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Q550D高强板在进行室温拉伸试验后,断口出现分离缺陷。通过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对其断口及分离面的微观形貌、分离裂纹末端及远离裂纹的断口横截面组织及亚结构等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拉伸变形前,组织为贝氏体+碳化物,部分晶界及碳化物周围有位错塞积,但不存在裂纹。拉伸变形时,贝氏体晶界及亚晶界呈链状分布的大尺寸渗碳体颗粒附近的位错塞积引起应力集中,形成微裂纹及孔洞;同时,拉伸断口的颈缩变形引起垂直于拉伸轴方向产生新的拉应力,导致微裂纹及孔洞在拉伸轴方向优先扩展形成裂纹;这两者成为产生分离缺陷的主要原因。分离裂纹的长度与裂纹扩展时的应力状态及组织变形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30Cr4SiMoRe钢经超饱和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处理后,用SEM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渗碳层组织由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超细碳化物构成;剥层分析实验表明:表面渗层含碳量高达1.9%;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其碳化物主要为(Fe,Cr)7C3和Mo2C;且超饱和渗碳层的表面硬度达HV0.1057。  相似文献   

3.
采用离子色谱电导检测法测定皮革制品中Cr(Ⅳ),选用Metrohm86I型离子色谱仪,Metrosep A Supp5—150型阴离子分析柱,12.8mmol/LNa2C03+4.0mmol/LNaHC03淋洗液.在10~100μg/L范围内,Cr(Ⅳ)的浓度与色谱峰面积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C×100—2893.72×A+200.136,相关系数为0.9990,最低检测浓度为4μg/L,低、中、高三个浓度的精密度分别为1.60%、1.05%、0.65%,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1.5%、93.6%和92.3%,本方法可用于皮革中Cr(Ⅵ)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采用OM,SEM,EDS,TEM,EBSD,XRD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稀土和热处理对M42高速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M2C是M42高速钢主要的共晶碳化物类型.稀土处理后,M2C共晶碳化物形貌由规则层片状变为不规则环状.尽管二者形貌差异明显,但具有相同的微观结构和晶体取向特征.与层片状碳化物相比,环状M2C共晶碳化物热稳定性较差,高温加热时更易发生分解和球化,使碳化物尺寸明显细化.小尺寸碳化物在淬火加热时易于溶解,提高了淬火后基体中合金元素的固溶度,使M42高速钢硬度增加了1.5 HRC.  相似文献   

5.
分析模具凹模坯料用冷冲压制造型腔时开裂的原因,进行了几种3Cr2W8V模具钢球热处理软化工艺试验,观察了组织,测定了力学性能,获得实际生产中可行的3Cr2W8V模具钢球化退火工艺.  相似文献   

6.
在氨气和二硫化碳、无水酒精混合蒸汽中进行离子硫氮碳共渗试验,研究了保温时间对渗层深度的影响。用该工艺处理的H13钢(4Cr5MoVSi)铝合金挤压模已应用于生产。结果表明,离子硫氮碳共渗处理的模具比气体渗氮处理的模具,使用寿命提高1/4-1/3倍。  相似文献   

7.
气阀钢4Cr10Si2Mo与4Cr9Si2一样属于Cr—Si系马氏体不锈钢.它较4Cr9Si2含有稍多的铬和一定量的钼.在生产过程中,该钢种很容易产生粗晶现象,造成大量废品损失.本文就生产过程中粗晶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论述,并初步提出了解决粗晶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14Cr17Ni2钢锻件锻造退火后出现裂纹的原因对裂纹周围试样进行取样,对金相试样及断口位置进行了金相显微观察、扫描电镜形貌观察和能谱分析,研究了锻钢金相组织和热处理工艺,并对14Cr17Ni2钢锻件原料采购及锻造热处理工艺进行了改进,可以避免14Cr17Ni2钢锻件锻后裂纹的出现。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2Cr13MnMoCu型高铬合金白口铸铁,经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处理,对材料的组织、性能的影响;在低应力软磨料磨粒磨损时,基体中碳化物的数量及弥散度、回火马氏体量、残余奥氏体量以及材料的硬度、韧性都是影响磨损率的重要因素,其中,碳化物的数量、分布是影响磨损率的最主要因素。通过试验获得经1050℃淬火,450℃回火时,材料的综合机械性能较好.磨损率最低。  相似文献   

10.
采用激光熔覆的方法在Q235钢表面制备了wc颗粒强化的Ni基涂层。研究了铸造wc颗粒在涂层内的溶解特征。结果表明:铸造wc颗粒在涂层底部几乎完全溶解并与扩散进入的Fe发生共晶反应形成粗大的鱼骨状形貌特征M6C型碳化物;在涂层中部,铸造wc颗粒完全溶解并析出M7C3,M12C与M23C6型碳化物;在涂层边部,大部分铸造wc颗粒发生部分溶解形成3—5μm的M6C合金化反应层,保持了原有多角状结构与高硬度特征。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石油化工厂中常用于制造转化炉管的奥氏体耐热钢 HK40和 HP40合金,在1144K 温变下进行恒载蠕变裂纹扩展试验,发现蠕变裂纹扩展性能与 Ni元素的含量关系很大。为此,本文着重探讨了 Ni 对蠕变裂纹扩展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Ni 量增加,蠕变裂纹扩展抗力增强,即 HP40合金的蠕变裂纹扩展性能好于HK40。  相似文献   

12.
针对拖拉机覆盖件尺寸大、厚度薄、表面质量要求高,加工工序繁多,加工过程中易产生的起皱、破裂、减薄等质量问题的特点,以典型的拖拉机后围板为例,使用DYNAFORM软件模拟不同压边力的拉深过程,对成形极限图(FLD)和材料厚度图进行分析发现:调整压边力可以消除后围板拉深成形中易出现的起皱和破裂问题。用此法能显著加快模具设计的进程,并为模具数字化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对针阀体使用中发生球头部位开裂的原因进行了硬度测定及金相检验等。结果表明,由于渗碳过程中,球头部位的尖角效应,使得该处碳势过高,导致球头部位出现网状碳化物,碳化物网状分布破坏了基体的连续性,从而降低了球头部位的疲劳强度,在交变高压油的作用下萌生微裂纹,并不断扩展导致球头出现开裂。  相似文献   

14.
根据社会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的需求和毕业生的调查,确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实践专家访谈会,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提炼,然后依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专业学习领域,最后构建了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5.
通常塑胶模具的设计或注塑成型工艺参数的设置,都依靠设计者的经验或进行试误,但对于高质量要求的塑件,常常无法适当决定.在此以鼠标注塑模为例,通过PROE建模修正,再结合正交试验法利用Mold flow软件的模流分析,获取最佳成型工艺参数以及产品成型特性,然后基于CAD/CAE技术进行注塑模具的结构优化设计,实践证明该方案可行,为其他类似产品开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基于数控加工仿真器面板的注塑模具设计流程。使用Moldflow软件对塑件的注射成型过程进行CAE分析,找出模具设计过程中可能产生各种缺陷的原因,并制定解决方案,最终确定出最优化的模具结构。在UG MoldWizard基础上,完成注塑模设计。结果表明,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利用Moldflow进行分析在优化塑料模设计和工艺参数等方面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在工程中对混凝土温度应力变化引起的裂缝很容易被忽视。通过对混凝土工程中的温度裂缝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提出了一些预防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1IntroductionAlongwiththedevelopmentofmachinemanufacture,theutilizationofthediesbecomeswiderthaneverbefore.Astheformingtoolfo...  相似文献   

19.
根据空调器透明面板表面质量要求高的特点,通过对透明面板制造过程中模具开发、喷涂工艺及包装流程进行分析,确定模具设计,并对注塑工艺、喷涂的设备、喷涂工艺控制以及包装运输对产品质量控制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合格率做了简要介绍,实践证明产品合格率由原来的50%左右提高到90%左右,总体制造成本大大下降,对同类产品的开发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