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人育人,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是北京四中办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以人育人、共同发展”具体可以概括和表现为“以行为影响行为,以品德培养品德,以能力提高能力,以理想树立理想,以情操陶冶情操,以境界提升境界,以人格塑造人格”。“以人育人、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体现了教育的客观规律和教师工作的职业特征,也体现了四中对教育的理解。“以人育人”不仅是指教师育学生,还包括学生育教师、前人育后人,即用四中校友和他们留下的精神文化来育在校的学生。有了学生、教师与家长的相互支持与促进,“共同发展”则是“以人育人”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的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着重育人轻育己、重形式轻实质、教师教育日渐弱化、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带有明显的非专业性、教学组织形式较为单一、教师专业发展管理简单化等若干现实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有:由育人转向育己、由重形式转向重实质、改造教师教育、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达成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管理科学化等。  相似文献   

3.
当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成为教师的普遍共识时,我们却忽视了教育的另一端——教师的教育习惯问题。当下的教师,在新旧课程、育人与育己、个体与群体等种种对立冲突中,对教育习惯的认知上基本上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是一种“没有教育习惯的教育习惯”。因此,良好教育习惯的养成,需要学校和教师自觉,并付诸行动。  相似文献   

4.
开栏寄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一个“育己”的过程。通常,我们较多关注的是教师的“育人”,但是,社会进步到今天,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没有教师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幼儿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新,就很难有幼儿的创造性发展。总之,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本栏目关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问题,诸如教研、教科研、职前教育、职后教育(园长培训、教师培训)等问题,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5.
“五育并举”“五育融合”作为新时代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政策概念,既是不同的,又是相互关联的。“五育并举”主要针对“全面发展教育体系问题”,强调全面性、完整性,而“五育融合”主要针对“全面发展教育机制与方法问题”,强调融通性、有机性。从政策逻辑、学术逻辑、实践逻辑三个方面来看,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和有关重大政策的需要,是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解决学校“教育拥挤”“课程拥挤”现实问题的紧迫需要。在实现“五育并举”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五育融合”,要采用系统性思维,转变教育观念,加强顶层设计;提升教师“五育融合”的意识与能力,强化“教育者”与“人生导师”的身份认同;构建引导和指向“五育融合”的学校评价体系;将人格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五育融合”的桥梁和纽带,提升“五育融合”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6.
专家型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历程、学科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料.通过访谈江苏省苏州中学樊亚东老师,我们从学校师生关系、数学知识本体以及教学育人技能等角度,走进了他四十年的教师专业成长历程,学习了他先进的教育理念,聆听了他育人先育己的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7.
虽然是一名新教师,但对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做出了自己的思考,育人即育己.在高中信息课上推崇任务教学法;努力探索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8.
“五育融合”是在“五育并举”基础上形成的教育理论新构架,是当前教育改革实践的新探索,亦是未来育人方式转变的新方向。在“五育融合”实践中,教师是直接的承担者,其对“五育融合”的理解与实施直接影响着“五育融合”的育人实效。通过对一线中小学教师的深度访谈发现,实施“五育融合”存在现实困境,教师对“五育融合”的认识有限导致概念理解偏误,教师专业素养不足致使“五育融合”实施困难,缺少外部资源支持限制“五育融合”落地,“融合育人”评价体系的不健全难以引领“五育融合”的深化。为有效推进“五育融合”的教育改革,应活化教师对“五育融合”的理解与认识,建构面向“五育融合胜任力”的研修机制,打造“五育融合”的协同工作系统,全面完善“五育融合”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教育者必须意识到“以人民为中心”事业的使命和担当,并不断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高速发展积蓄供给能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高校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高校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高校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归旨是以人民为中心教育立场上,研判高校教师对新时代教师教育的期待,满足高校教师的真实需求,达到育人与育己的双向奔赴与高效协同。相关部门应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立场上,通过全面规划部署、充实教育内容、实时反馈监控等具体路径推进高校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与最早提出“五育并举”的蔡元培及其时代相比,新时代所提出的“五育并举”,有独特的时代需要和时代问题;“五育融合”给新时代带来的是“教育新体系”;“五育融合”是一种“育人假设”“育人实践”“育人理念”“育人思维”和“育人能力”;“五育融合”难在“日常”“机制”“评价”“主体”和“生态”,它们同时构成了破解“五育难题”的基本维度和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1.
学校最本质的内涵是育人,其出发点和归宿是提高育人质量,促进每个学生德、智、体、美等素质的全面发展。办学过程中须坚持科学发展,与时俱进。以教兴校,以研为乐,让学生与教师共同成长,与学校一起发展。精心策划,运用资源,建立“特区”的策略是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是学校得以发展。通过努力和实践,我校确立了促进教师“立人立己,达人达己”的发展目标,“文质彬彬的学生成长目标,“小学校,大雅堂”是学校办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是我国第一个以教育现代化为指导思想的文件,在指导思想中特别强调要“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从战略思想上提出面向2035年教育“五育融合”“立德树人”的发展方向。但在当下“五育融合”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进而限制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平衡”“融合”“评价”“价值”四个方面。为保证“五育融合”在教育现代化发展中目标的实现,应从意识、课程体系、教学体系、教师发展体系等方面树立“五育融合”教育教学观;应从制定战略规划、加强组织指导等方面加强“五育融合”教育管理的顶层设计;应从政府宏观引导、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布局、国际教育参考等方面促进“五育融合”教育管理的协同发展;应从评价对象和评价主体上完善“五育融合”的评价体制,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育分”体现的是应试教育,“育人”体现的是素质教育。我担任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校长以来,面对教育发展和变革的新挑战,立足学校实际谋发展,对“育人”这个教育的终极目标作了特色定位.培养具有“真、善、美”品格全面发展的学生;对“育分”做了具有时代内涵的诠释: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提高教育质量;把“育人”与“育分”有机整合,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4.
狄永伟 《考试周刊》2010,(15):218-219
教育是育人的事业,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命运,一个国家的未来。教师是在学生心灵深处耕耘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要求我们在培养一个人之前,首先应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丰富知识的人。徐特立说:“一个好的老师,应是‘经师’与‘人师’相结合的人。”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自身首先是做人的模范。育人者先育己,育己者重育德。我们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最起码要有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教育的爱心——一个真正的人民教师不可或缺的师德精神。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科学》2005,(4):F003-F003
天津大港三中成立于1996年8月,是一所普通的完中校。2001年晋升为区属重点中学。现有在校生1200余人,教职工122人。1997年学校德育处承接了国家“九五”课题“激励教育”的研究,’并将激励教育引入到教学与管理领域,教师的教学方式、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为提高育人效果,学校提出“全程育人、全员示范、育人育己”工作策略,全校120名教职工分成10个小组,参与到教育教学的日常管理之中。  相似文献   

16.
“五育”融合育人理念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理念的更深理解和实践细化,一方面彰显了新时代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追寻,另一方面也是对教育活动整体育人功能这一教育本质的回归。然而,“五育”融合育人理念的提出对我国当前的教育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挑战,“五育”融合教育面临并举之难、融合之难、评价之难。破解“五育”融合之难,就必须建立“五育”融合之序。作为对教育整体育人价值的遵循和追求,“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系统落实涉及多个方面:以课程融合为载体,实现对“五育”融合课程资源的开发;以教育改革为途径,培养“五育”融合思维,实现教育过程的“五育”融合;以评价优化为导向,实现对五育融合的价值引导;以课后服务为补充,实现“五育”融合教育影响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育什么人,怎样育人。教书育人,是教育的目的,由教育的本质和我们的培养目标决定的。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四有”新人,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的全部辛勤劳动,就是把教书和育人紧密地结合起来,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造就一批批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教育,是一种育人的社会活动。“育”,是培植、抚养的意思。《诗经小雅·蓼莪》说,育即“长我育我”。后来引申为教育,又把教育的内容分为德育、智育、体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汀洲学校在“五育融合”理念下,建构“立德润心、启智润慧、习劳润技、育美润品、健身润体”十五年一体化课程体系,并通过基础课程、选择性课程的灵活实施最大化实现课程育人价值,同时立足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评价课程育人效果并不断调整、完善课程,实现“教育让美好看得见”的汀洲办学愿景。  相似文献   

19.
五育融合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整体发展,以“整体的教育培育整体的人”是开展五育的逻辑起点。劳动教育作为五育的重要内容,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但当前,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本质理解偏差、劳动教育课程落实不够、家校社协同育人不足、劳动教育评价标准单一等问题仍然突出。新时代背景下,五育融合成为劳动教育的突破口。因此,在五育融合视野下加强小学劳动教育应确立五育融合育人目标、强化劳动教育特色课程设计、打造“三力整合”育人格局、构建实践取向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实现角色的根本转变,以全新的理念演绎全新的教学行为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如何先“育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一流的师资,就教不出一流的学生;没有名师的执掌,就谈不上什么名校.因此,教师育人必须先“育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