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校本课程发展是一个由"回应"走向"自觉"的过程。从思想理论、知识伦理、课程实践三个方面来考察校本课程发展之源中的"回应"之由,校本课程发展在理论层面、实践层面与发展层面上理应做出"回应","回应"为后来的"自觉"集聚能量,人员因素、学校文化与支持系统支撑起了"自觉"的基础。由"回应"走向"自觉"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从而实现校本课程发展提升理论、推进实践与文化再生。  相似文献   

2.
文化自觉是校本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本质是指对特定文化的肯定、选择和促进.校本课程建设者要在课程中用不同方式体现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发展之意,校本课程要体现教育实践的文化性,课程文化本质要在建设中彰显,课程是学生文化自觉培养的条件,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要促进本土文化传承发展.但在实践中却存在着文化底色不浓、文化追求...  相似文献   

3.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古村落"文化自觉"的交汇点上,古村落文化校本课程既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也有学校层面全新的自主开发。古村落文化校本课程具有原生综合、实践探索、动态创新等特性,从国家课程校本化到学校全新开发,这些特性依次增强。在古村落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课程开发主体首先要清楚自己的文化视界,依循合理的视界,选择适切的课程实施方式,并有效利用古村落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4.
校本课程发展是指校本课程从形成到实施并在实施中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也是指以校本课程实践为学校改革的切入点,带动学校课程改革并形成学校文化的整个过程.校本课程发展的文化取向是针对技术取向的弊端提出采的,强调课程本身的文化品性.主张校本课程实施是一种文化再生的过程.校本课程能够承载学校的观念文化、改善学校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注重学校内部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关注校本课程实践过程本身的多重发展价值和积极意义.文化取向下的校本课程发展要求站在学校文化更新的高度来开展各项工作,采取以校本课程彰显学校特色、让教师充分参与校本课程实践、使校本课程多样化和结构化等实践策略来促进学校文化的更新.  相似文献   

5.
文化传承是民族地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使命。校本课程开发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措施。基于文化传承的少数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应该强化民族地区学校教师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自觉意识;应考虑校本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地域的差异性,逐步细化较为笼统的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应加强学校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培训,引进课程专家和民族文化传承人到开发队伍中;应增加学校自身校本课程开发的投入,积极争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经费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是学校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也是学生个性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文化自觉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和目标,是民族文化自觉的前提和基础。借鉴费孝通的文化自觉理论,在校本课程开发中,通过提升本土文化认同感、对不同文化进行比较、形成文化反思和体验文化创新等途径实现学生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7.
刘重善 《中国教师》2009,(22):18-18
<正>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集中反映了学校的特色与个性,所以学校文化建设和校本课程开发应该成为学校的自觉行动。学校文化的形成是历史积淀的结果,校本  相似文献   

8.
民族传统体育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一旦隔离了民族传统文化,民族传统体育就丧失了发展活力,不可能有永久的生命力。通过民族地区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思考,重拾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文化担当,阐明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资源的文化多元性与复杂性,厘清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文化选择原则,探索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策略:提炼文化价值;提倡文化创新;构建文化情境;培养文化素质;实现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9.
<正>学校课程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学生素养养成的重要媒介。我校政治教研组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文化自觉"的交汇点上,着眼客家文化的传承性,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以高中政治必修相关课程内容模型构建、情境创设和内容拓展为载体,遵循"开发资源—设计课程—实践改进"的课程建设理路,开发了《客家文化》政治校本选修课程,摸索出一条校本选修课程建设的"宪中特色路径"。  相似文献   

10.
张丽维 《考试周刊》2011,(84):202-203
本土知识涵盖社会文化传统理念的各个方面,在上个世纪末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将本土知识与学校课程相结合主要是从强化文化自觉的观念出发,使教育者的本土意识转化为实践,同时注重在校本课程中对本土知识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1.
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发展,是指学校形成、实施与完善以数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以及农业技术等为基本内容的校本课程的过程.技术取向下的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实践割裂了该类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的联系,致使该类校本课程实践的深层价值被遮蔽,实践的高度与力度不够.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发展的文化取向强调课程的文化品性,视课程为文化的主体性存在,有着其超越技术层面的理念与假定,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该类校本课程的深化发展以及特色学校形成,均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立足本土文化、形成本土文化的认同教育是校本课程建设的应有之义.校本课程促进学生认同本土文化的效果形成既需要课程本身渗透文化认同思想,也需要课程实践能够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认知、了解和肯定本土文化.基于校本课程实施的本土文化认同教育可采取以下措施:设定促进本土文化认同的课程目标,形成课程建设的实践导向;把促进本土文化认同作...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在社会层面和时间层面形成凝聚性结构连接集体的文化记忆,这种文化记忆促进集体成员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本课程有利于学校文化的自主更新,有利于构建学校成员的身份认同,有利于建立校本课程长效机制.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本课程应依托国家课程目标,增进文化认同;借助文本与活动,强化文化记忆;扎根学生生活情境,引导文化行动;反思课程活动全过程,实现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4.
校本课程是开展数学文化教学实践的有效途径,在初中数学文化教学获得重视的背景下,加强数学文化校本课程的建设是落实数学文化教学的有效教学探索。教师要在充分认识数学文化教学意义和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校本课程的建设,对初中数学文化教学的价值进行分析,然后结合课标规定,开发数学文化校本课程,在课堂教学内容中适时渗透数学文化,创新教学理念,提升数学文化教学实效,从而更好地探索数学文化教学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中小学校本课程实践正在不断推进,但由于受到既往课程管理模式和考试制度等因素的制约,成效不理想。校本课程对于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学校革新、体制变革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化校本课程实践是学校发展中不能忽视的一项工作。深化校本课程实践要与学校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学校文化建设涉及学校教育哲学建设、校本制度完善、办学特色彰显等内容,与校本课程实践有着方向上的一致性和内容上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1,(53):3-4
利用本土文化开设校本课程是教育工作的重点发展方向。各个地区的文化背景存在一定差距,以本土文化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内容,要注重以个性化的课程内容为核心,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提升校本课程研发效果。文章将通过科学设定《诵咏金城》校本课程的教育目标、将兰州金城文化作为校本课程《诵咏金城》的主要内容等措施的运用,对本土文化作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辽宁教育》2013,(3):69-69
《校本课程论:发展与创新》是国家“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与教学创新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本书通过对校本课程发展概念、进程、意义的梳理,重点探讨了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关系。对如何通过校本课程实践促进学校文化建设进行了回顾与展望,论述了校本课程发展和创新的文化使命问题。  相似文献   

18.
校本课程建设是学校课程建设的研究课题,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百草园小学对历时10年探索实践的成语文化校本课程,从价值定位、课程目标、整体构建及有效实施等方面进行再审视、再实践,进一步彰显成语文化校本课程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上的独特优势,实现相融互补。  相似文献   

19.
<正>【案例背景】我校研究地方文化,开发金陵文化校本课程以来,教学效果值得期待。学生能否通过亲近金陵文化来丰富语文素养?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是怎样的?这些问题都亟需教师对校本课程的教学范式开展具体的实践研究。下面是一篇金陵文化校本课程文学作品品读课的  相似文献   

20.
开发小学排球校本课程要明确排球校本课程开发理念;丰富校本课程排球文化内容;普及排球运动技术;设计各年级段内容;设计排球校本课程评价内容,不断创新排球教育理念,在校本课程研发与实践运用过程中彰显排球运动魅力。本文从理念到实践,对开发小学排球校本课程的措施与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