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大超 《师道》2003,(9):28-28
这次回老家,遇到一个姓包的农民,他说他的大女儿考上了成都的一所外国语大学。小儿子考上了北京的一所理工大学。我立刻就对这位黑黑瘦瘦但却显得很精神的农民充满了敬意,问他: “你在教育孩子上有什么好办法呢?”他笑一笑说:“我的办法跟别人不一样,不是我教孩子,而是让孩子教我。”  相似文献   

2.
小东 《中国德育》2007,2(5):1-1
最近看到一个故事:在一节关于“我的理想”的主题班会上,孩子们有的想当科学家,有的要当大作家,还有的说要做董事长、市长甚至部长,群情激昂,气氛热烈。突然,有个孩子说:“老师,我长大了要当农民!”孩子的回答招来的是哄堂大笑:“没出息,当农民多让人看不起!…‘哈哈,太老土!…‘这年头,谁还当农民呀?太苦太累,还被人瞧不起!读书就是为了不当农民!”掩卷之际,  相似文献   

3.
试论新时期农民职业教育新理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农民”“职业教育”概念及内涵重新认识的基础上,对农民职业教育的基本内涵给予新的阐示。认为新时期农民职业教育的主体应定位于生产教育、生活教育与生态教育。同时,提出新时期发展农民职业教育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4.
华彦玲 《职教论坛》2007,(8S):49-50
从形成农民特点的历史因素及现实因素分析发现:农民自身因素对“三农”问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农民视角剖析,发掘农民自身潜力以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才有“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和和谐社会的真正形成。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党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农民率先脱贫致富。出现了一批万元户,一时为社会所瞩目。但是近几年来,又出现了一个值得严重关切的问题,就是一些本来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民又“脱富致贫”,有的还负债累累。据...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需要新型职业农民。新媒体技术创新了农产品营销方式。为促进农业与职教结合,高职院校需探索面向农业农村的“融产于教”教育方式,要重点开展产教融合新媒体营销、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校企农学”合作机制等模式创新实践,这样才能有效畅通农村高职毕业生返乡创业路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7.
杨方忠 《成人教育》1993,(12):11-12
<正> 在市场经济大潮里,农民有的纵横徜漾,有的只能随波逐流,有的则畏葸不前。以致造成地区与地区、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究其原因有多种,其中传统观念作祟属其一。农村成人教育工作者不能置若罔闻。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的宿命论是束缚农民的传统观念之一。农村有的养鸡专业户鸡发瘟病,小鸡“全军  相似文献   

8.
记得读过这样一则故事: 在一列开往西北方向的火车上,一位作家问一位农民父亲,“您把两个孩子都送进了重点大学,请问有什么绝招啊?”农民父亲的回答出人意料,“其实也没啥绝招,我只不过是让孩子教我罢了!”  相似文献   

9.
杨林 《成人教育》1996,(5):14-14
“高标准扫盲达标”以后──蓬勃发展的渠县农民教育杨林渠县是1994年3月经四川省政府和达川地区行署验收合格的“高标准扫盲达标”县。这个县认准“发展才是硬道理”,“达标”以后不停步,继续以高起点、大跨度构建农民教育新格局。多维筹资上硬件。达标以来,渠县...  相似文献   

10.
许丽 《师道》2005,(11):38-38
一对来自偏远乡村的姐弟双双考入了重点大学,别人向他们的父亲取经,这位姓包的农民笑了一笑说:“要说我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不是我教孩子,而是让孩子教我。”  相似文献   

11.
“三农”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如何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对农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农民教育直接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有利于广开门路,培养社会急需人才、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搞好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是党在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农民素质提高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很有必要对提高农民素质的途径和方式方法进行探索。一、农民素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近年来,农村经济,特别是农村工业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增长乏力迹象,体制优势正在逐渐消失,农产品周期性出现“卖难”和“结构性”短缺,说明农村需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农业需求新的技术革命,而农民的低素质无法支撑新技术革命,同时也影响了产业结构调整。受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着…  相似文献   

13.
我国加入世贸以后,需要澄清农民在思想上的误区,并按世贸组织的要求,加强对农民“入世”教育。  相似文献   

14.
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这是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教师。是“奉命而教”,学生是“奉命而作”。结果呢?学生作文内容有的不真实,说假话;有的不具体,说空话;有的缺乏真情实感,说套话。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开展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作文课堂教学”的课题研究,将绚丽多彩的大自然景色、丰富多彩的火热生活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再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在美术教育中,如果我们只注重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我们最多只能培养出一些画师、画匠,而培养不出真正的画家。这本是针对目前教师在艺术教育中存在“重技能轻创新”的严重现象而提出的一个警告,意在呼吁我们教师在艺术教育中要重视儿童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正确处理好技能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然而,我们很多一线教师在理解这句话时有失偏颇,甚至走向另一个极端。有的教师疑惑了:那么技能还要教、要练吗?有的教师认为:技能不要教了,让幼儿自己去探究,探究有利于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的教师认为:技能还是要教、要练的,有了一定的技能才能有创新……于是,在实践中,有的老师在技能的教学方面显得束手无策,始终徘徊在“教与不教、练与不练”的十字路口;有的老师还是“穿新鞋走老路”,让幼儿在枯燥乏味的模仿练习中学习;有的老师则完全放手。让幼儿自己“摸石头过河”,使幼儿走了很多毫无价值的弯路……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三农”问题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要解决“三农”问题,体现以 农为本,核心问题是农民,而要解决农民问题,关键是要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也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的主要载体,农民的科技意识、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此,加强农民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贺军成 《家庭教育》2008,(10):25-25
很多年前曾听到过这样一件事:在一列开往大西北的火车上.一位记者问一位农民父亲:“您把两个孩子都送进了重点大学,请问有没有什么绝招啊?”农民父亲的回答出人意料:“其实也没啥绝招——我只不过是让孩子教我罢了!”  相似文献   

18.
肖锐 《成人教育》1995,(12):22-23
科教兴农 致富一方──富裕县农民中专调查纪实肖锐随着“科教兴农”战略的提出,农科教结合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省各农民中专学校积极响应,竭尽所能投入到农科教结合中去,并为本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一定贡献。1994年10月12日至19日我们黑龙江省教...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施科教兴农战略,进一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平谷区农广校紧紧围绕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主题,于2004年1月开始继续开展农民绿色证书培训工程,截止到2005年12月,已在全区16个乡镇举办了果树、蔬菜和畜牧等专业35个培训班,共培训农民3912人,取得绿色证书3825人,荣获了“北京市农民教育培训优秀项目二等奖”,2005年平谷区农广校又被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授予“全国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相似文献   

20.
程永超 《班主任》2008,(7):26-27
记得曾读过这样一则故事: 在一列开往西北方向的火车上。一位作家问一位农民:“您把两个孩子都送进了重点大学,请问有没有什么绝招啊?”农民的回答出人意料:“其实也没啥绝招——我只不过是让孩子教我罢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