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气候系统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推动了冰冻圈科学和气候学的交叉融合,进而催生了冰冻圈气候学。冰冻圈的形成演化和地球气候有着密切关系。冰冻圈不仅是一定条件下气候的产物,其变化也影响到天气和气候,影响人类社会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冰冻圈气候学就是研究冰冻圈变化与大气圈的互馈作用及其物理机制的科学。文章从介绍冰冻圈气候学的发展历史入手,系统阐释冰冻圈气候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特点。冰冻圈气候学重点研究冰冻圈在天气气候及大气环流形成与变异中的作用、冰冻圈-大气圈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机理、气候系统和冰冻圈模式的发展、气候变化与冰冻圈变化的预估,以及冰冻圈气候学对经济社会的服务功能。继续深化对冰冻圈和大气圈相互作用过程与机理的认识,推动陆地冰冻圈、海洋冰冻圈和大气冰冻圈过程参数化方案向精细化、定量化、复杂性方向发展,特别是重点考虑冰冻圈不同分量和要素非线性作用的时空尺度,发展耦合冰冻圈过程的全球与区域气候系统模式是冰冻圈气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冰冻圈灾害特征、影响及其学科发展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冰冻圈灾害包括陆地冰冻圈灾害、海洋冰冻圈灾害和大气冰冻圈灾害,冰冻圈灾害分布广泛,对社会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巨大。气候变暖导致冰冻圈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越来越高,使冰冻圈及其影响地区消除贫困、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早期,冰冻圈灾害学主要以单灾种的致灾事件、灾害影响和防治研究为主,且多集中于雪崩、冰湖溃决和冰川泥石流灾害。20世纪80年代以来,冰冻圈灾害学研究范畴扩大,冻土灾害、海冰灾害、冰凌灾害等得到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近10年,伴随冰冻圈科学体系的建立、完善,冰冻圈灾害学学科体系正在孕育发展,且在冰冻圈灾害风险、影响与适应方面进展显著。基于已有研究,文章详细阐述了冰冻圈灾害学学科内涵,评述了冰冻圈灾害时空特征及其综合影响,进而提出了未来冰冻圈灾害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冰冻圈与生物圈间密切的互馈作用关系在全球变化下不断加强,深刻影响着全球环境治理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文章从冰冻圈生态系统基本格局与功能、对变化环境的响应过程及适应性策略等角度,全面阐释了冰冻圈生态系统的分布格局及其在全球生态系统功能与人类福祉中的作用、冰冻圈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高度敏感性与指示性、冰冻圈生态系统在生物多样性维持及生物生产力增效等方面的屏障作用等,提出了变化环境下冰冻圈生态系统健康维持的有效调控路径;从而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冰冻圈生态学的基本内涵与学科进展,并指出了冰冻圈生态学未来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冰冻圈化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冰冻圈科学的重要分支。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深刻影响了冰冻圈的化学成分,而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冻圈快速退缩,也影响到冰冻圈乃至全球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并产生了显著的气候和环境效应。文章介绍了冰冻圈化学在冰冻圈科学体系中的定位,构建了冰冻圈化学的学科框架;通过举例阐明冰冻圈化学与气候和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的联系,特别是冰冻圈化学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作用;对当今冰冻圈化学相关研究热点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冰冻圈化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为应对人类所面临的气候和环境问题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5.
冰冻圈人文社会学的重要视角:功能与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冰冻圈与人类社会(人类圈)息息相关,随着全球变暖和冰冻圈普遍退缩,冰冻圈对人类社会的致利和致灾效应均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冰冻圈灾害以频发的极端事件加剧呈现;另一方面,冰冻圈服务能力整体将不断减弱乃至丧失。文章在介绍冰冻圈核心区及其主要影响区域的人文社会特征基础上,对冰冻圈功能与服务及其价值理论进行论述,并以全球高山"水塔"的重要性和极地系统变化为例阐述冰冻圈功能和服务变化及其影响,最后进一步讨论了提升冰冻圈影响区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基础科学     
《中国科技信息》2010,(2):11-14,286-288
<正>冰冻圈变化与全球变暖:我国面临的影响与挑战Cryosphere Change and Global Warming:Impact and Challenges in China摘要本文从冰川的水文水资源效应、冻土的生态、气候和工程效应、积雪的水文及气候效应等方面论述了冰冻圈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影响与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着重根据近40年来我国冰冻圈变化的实际情况,论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始建于1991年,2007年10月通过科技部论证,被批准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基于长期野外定位观测、面上考察和实验室分析模拟,建立了国际上最全面的山地冰冻圈综合监测网络和实验室分析研究平台,以"冰冻圈过程、机理和模拟""冰冻圈与其他圈层相互作用"和"冰冻圈灾害、影响与适应对策"三大研究方向为主线,在中国西部、南极和北极地区系统开展与冰冻圈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验室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冰冻圈科学学科体系,促进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近年来,实验室在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8.
冰是冰冻圈核心物质,但不同冰冻圈要素因冰的含量及其他物质组成有所不同,物理性质及各种物理过程存在明显差异。经过20世纪中后期对冰的物理性质的大量实验研究和冰冻圈主要要素物理特征的广泛调查,冰的物理性质和冰冻圈主要要素物理特征的基本概念得以明确。随着冰冻圈科学体系的建立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冰冻圈物理研究在3个方面要着力发展:(1)提高冰和冰冻圈要素物理性质的定量刻画精度,为过程模拟、冰冻圈灾害防治和冰冻圈服务提供关键参数支持;(2)加强冰冻圈主要要素综合物理过程的模拟研究,特别是要开展实体和相似性模拟实验;(3)推进冰冻圈多模式及其与其他圈层模式的耦合研究。  相似文献   

9.
冰冻圈遥感:助力“三极”大科学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冰冻圈遥感学是冰冻圈科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文章对冰冻圈遥感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遥感方法进行了概述,并通过典型案例介绍了冰冻圈遥感的总体进展,重点对我国冰冻圈遥感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描述。最后对冰冻圈遥感学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探讨了冰冻圈遥感助力我国即将开展的"三极"大科学计划。  相似文献   

10.
冰冻圈是气候系统五大圈层之一,其存在和变化对大气、水资源和水循环、生态系统、陆地和海洋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地球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从冰冻圈形成和变化机理与过程,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相互作用,到冰冻圈变化的影响和适应,以及区域和全球经济社会的服务功能等的集成,发展成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冰冻圈科学。冰冻圈科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与"未来地球""地球委员会"等倡导的方向相一致,具有国际前瞻性。  相似文献   

11.
冰冻圈水文学:解密地球最大淡水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冰冻圈水体以固态存在,固态水融化后在流域、区域乃至全球尺度上影响水文、水资源和水循环。文章从水文学视角,重点从冰冻圈水文功能、融水径流过程及其影响、冰冻圈水文生态与环境效应等方面介绍冰冻圈水文研究的内容和最新进展。冰冻圈水文功能主要表现在水源涵养、径流补给、水资源调节3个方面。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冰冻圈水文过程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冰川消融期提前,冰川融水径流增多;融雪期提前,多年冻土退化导致冬季径流增加,对流域径流的年内调节能力增加。预估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冰川融水持续减少,其变化对我国西北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带来更大挑战。冰冻圈水文过程变化也对寒区生态系统和生态工程、洪水灾害及可持续发展、乃至地缘政治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冰冻圈微生物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冰冻圈的低温和严酷的生存条件,选择了具有独特适应性和多样性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是地球生命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独特组分。冰冻圈微生物大多为冷适应微生物;其中,有许多新微生物类群,是极其重要的物种和基因资源。嗜冷微生物是揭示生物冷适应机制的模式生物,其细胞及细胞组分在低温生物工艺上显示出巨大的应用价值。冰冻圈中也封存着一些古老的未知致病性微生物。冰冻圈是地球上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圈层,地球的升温正加速冰冻圈的退化和消融,冰冻圈微生物赖以生存的生境正在消失,且伴随着微生物的释放。这些微生物的释放可能是人类面临的不可预知的威胁。因此,亟待开展冰冻圈微生物调查与研究,探讨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其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13.
正编者按冰冻圈是地球系统中水体处于冻结状态的负温圈层,主要分布在地球两极和高山地区。在人类演化与进步的漫长过程中,冰冻圈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冰冻圈服务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各种惠益和福祉,如淡水资源供给、水文调节、生态调节等;另一方面,冰冻圈灾害,如雪崩、冰川泥石流等,也给人类经济社会带来了严峻挑战。自18世纪工业化时代以来,人类活动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相似文献   

14.
冰冻圈与气候变化、人类工程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冰冻圈变化及其引发的冰冻圈灾害使寒区工程建设和安全运营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冰冻圈各要素对重大工程影响具有显著不同的特点,冰川、积雪、海(河、湖)冰等主要以灾害方式影响重大工程的建设、安全运营和服役性。冻土作为工程构筑物的特殊地基土,冻融灾害和冻土热力学稳定性变化均会直接影响工程的稳定性。随着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冰冻圈各要素变化及其水文、生态环境、地表过程等变化均对重大工程产生显著的影响,需加强重大工程建设和安全运营与环境因素变化之间关系研究,重大工程安全保障技术也需更加综合地考虑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气候和环境变化将成为未来冰冻圈区重大工程建设、安全运营和工程服役性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同时,"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不仅给冰冻圈工程学带来机遇,而且也使其面临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太阳系和太阳系外行星冰冻圈。太阳系各行星和卫星的表面温度差异很大,它们的冰冻圈发育各不相同。水星和月球的两极陨石坑的永久阴影区中可能有水冰存在。金星太热,表面既没有液态水,也不可能有水冰存在。火星两极存在永久性冰帽,包括水冰和干冰(固态CO2)。在太阳系雪线之外,存在很多冰卫星和富含水的矮行星,它们的主要是由水冰组成的;在极低的温度下,水冰甚至比地球上的岩石还要坚硬,并成为这些星体的壳层。除了水冰,其他易挥发组分如CO2、CH4、N2、CO等在极低温度下都会凝固为冰,形成不同于水冰的冰冻圈。因此,行星冰冻圈具有与地球冰冻圈迥然不同的丰富多样性。对行星冰冻圈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扩大视野,更深入地理解地球冰冻圈,也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太阳系的形成、地球水分的来源、地球深时古气候环境和生命演化,以及开展未来的系外生命探测。  相似文献   

16.
人物视点     
秦大河,1947年生,地理学家,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局长,中国气象局局长。参与和领导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第三、四、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以及中国气候环境演变评估工作,为深化认识气候变化科学做出了重要贡献。积极倡导冰冻圈科学概念,从冰冻圈与其他圈层相互作用以及冰冻圈变化的适应对策方面构建了冰冻圈科学的理论框架,创建了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持《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提出“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新理念,实施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使中国气象科技事业发展步入新阶段。曾获国际气象组织奖(IMO)、2013年沃尔沃环境奖等荣誉。  相似文献   

17.
冰冻圈地缘政治时代的到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球气候变暖正在导致冰冻圈的快速融化,并由此引发对冰冻圈特别是北极地区资源和航道控制权的争夺,世界正进入一个由气候变化驱动的地缘政治时代。文章在分析冰冻圈地缘政治形成背景的基础上,讨论了冰冻圈地缘政治(学)的内涵及特征;并从现实主义视角分析近20年来发生在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竞争态势,包括北极五国对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的竞争,以及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围绕北极资源、航道控制展开的军事部署和斗争。最后,提出了中国参与冰冻圈国际治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冰冻圈观测研究站(简称"高原冰冻圈站")于1987年由中科院正式批准,由原中科院兰州冰川冻土所和原中科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所联合筹建,当时定名为"青藏高原综合观测研究站"。2001年成为中科院特殊环境与灾害网络野外台站;2004年,由中科院批准更名为"青藏高原冰冻圈观测研究站";2005年经科技部遴选,成为国家级特殊环境与灾害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并被命名为"藏北高原冰冻圈特殊环境与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09年度荣获第一次"全国优秀野外科技工作集体"表彰。高原冰冻圈站是全球针对高海拔多年冻土监测研究的重要平台,也是"国际全球监测系统"中"多年冻土温度监测网"(GOSGTNP)、国际多年冻土协会活动层监测网(CALM)以及国际雪冰冻土数据网络中心的相关监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冰冻圈科学作为一门自然和人文深度交叉的新兴学科,其目的是认识自然规律,服务人类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中国冰冻圈研究实现了从传统基础研究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跨越,这标志着学科的日臻成熟。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早在2016年冬奥会申办成功之初,当意识到国际顶级赛事对雪冰特殊需求“近在眼前”后,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即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三期)和中国科学院学部院士咨询项目为依托,率先在河北张家口滑雪场开展了观测研究。过去5年来,冬奥雪务需求牵引着我国冰冻圈科学团队在雪冰物理关键技术环节上集中攻关,推动了学科向应用领域的延拓,取得了预期成果。文章总结研究团队研发的冬奥雪务保障关键技术,展望我国冰雪产业发展路径,从战略思维、科学积淀及实践创新的角度阐述冰冻圈科学的应用及拓展,提出了相关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地球上由两极冰帽、大陆冰川、冻土、积雪、海冰等构成的冰冻圈影响和控制着全球气候、自然景观及人类的生活、生产。我国是冰川冻土大国,随着我国寒区经济的发展,要抓紧冰冻圈科学基础研究的规划和实施,本世纪末内应从七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