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以及同许多老教师交流中体会到,要上好一堂体育课,不仅仅要重视课的基本部分的教学,而且对课的开始部分,准备部分、结束部分也是不可忽视的。以下从这几方面谈谈个人的认识。 一、要重视课的开始部分。 体育课的开始部分的主要任务是集合、整队、检查服装、清点人数。师生问好,宣布课的任务等。一堂课上的好坏直接与课的开始部分组织的好坏有很重要的关系。体育课不同于其他科目。体育课大多是在户  相似文献   

2.
<正>运用音乐创设情景,可以给学生情感以极大的满足,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浓厚兴趣,延缓疲劳,顺利达成教学目标。下面以一节水平二"沙包投准"的课例,谈谈音乐在小学低年级情景教学中的应用。一、音乐在"情景导入"阶段中的激趣应用"激趣"部分的教学,通过音乐主导的情景创设,能让简单的场地变成"美丽草原",能让学生变成"小牧羊人",从课的开始就让学生兴趣倍增。情景:随着上课铃声响起,教师开始播放德德玛演唱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节奏为21~23拍/10秒),学生们马上安静下来,陶醉在美妙的音乐声中;  相似文献   

3.
<正> 近两年,我观摩的体育研究课、公开课、试验课不少。总结其特点,教者对课的开始、中间部分在教学、教法方面研究甚广、功夫颇深,然而对课的结尾研究显得比较薄弱。我以为不能轻视、低估课的结尾。 课堂结尾教学,一般可采用下列方法: 一、放松法。即尽快地消除运动造成的疲劳,使学生高度兴奋的情  相似文献   

4.
<正> 本课设计一、指导思想教学要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为完成大纲任务,教材尽量采用游戏形式。每次课的教材内容安排,相对多一些,以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除完成“三基”教学和思想教育任务外,在教学中还应注意“三个面向”的要求,发展学生的智力与进行美的教育,以及对能力、创造力的培养。不断探索教学的规律性。二、课的设计 (一)开始部分:学生自然围站在教师身边,即开始上课。目的是给学生以轻松、愉快之感,尽量减少对学生的约束力。课的内容是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们自愿讲出的。目的是从课的开始就使学生对课  相似文献   

5.
<正>在体育教学中,无生上课是对师生双边活动的模拟,具有虚拟性与表演性,是在理想状态下的体育教学过程的实录;而说课则是对"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问题的阐述。在此,笔者认为,体育教师在进行无生上课时,要着重把握以下几点:一、语言表达清晰,准确利用术语在进行无生上课时,部分教师因为紧张导致语言表达不清晰、逻辑混乱,使评委或看课教师没有兴趣继续听后面的教学设计;在动作示范和讲解过程中,部分教师会使用方言,如把肘关节称之为"胳臂肘",把"勾手"称之为"五指勾起"等,这些动作称谓会让评委或看课教师感觉到"刺耳",也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正> 手势是一种身体语言,它既方便灵活,又生动直观。在体育教学中,如果能准确合理地运用手势,可以增加练习密度,帮助提高教学质量。 一、开始部分的手势 课的开始部分是全班集体性活动,人多,场面大,这给教师的组织教学带来一些不利因素。如果教师在下达口令的同时,配以合理的手势,不仅可以使教师的口令简单明了,也可使课堂的组织教学井然有  相似文献   

7.
《中国学校体育》2020,(8):30-31
<正>注意力是学生一项基本能力,小学生注意力时效短,易分散。实践证明,教师的"干预"有助于加快学生注意力的形成,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笔者就体育室外课的开始、中段、结束三个不同阶段,针对学生注意力分散不同特征,对教师的有效干预策略进行总结。一、课开始课的开始部分虽然时间短,但很关键,此时学生还在课间的能量释放中,不能主动地、快速地、有目的地将注意力转移至体育课堂中。实践证明,体育课"开始静,一课静""开始乱,一课乱",因此,  相似文献   

8.
<正>一、放权一点时间,培养小小指挥员传统的体育课,整节课都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种"满堂贯"的体育课,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思维的发展。对此,可以在课的开始和准备部分,让学生轮流进行课的集合整队,指挥做徒手操等各项准备活动练习,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指挥能力,开展培养"小小指挥员"的教学尝试,不仅  相似文献   

9.
陈慧 《体育教学》2006,(6):52-52
体育课的结构是指从课的开始到结束对课的教学活动模式的整体设计,即课的内容安排的顺序、教法的运用和时间的分配等。体育教育界提起“三段式”教学,即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的课堂教学结构,是人尽皆知的教学习惯。很长一段时期里,这种教学结构引领并统治着体育课堂教学。在课时教学计划(教案)中,表现尤为突出。上课、看课和评课的专家学者们都以是否符合这样的教学规律,予以评价一堂体育课的成败与否。  相似文献   

10.
<正>一、明确如何说课本次比赛是笔者第一次参加说课,通过这次说课,笔者明白了说课不仅是要说出"教什么"和"怎么教",还要说出"为什么这样教"。在说课中,对于教学目标如何达成、教学重点如何处理、解决难点和辅助教学手段采用什么方法都要说清,所说的教学过程要清晰,要环环相扣,让听者通过说课能了解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1.
<正>多维观课是体育组教研活动中有效观课的一种新形式,主要从观、听、记、思等维度去观课,实现全面掌握执教者的教材处理是否得当、教学流程是否恰当、学练方法是否合理等,为有效开展课后评课与教学重构奠定基础。一、观课堂的教学处理(一)观教学过程,思功能开发案例1:在教学"后滚翻"一课中,我们观察到准备活动是绕篮球场慢跑4圈和专门性关节绕环;基本部分是:复习前滚翻(6次),学习肩上推掌(5次),学习肩上推  相似文献   

12.
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青少年学生在一节课中 ,课一开始思维从休息或其他状态下逐渐转移到新课学习中来 ,大约需要5分钟。5分钟后 ,在教师的激励下逐渐进入最佳状态。20分钟后 ,兴奋状态逐步转为抑制状态 ,思维活动的水平逐渐降低。传统教学一般把课的前中部分这段最好时间用于准备活动 ,待课进入基本部分后 ,学生的兴奋性、注意力、思维能力等已开始减退 ;加之以同一内容、同一标准、同一要求组织教学 ,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设有留给学生必要的主动发展的时空 ,因而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为此 ,本文就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时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东北三省第八届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研讨会在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举行。在此,笔者作为技巧——"纵箱前滚翻"一课的指导教师针对该课做了一定分析,并提出了自己对本次活动的一些思考。一、针对"技巧——纵箱前滚翻"一课的评析(一)教材选择大胆、创新,具有挑战性本次是异地做课,教师在对当地教学环境、教学对象(如,学生的身体条件、运动基  相似文献   

14.
<正>暑假参加教师网上远程研修,在观看课例视频时发现,个别教师用类似太极拳的"书道拳"进行放松活动。笔者查阅了近年来刊登在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相关专业杂志上的优秀教案和教学设计,也发现有部分教师在课的  相似文献   

15.
<正>年轻教师在日常看课过程中,部分教师往往会不知道怎么去看课,手足无措地去看课。个别教师甚至认为,只要下课铃声一响,自己的任务就"光荣"完成了,看课与上课之间会脱节,看课活动也会失去其意义。对于以上一些现象,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浅谈对看课的几点看法。一、症状原因(一)不明确目标,思想不重视以甄别和奖惩为目的的看课现象普遍存在于部分地区,听者经常把目光集中在教师身上,而忽视体现教学理念、完成教学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课的结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理论,探讨了篮球课教学的若干问题。提出在课的开始部分运用球性练习、自我练习;建立及运用篮球基本技术练习方法系统;将战术分解为技术练习进行教学等论点。  相似文献   

17.
<正>一年级学生的自控能力与认知能力均较差,同时又具有好动、好玩、好思考等特点。因此,笔者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设计了一些新颖有趣的诱导练习,效果较好。教学过程如下:一、课的准备部分绳操练习:学生在"黑猫警长"的歌曲伴奏下精神抖擞地跟随教师一起练习绳操。  相似文献   

18.
<正>在艺体组开展的一次校级公开教学中,三四十位各科任教师围坐在篮球场外,沐着暖暖的春风,等待着即将进行的体育公开课教学。上课教师是学校新晋特岗女教师汪倩倩,汪老师在本次课中安排了健美操教学,课的基本流程是:游戏"接火车"(开始)——健美操专项准备活动——教师展示——复  相似文献   

19.
在一堂体育课中,开始和准备部分的教学是很重要的,为了提高开始和准备部分的教学效果,笔者改变了以往的教学常规,根据青少年的兴趣特点,采用了做游戏和球类活动的方法.现在学生己形成了一个习惯:凡下面一节是体育课,上节课下课铃响后,就主动地到操场活动,改变了过去二分钟预备铃响后才整队的情况。待学生活动到上课后七、八分钟时再整队,宣布课的内客,然后进入基本部分的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有以下几个好  相似文献   

20.
<正>一、"模拟上课"有别于"说课"说课"是课前的一种预设,是把对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效果等的预计说出来,是说理,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支撑,理论要求更高一些,且可以脱离实际说。而"模拟上课"是模拟一堂课,更多的是说学法和练法,展示的是教学过程。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