为表征等,并影响、制约着整个社会的状况与发展。这既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更需要引起成人教育方面的深切思考。  相似文献   

5.
战后的英国青年陷入了高失业、高犯罪的境遇。面对可能出现的社会动荡,英国政府和社会组织积极开展青年服务工作,为广大青年提供就业培训,引导他们走向社会。从1945年到20世纪70年代,英国青年服务通过与教育和社区工作相结合,比较成功地解决了青年问题。  相似文献   

6.
失学青年是劳动市场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在就业和教育方面会有一些特殊的困难。本文扼要介绍了丹麦在解决失学青年就业与教育问题方面的成功做法,并提出了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失学青年是劳动市场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在就业和教育方面会有一些特殊的困难。本文从主观定位及操作层面介绍了丹麦在解决失学青年就业与教育问题方面的做法,并分析了其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宜宾学院学报》2016,(8):111-118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了战区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沦陷区教育工作。战教人员在艰苦与危险环境下利用各种灵活方式反对奴化教育,与日伪争夺教育权,为持久抗战做出了贡献与牺牲。同时,基层战教人员配合各招致站将大批沦陷区失学失业的知识青年送赴后方学习、工作,国民政府为战区招致青年提供了较为良好的学业、就业保障。以教育部战区教育指导委员会为核心机构推行的战区教育工作,在避免民族文化弦歌断绝、坚持持久抗战和维系沦陷区青年的爱国热情与民族意识所做出的努力是值得记录与肯定的。  相似文献   

9.
青辅会是国民党政府在抗战胜利后成立的救济失学失业青年的组织,然而内战的特殊背景,又使青辅会背负了其他的使命,实质上成为一个为国民党内战政策服务的组织。  相似文献   

10.
农村青年失学现象严重,已经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阻碍广大新型农民健康成长的瓶颈。文章拟从经济因素、现有教育资源的限制、观念层面和打工潮流的冲击等方面分析农村青年失学现象愈演愈烈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对于“失学青年”一词,学术界有较为明确的界定,它主要包括所有有着很短的教育背景、年龄在16-25岁间的青年。他们通常只受过很少的正规教育一只受过小学或初中教育,或还受过一点点短期培训。他们中最弱势的是那些既没有升学,又没能在职场中谋得职位的失学无业青年。在丹麦,劳动市场中的弱势群体长久以来都以失学青年为主,他们往往会面临一些更特殊的问题,这一点与我国的失学青年有许多类似之处。  相似文献   

12.
国内福建省实施职业补习教育办法一对于凡十三岁以上,三十岁以下之失业或失学青年,施以实用之职业训练,以谋其生活之改进,并以公民教育完成其训练。  相似文献   

13.
基于当前我国农村绝大多数失学青年达不到承担经济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素质要求,介绍了我国农村失学青年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解决农村失学青年职业问题的困境和对我国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村失学青年问题的非学历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4.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青年就业、生存和发展受到巨大的挑战。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结构性失业和失业浪潮,确保青年生存和发展,具备再就业的动力和压力,应强化保障制度建设。分析"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青年就业、生存和发展的现状,从家庭保障、社会保障两个角度构建青年就业、生存和发展的制度保障策略,有效解决"供给侧改革"过程中青年就业、生存和发展的制度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5.
就目前全国和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的现状来看,其不协调性影响了青年从业结构的持续发展。"史上最难就业年"的出现,使青年就业问题备受政府、社会以及青年和家长的关注。中原经济区产业布局对青年从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是经济形势不好,大学扩招造成供大于求现象;二是就业观念落后,结构性失业加剧;三是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职业技术教育不足;四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大,青年群体失业严重。依据中原经济区发展状况,要提升青年从业率应当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在加快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中促进就业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吸纳人才的潜力;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扩大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提升人才素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因势利导就业潮流,转战二线城市、基层单位和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16.
就目前全国和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的现状来看,其不协调性影响了青年从业结构的持续发展。"史上最难就业年"的出现,使青年就业问题备受政府、社会以及青年和家长的关注。中原经济区产业布局对青年从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是经济形势不好,大学扩招造成供大于求现象;二是就业观念落后,结构性失业加剧;三是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职业技术教育不足;四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大,青年群体失业严重。依据中原经济区发展状况,要提升青年从业率应当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在加快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中促进就业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吸纳人才的潜力;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扩大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提升人才素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因势利导就业潮流,转战二线城市、基层单位和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17.
知识饥荒     
去年有过一部“好评喷喷”的国产影片,名字记不清了,也没有上影戏院去看过,只在报纸上连天看见了广告和“影片”,现在还记得一句警句,说是“青年失学,失业,失恋的三部曲”。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转型,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越来越成为学术界和政府关心的问题,其中青年失业无业群体是弱势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问题。成人教育应加强对这一群体的关注,通过提升文化和生活技能、提高职业技能、加强心理辅导、保障就业权利、形成社会支持网络等方式来帮助青年失业无业群体实现向上流动。  相似文献   

19.
<正>为应对欧盟范围内日益严重的青年失业问题,同时满足德国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德国政府推出了旨在促进欧盟青年职业流动的"MobiPro-EU计划"。该计划执行期为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预计投入1.39亿欧元,资助欧盟其他国家有意愿接受职业培训的青年以及失业的青年技术人员到德国进行企业实践培训或从事技能工作。  相似文献   

20.
2007年3月26日,世界银行在中国人民大学公布了本年度世界发展报告,这份题为《发展与下一代》的报告称目前青年已占全世界失业大军的一半,仅以中东和北美地区为例,要稳定该地区的就业局势,就必须在2020年以前创造1亿个就业机会。报告主编、世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人类发展局局长伊曼纽尔·吉米内兹称,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教育水平的提升也为青年就业带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