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电子护具对跆拳道运动员比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跆拳道比赛由双方运动员得分多少区分胜负。使用普通护具时,运动员是否得分全由裁判员人工判定。而使用电子护具时,躯干的得分由护具感应装置自动判定,拳的得分、头部得分和旋转技术得分由裁判人工判定。随着电子护具技术的成熟以及跆拳道竞赛的需要,自2009年世界锦标赛开始,世界跆联正式采用电子护具进行比赛,我国第11届全运会跆拳道比赛也采用了电子护具。电子护具有别于普通护具,它的使用势必对跆拳道竞赛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在比赛中后旋踢反击技术出腿的时机,文章通过挑选2010年浙江省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决赛男子4个级别和女子4个级别,总共8场比赛录像中的运动员对后旋踢技术运用的情况进行整理。采用文献资料,录象观察法和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并结合实践经验,对跆拳道的后旋踢反击技术动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发现在跆拳道运动比赛中,每一次的进攻,每一次的反击,都是为了有效的得分,从而取得比赛的胜利,在进攻和反击中后旋技术成为了重要的得分动作之一,合理运用后旋踢反击技术是比赛取胜的关键。因而在比赛中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必需合理运用技术动作。因此在实战中合理运用后旋反击技术动作在比赛中是重要的得分手段。  相似文献   

3.
王守都 《浙江体育科学》2012,34(3):20-22,74
通过对2005、2008、2010年的跆拳道竞赛规则的对比与分析,结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09年、2011年世界跆拳道锦标赛的决赛,说明在不同的得分规则下,运动员技术和得分手段都会出现变化,跆拳道竞赛规则对运动员技术、战术水平的提高与发展起着直接的导向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在比赛中双飞踢反击技术出腿的时机,文章通过挑选2006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决赛男子4个级别和女子4个级别,总共8场比赛录像中的运动员,对双飞踢技术运用的情况进行整理。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并结合实践经验,对跆拳道的双飞踢反击技术动作进行分析和研究。跆拳道比赛进攻和反击中运用双飞技术已成为重要的得分动作之一,合理运用双飞踢反击技术是比赛取胜的关键。因而在比赛中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必须合理运用技术动作,在实战中合理运用双飞踢反击技术动作是比赛中重要的得分手段。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2010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跆拳道比赛录像的观察,了解运动员的技术运用情况,记录有效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大学生跆拳道技术的有效得分数据,为大学生日常学习、训练提供参考,从而对跆拳道项目在高校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跆拳道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项目,不仅是运动员身体技术的较量,更是智与谋的比拼。本文通过对18名跆拳道运动员观看跆拳道比赛视频所得的各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跆拳道运动员的运动级别、训练时间、比赛经历及正确判断真假动作视频的全部数目、真正数目、假正数目、总体得分之间存在的关系,以期为广大跆拳道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跆拳道新旧规则的对比分析,从跆拳道新规则中的得分分值变化着手,根据比赛的技术统计分析竞赛规则的变化对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术运用产生的影响,以期为跆拳道教练员提供技术训练理论依据,使运动员在今后的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张航 《少年体育训练》2013,(2):60-61,59
横踢又被称作是抡踢,是跆拳道所有技术当中最为基本的一种腿法,横踢是跆拳道比赛中运用率较高的动作之一,也是运动员得分的主要技术,具有较强攻击性和猛然性。可在进攻和反击战术中击打对手除去背部脊柱垂直部分的躯干部以及抛去后脑的面部得分。我国男子与女子运动员横踢技术较为熟练,但在衍生技术上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所以本文通过对2011年跆拳道世界锦标赛中国男子与女子分别2个级别,一共4场比赛的录像中我国运动员对横踢技术运用的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其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在横踢技术在比赛中击打的情况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原源 《拳击与格斗》2023,(10):10-12
<正>跆拳道比赛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良好的身体素质可以使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体力,做出的击打动作也会更加有力。所以,青少年跆拳道教学必须注重对身体素质的培养,以有效提高青少年的跆拳道技术。1体能训练的意义跆拳道选手的竞赛能力主要表现在技术动作、速度和力量上。在日常训练中,体能训练是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关键。体能训练的意义在于:第一,  相似文献   

10.
全运会跆拳道比赛是我国最高水平的赛事之一,集合了全国各地最优秀的运动员,而各个运动员在比赛时的技术使用也各有千秋.文章通过对第十二届全运会跆拳道比赛男子比赛录像中后踢技术的运用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包括跆拳道后踢技术分析、方法要领以及分类;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后踢技术详细的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通过新规则对转身动作得分的改变,后踢的训练方法和在比赛中的运用的调查与分析及其重点难点等,阐明后踢技术具有动作的快速,惯性带来的巨大力量及其较强的隐蔽性,在比赛中的重要性,使得教练员和运动员对后踢技术在比赛中运用意识的培养及重视;还通过分析后踢技术,结合新规则在比赛中后踢转身技术动作得两分,来制定它的训练方法,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教学,训练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跆拳道作为一项对抗性的竞技运动,对运动员的体能有着很大的要求,在跆拳道的对抗中,体能的不足会严重影响运动员对技战术的执行能力,尤其是在对跆拳道运动竞技规则的改变以后,对运动员的体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日常训练中,教练员对跆拳道运动员进行训练时会选用核心力量训练,但是关于核心力量对于运动员体能的影响研究的不是很多。文章通过对大连市20名跆拳道优秀运动员进行研究,文章从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五个方面入手,确定测试指标,分别对运动员在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前后对其进行体能测试,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以此来研究核心力量训练对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韩国桂阳高中跆拳道运动队运动员、教师中非跆拳道教练30名进行问卷调查,对韩国桂阳高中5名教练进行专家访谈,对韩国贵阳高中跆拳道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得出该校在短短几年之间迅速发展的原因,从而为中国开办跆拳道项目的学校提供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跆拳道实战对优秀女子跆拳道运动员机体能量代谢特点的影响,以8名参加与越南队实战的广东省优秀女子跆拳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实战前、实战中、实战后对心率和血乳酸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实战、实战后的心率和血乳酸均明显高于实战前(p<0.01),实战后3min的心率明显低于第3回合(p<0.01),实战后3min的血乳酸低于第3回合即刻,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战后3min、5min的心率和乳酸均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提示跆拳道项目比赛强度大,无氧代谢能力对跆拳道项目起着重要作用;体能训练时,应该注重高强度的无氧训练以及高、低强度交替的间歇性有氧训练.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方面入手,研究如何提高跆拳道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主要是由力量、耐力、柔韧等方面构成,文章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逐一研究。文章试图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运动学院(零二级、零三级)跆拳道一级及二级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进行定量测量与分析,从而比较出一级运动员与二级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的差异,进而为今后的跆拳道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提供一个明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鲍克 《体育科研》2013,(4):43-46
目的:探讨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比赛时的损伤发生规律,为预防和降低跆拳道运动损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参加2011年全国跆拳道冠军赛的237名运动员的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比赛时损伤总体发生率为13.1%,男显著高于女(P<0.01);男子损伤发生部位依次为下肢、头部、脊椎和上肢,女子损伤部位集中在下肢和头部;男子最常见的损伤类型依次为扭伤、挫伤和撕裂伤;女子最常见的损伤类型为挫伤、扭伤和拉伤;损伤机制主要发生在受到对方腿击时,其次出现在出腿进攻时,男子更倾向于在被对手出腿击中的情况下发生损伤。结论:新规则实施后跆拳道运动员的损伤发生率减少,与下肢相比,运动员头部损伤比例增加,运动损伤类型较多,损伤机制多发生在运动员实施高难动作的对抗环节,进一步提高运动员运动素质、完善技术动作、加强对抗性格挡训练是防治损伤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第七届城市运动会跆拳道首次使用电子护具的技术和四川跆拳道队技术进行分析,了解跆拳道比赛使用电子护具后对运动员在得分、技战术的使用方面有无明显变化进行总结,努力探索新规则、新记分情况下跆拳道项目的制胜规律;选取第七届城市运动会跆拳道决赛的运动员和四川队的队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录像资料进行分析,了解使用电子护具后的技术与四川跆拳道队在比赛中的技术使用情况;结合四川跆拳道队目前的情况提出建设性规划。  相似文献   

17.
刘晨 《精武》2014,(4):20-21
跆拳道运动专顶平衡能力是指在跆拳道运动中,运动员为了提高击打效果,在即使身体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下,仍能迅速、准确、协调的控制身体姿势并完成击打动作或躲闪防守动作的能力。它是发展和完善运动技术,提高跆拳道运动员协调能力及比赛成绩的基础能力。本论文通过对平衡能力的作用及训练手段的研究,希望能使教练员和运动员更加重视平衡能力的训练,同时对有效指导教练员科学的训练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跆拳道的推踢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旨在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因而加强教练员在平时训练中对推踢技术的重视和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很好的运用推踢技术的意识,从而来提高运动员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以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校跆拳道队40名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并以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归纳总结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为主,目的是研究几种柔韧练习方法对跆拳道运动员柔韧素质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