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目的:通过比较参加亚运会与全国皮划艇春季冠军赛的皮艇运动员划桨技术和竞速结构的不同,分析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战术特点,从而能更有针对性地提高优秀运动员的划桨技术和竞技能力;研究方法:通过SONY摄像机对2010年全国皮划艇春季冠军赛和广州亚运会的200 m皮艇项目中参加男子单人皮艇(MK1-200 m)的运动员进行全程跟踪与定焦定点拍摄,运用德国SIMI运动分析系统对MK1比赛中亚洲优秀代表队的划桨技术和竞速结构做出对比分析;研究发现,MK1-200 m皮艇项目中,参加亚运会与冠军赛的运动员在一桨划距指标上无显著性差异,在时间、艇速和桨频指标上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两组运动员的划距与桨频呈现出高度负相关,处理好桨频与划距的关系是运动员提高艇速的关键;两组运动员的出水角呈显著性差异,尤其是B组的出水角过小,划桨周期的时间较长,桨频降低从而使艇速下降,因此认为,桨的出水角不能过低。  相似文献   

2.
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跑200米时的成绩,接近(甚至更好些)他们个人100米纪录的加倍。换言之,运动员在跑200米的距离上要达到优异的成绩,既要具有很好的速度条件又要有优秀的400米运动员的专门耐力。本文研究了200米运动员在全年训练中提高专门耐力的手段,根据作者在苏联国家队多年训练的经验以及对高水平运动员进行了长时间的试验、研究。第一阶段(11月—12月)包括有发展耐力和提高一般身体训练水平。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在崎岖不平的地方每周进行2—3次的长时间的跑。开始必须用小的强度跑  相似文献   

3.
高脚竞速运动训练方法(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脚竞速运动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比赛项目。比赛中运动员要双手握住马杆,双脚踏在马镫上,同侧手脚配合运动。因此,应根据其项目特点和表现形式,指出其项目的规律性,从中发现其技术重点与技术关键,通过高脚竞速运动的技术学习和训练,在身体素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促进高脚竞速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因为受马杆的限制,运动形式为同顺运动,即左手左脚同时向前摆动,右脚右手同时向后蹬地。因此提高运动员的同侧运动的灵活性与协调性具有重要地位。◆高脚竞速运动的技术高脚竞速运动是200米及200米以下距离和接力项目,其运动属极限强度运动,供能方…  相似文献   

4.
通过多年系统的游泳比赛技术监测采集游泳比赛途中游各项技术数据,以世界综合排名前100名运动员成绩为划分依据,研究女子100m蛙泳、200m自由泳运动员途中游分段速度、划幅、划频、游速的特点。研究结果显示:在女子100m蛙泳和200m自由泳中,世界优秀运动员均呈现快划频的趋势;在对成绩预测中,通过运动员的划幅、划频比较容易预测运动员成绩增长情况和上升空间,即在成绩相同情况下,运动员划频慢,成绩提高幅度大;对10名优秀女子100m蛙泳运动员的途中游个性研究和多年成绩分析表明,她们划幅、划频的个性特征非常明显,蛙泳优秀运动员相对集中,运动员年限也长;在对女子200m自由泳优秀运动员的途中游个性研究和多年成绩分析结果表明,与蛙泳不同,200m自由泳运动员个性化不是非常明显,优秀运动员相对保持高水平成绩年限少,运动员分散,说明自由泳运动员的各种能力和水平更趋于一致,优秀运动员保持高水平的能力要求更高;蛙泳对运动员的身高要求最少,而技术要求最高,是适合亚洲人的一项运动;运动员出成绩后保持高水平年限长,符合经济学原理;蛙泳项目一直是亚洲的强项和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  相似文献   

5.
女子争先赛、女子团体竞速赛项目是我国2012年伦敦奥运会冲击金牌的重点项目.分析和评价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竞速能力的内在特征和规律,研究表明,争先赛200 m的变化趋势为:运动员从俯冲阶段进入第一个100 m时速度不断提高,反映速度耐力水平的第2个100 m速度略微降低,说明绝对速度高低与项目竞速能力特征要求是匹配的,我国运动员郭爽具备奥运冲金实力.女子团体竞速赛中宫金杰的个人专项爆发力或者起动技术优于其他运动员.在重视个人专项爆发力的训练的同时也要保证其在第1圈后125 m的速度耐力水平,从而保证第2圈运动员具备与个体相适应的速度进行第2圈的冲刺.可以筛选具备优秀起动能力,绝对速度能力和速度耐力运动员进行组合,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6.
培养一个优秀的短跑运动员,第一要选好材,第二要进行科学与系统的训练,而选好材又是个先决的条件。本文就短跑运动员的选材问题,谈几点看法。一、身材形态: (1) 身高:由于短跑的距离不同,对短跑运动员的身高要求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以100米跑为主项的运动员,身高的要求不象200、400米项目那样重要,从近代100米跑成绩达到10″的近50名优秀男子运动员的身高情况来看,高矮分布在1.65—1.93米之间,最高与最矮的运动员身高竟相差28厘米之多,平均身高为1.79米(±0.07),变动率为3.86%。这组数据说明了身高不同的运动员在100米跑中均能创造出优秀的成绩。如身高在1.90米以上的S·威廉、J·卡洛斯(美国)等都创  相似文献   

7.
一、如何区分长、短距离 在我国,参加100米游泳比赛的运动员常兼游200米,而400米自由泳运动员往往兼游1500米。许多游泳强国的优秀运动员事实上也常常如此。 因此,本文中所说的短距离是指100—200米项目而言的,长距离是指400—1500米。这样区分从能量来源上讲是有充分理由的,因为研究证明: 1.25—50米距离的全力游是以即刻能源(ATP—CP能源)为主的。  相似文献   

8.
高校男子高脚竞速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调查高校男子高脚竞速运动员身体素质及其特征,建立了该类项目运动员的单项评价模型和综合评价体系,受试者为高校男子高脚竞赛运动员。身体素质包括100m、200m、60米、30米、体前屈、30s指卧撑、30s俯卧背起、悬垂举腿等多项指标。研究结果发现:高校男子高脚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模型可分为快速力量因子及协调柔韧性因子等两个方面,通过对该问题的研究,以期推动我国该类项目的开展程度和科学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9.
以26名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MONARK 894E无氧功率自行车分别进行10s、30s、60s无氧功率测试,并对运动后血乳酸浓度和安静状态、运动中、运动后心率进行测定分析。旨在研究100m、200m、400m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的磷酸原、糖酵解和混合无氧供能能力的特征。为合理制定发展专项无氧代谢能力的训练计划、科学进行运动监控提供服务。研究结果显示:100m、200m、400m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具有显著的项目特征;100m运动员的磷酸原代谢能力最强,200m和400m运动员次之;400m运动员的糖酵乳酸能供能能力强于200m运动员,200m运动员强于100m运动员;100m、200m、400m运动员各自在接近于自己项目所需时间的10s、30s、60s无氧功率测试中均表现出显著的专项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15年世锦赛、2016年奥运会、2017年世锦赛男子100米、200米仰泳决赛前八名运动员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优秀运动员作为研究个案,分析和阐释世界优秀男子仰泳运动员竞技年龄特征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三次比赛中男子100m仰泳前八名运动员的平均年龄及其离散程度均大于200m仰泳前八名运动员,且各自呈现不同特征;徐嘉余的100米、200米仰泳成绩均优于同期的Peirsol,但从大赛名次上看却望尘莫及。  相似文献   

11.
依据十项全能运动员成绩增长的阶段性特点 ,分别制定 80 0 0分运动员不同时期的成绩模式和单顶成绩发展水平评价模式。其创新点在于实现了模式的纵向控制功能 ,为我国十项全能运动员多年训练的单项成绩控制提供了参照标准。同时 ,运用评价模式对我国优秀运动员成绩表现特征进行分析 ,指出了我国全能运动员存在的不足和突破 80 0 0分应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对世界优秀女子赛跑运动员比赛中疲劳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参加过 7届世界田径锦标赛 10 0 m、2 0 0 m、40 0 m、80 0 m半决赛和决赛的前 8名共计45 8名优秀女运动员的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 ,得出世界优秀女运动员 2 0 0 m、40 0 m、80 0 m赛跑中的疲劳系数 ,旨在为我国优秀女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及成绩目标的确定提供量化参照目标。  相似文献   

13.
笔者对参加过 7届世界田径锦标赛 10 0m、 2 0 0m、 4 0 0m、 80 0m半决赛和决赛的前 8名共计 4 5 8名优秀男运动员的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 ,得出世界优秀男运动员 2 0 0m、 4 0 0m、 80 0m赛跑中的疲劳系数 ,旨在为我国优秀男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及成绩目标的确定提供量化参照目标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优秀赛跑运动员跑中疲劳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1995~1999年全国田径大赛中26场比赛的前8名男、女运动员约350人次的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男、女运动员200m、400m、800m赛跑中的疲劳系数,旨在为我国优秀运动员设定合理的量化训练目标。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速度耐力专项素质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以速度、耐力专项素质为研究内容,通过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方法,在赋予各指标以不同权重基础上,对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的速度耐力专项素质给予科学的评价,结果表明,在反映我国优秀运动员速度耐力专项素质的整体信息中,各指标权重差异不大。相对而言,以75m自由泳、200m和400m混合泳专项素质所占的权重较大。另外,按照百分法制定的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专项素质评价标准是科学的,也是可行的,该评价标准,不仅适应于对我国优秀运动员速度耐力专项素质的评价,同时也为评价其他水平运动员专项素质水平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标准模式。  相似文献   

16.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核心是发展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它的着眼点是使运动员在多次重要赛事乃至整个职业生涯中都能创造最好成绩。在训练大周期中,训练内容、阶段以及负荷需要保持科学、合理的比例与动态平衡,使整个训练过程具有周期性、动态性、可调性。由于竞技体育赛事体制的改革与职业体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弊端日益突出,使强调一般训练的分期训练理论与具体的运动项目结合时,其指导性、普适性不强,难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7.
The pacing behaviors used by elite athletes differ among individual sports, necessitating the study of sport-specific pacing profiles. Additionally, pacing behaviors adopted by elite runners differ depending on race distance. An “all-out” strategy, characterized by initial rapid acceleration and reduction in speed in the later stages, is observed during 100 m and 200 m events; 400 m runners also display positive pacing patterns,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a reduction in speed throughout the race. Similarly, 800 m runners typically adopt a positive pacing strategy during paced “meet” races. However, during championship races, depending on the tactical approaches used by dominant athletes, pacing can be either positive or negative (characterized by an increase in speed throughout). A U-shaped pacing strategy (characterized by a faster start and end than during the middle part of the race) is evident during world record performances at meet races in 1500 m, 5000 m, and 10,000 m events. Although a parabolic J-shaped pacing profile (in which the start is faster tha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race but is slower than the endspurt) can be observed during championship 1500 m races, a negative pacing strategy with microvariations of pace is adopted by 5000 m and 10,000 m runners in championship races. Major cross country and marathon championship race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positive pacing strategy; whereas a U-shaped pacing strategy, which is the result of a fast endspurt, is adopted by 3000 m steeplechasers and half marathoners. In contrast, recent world record marathon performance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even pacing, which emphasi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ampionship and meet races at distances longer than 800 m. Studies reviewed suggest further recommendations for athletes. Throughout the whole race, 800 m runners should avoid running wide on the bends. In turn, during major championship events, 1500 m, 5000 m, and 10,000 m runners should try to run close to the inside of the track as much as possible during the decisive stages of the race when the speed is high. Staying within the leading positions during the last lap is recommended to optimize finishing position during 1500 m and 5000 m major championship races. Athletes with more modest aims than winning a medal at major championships are advised to adopt a realistic pace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s of long-distance races and stay within a pack of runners. Coaches of elite athletes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observed difference in pacing profiles adopted in meet races vs. those used in championship races: fast times achieved during races with the help of one or more pacemakers are not necessarily replicated in winner-takes-all championship races, where pace varies substantially. Although existing studies examining pacing characteristics in elite runners through an observational approach provide highly ecologically valid performance data, they provide littl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underpinning mechanisms that explain the behaviors shown. Therefore, 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in order to make a meaningful impact on the discipline. Researchers should design and conduct interventions that enable athletes to carefully choose strategies that are not influenced by poor decisions made by other competitors, allowing these athletes to develop more optimal and successful behaviors.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以24名11~15岁年龄段的男子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人,进行为期8周的训练。训练前后对实验组进行200m×7多级递增负荷测试及50m自由泳专项测试,从而了解有氧耐力的训练效果,为基层青少年运动员有氧耐力训练提供参考,也为改善和提高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最大有氧耐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比较第七、八届全国残运会福建省代表队比赛的成绩,分析福建省残疾人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指出影响福建省优势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有经费不足、集训时间短暂、运动员老化、后备人才不足、教练员队伍老化、缺乏激励保障机制等等,提出加大经费投入、出台相应保障制度、大力选拨运动员、调整教练员队伍、增加集训时间、改进管理模式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1前言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意义,不仅在于可以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而且还能为中国体育事业培养新生力量。1987年4月,国家教委、国家体委首次确立了51所招收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的试点院校,并对招生对象、招生方法、教学管理等做了初步规定。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尝试,高校试办高水平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