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9 毫秒
1.
苏天爵(1294-1352),字伯修,号"滋溪先生",河北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元末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所编著和整理的<国朝名臣事略>、<国朝文类>、<滋溪文稿>等书均被历代治史者公认为蕴籍极丰的文史宝库.  相似文献   

2.
从元代三史编纂历程来看,袁桷是较早关注三史编纂的史家,无论是理论抑或实践,均有首创之功.袁桷的最大愿望是搜集资料,考订资料,曾编纂几部宋史资料集.袁桷对三史编纂作过认真的专业思考,<修辽金宋史搜访遗书条列事状>充分展示了他的史学思想.要求对宋史资料进行考辨,这是袁桷的高明之处,为后来官修<宋史>提供了理念与资料基础.  相似文献   

3.
(二)台湾地区发表档案管理和档案学文章的期刊 接上期(4)<图书与资讯学刊>,台北『政治大学图书馆』主办,1992年创刊,季刊,该刊设有『档案学』栏目,共发了十几篇档案学文章,主要有庄树华<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管理概述>(第22期)、陈碧珠<浅论中央档案主管机关应有之功能与发展>(第35期)、薛理桂著<中文档案描述规则之拟定:基于国际档案描述标准>(第36期),等等.该刊还邀请大陆的档案学家撰写文章,有韦庆远著<大陆地区现存明清档案的分布及其史料价值>(第17期)、<简介大陆地区档案事业与民国史编纂的关系>(第18期),等等.  相似文献   

4.
<北京志·档案卷·档案志>(以下简称<北京档案志>),在<档案志>编纂委员会的领导下,按照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统一部署与要求,由北京市档案局牵头编纂,在众人的关注下历时八年出版问世.这是北京有史以来的第一部档案专业志书,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绵延不断修志传统的继承,是盛世修志、志载盛世的又一个成果.  相似文献   

5.
王莹莹 《兰台世界》2013,(22):154-155
<正>唐寅,字伯虎,江苏苏州人,明代四大才子之一。唐寅早年师从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为师,在绘画笔法上融汇元代绘画风格,天资加上勤学使唐寅画工大长,在画技和名声上已经超越了老师。他的一生屡遭挫折,仕途不顺,后寄情山水,与美酒、诗歌、书画为伍,开创了独具特色的艺术绘画风格,成为受后人敬仰的一代文学绘画大师。一、唐寅绘画作品略表唐寅的一生历尽坎坷,曾在大喜大悲中  相似文献   

6.
<史拾>是明朝末年编纂的一部古籍文献,传世极少,对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对收集齐全,为海内外孤本的<史拾>加以介绍,以期对史籍整理、研究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梁漱溟(1893-1988)先生原名焕鼎,字寿铭,祖籍广西桂林,出生地为北京.梁氏原为元代宗室贴木尔的后裔,属"世代诗礼仕宦"之家.梁漱溟一生历经清末变法、辛亥革命、国民党统治、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时期,可谓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见证人.梁漱溟一生著作等身,主要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1921)、<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1931)、<乡村建设理论>(1936)、<中国文化要义>(1949)、<人心与人生>(1980)等,梁先生思想博大精深,学术颇有建树,对我国学术界影响深远,被世人称为"中国最后的儒家".梁先生且虔诚信佛,自称他一生所忙碌的事业,都是以出世者悲天悯人的心肠,从事入世工作.他积极开展了许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活动,本文仅取部分事件加以述评.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实践经验,对企业编纂<年鉴>的作用与意义、基本原则、篇目设置、组织工作等进行了阐述.企业编纂<年鉴>为研究和指导企业的发展提供经验,为编辑企业史、志积累了资料,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教材,企业的领导者应把这项工作提到日程上来.企业编辑<年鉴>要遵循实事求是、体例统一、行文规范、坚持高标准、高水平的原则.要根据"事以类聚"的要求设置篇目.要做好组织工作,包括建立<年鉴>编委会、编辑部和基层撰稿人制度.  相似文献   

9.
<刑法志>是<汉书>十志中的重要篇目,"十志为史学上有关学科的研究开辟了道路,是很有地位的.有的为政治制度史、法制史、经济史、水利工程史、学术史、历史地理各科的开创性著作."[1][2]<刑法志>便是我国法制史的发端,在历史编纂学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0.
《宋元书景》考——兼论百年前古籍书影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元书景>的出版极大地推动了民国年间的古籍书影编纂,但学界对于<留真谱>和<宋元书景>的关系、<宋元书景>的成书过程等问题,至今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忽视了其在目录版本学上的地位,本文从<宋元书景>编者与民国古籍书影史与版本目录上的地位加以揭表.  相似文献   

11.
1985年,在山东出版史和图书史上发生了一件震撼中国学术界、图书馆界和书业出版界的大事:齐鲁书社影印出版了明代大学士于慎行编纂、万历二十四年(1596)刻版之海内孤本<兖州府志>.新影印本为18开本,分装为六大册.  相似文献   

12.
<元典章>全称为<大元圣政国朝典章>,由于该书前无序言、凡例,后少跋语,不注编者姓名,未刊刻印的时间和地点,这对我们研究其具体的编纂情况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从<元典章>的有关内容及其它史籍记载的资料中,还是能了解其当时编纂的一点概貌的.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都是相当重要的词典.比较两部词典的异同,对于辞书编纂、辞书史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史学思想史是史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中国史学思想史的研究并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值得欣慰的是,<中国史学思想通史>的出版,多少改变了这种状况.全书共10卷,即<总论·先秦卷>、<秦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卷>、<宋辽金卷>、<元代卷>、<明代卷>、<清代卷>、<近代前卷>、<近代后卷>.  相似文献   

15.
元代近百年的档案文献编纂活动,在编纂成果、编纂方法、编纂思想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其中,元代档案文献编纂与元代政治和史学的关系,元代档案文献编纂机构和人员、特点和成就,尤其值得关注。本文试对以上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金代著名文学家。曾任金朝内乡、南阳令等官职,金亡不仕。金朝灭亡后,元好问北渡黄河,流寓在山东、河北一带。他著书授徒,并结交元朝许多权贵和一般文士,在中原一带影响颇大。元好问在真定路的行迹,一般可见诸他自己及同时代其他作家的诗文。最近,笔者在河北省鹿泉市(元时为真定路)龙泉寺发现一通元碑,碑文为元好问的学生王思廉所撰,记载了元好问在真定路的行迹。王思廉(1237—1320),字仲常,幼从元好问就学于获鹿县境  相似文献   

17.
吴娟 《图书馆》1999,(1):78
北京图书馆目前有善本书27万册(件),普通古籍164万册,殷墟甲骨35000片,典藏中文图书量居世界之首.馆藏的举世瞩目的金刻本<赵城金藏>,北魏太安四年的敦煌写本<戒缘>,北魏延昌二年敦煌写本<华严经>,宋刻本<荀子>,北宋拓唐<神策军纪圣德碑>,盖有南宁缉熙殿藏印的宋刻本<文苑英华>,明永乐年编嘉靖年抄的<永乐大典>,清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等,都堪称稀世珍品.  相似文献   

18.
<考工记>是春秋末年齐国人编纂的我国第一部有关手工业技术规范的汇编.它上承我国古代奴隶社会青铜文化之遗绪,下开封建时代手工业技术之先河,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奠基之作;不仅在我国科学技术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还是我国档案事业史上科技档案编纂之先例.科学史学家钱宝琮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研究吾国技术史,应该上抓<考工记>,下抓<天工开物>";英国著名科学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其辉煌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视<考工记>为"研究中国古代技术史最重要的文献".  相似文献   

19.
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阳海清先生等编撰的<文字音韵训诂知见书目>(以下简称<书目>),是为编纂国家重点出版文化工程<中华大典@语言文字典>准备的检索参考书目,为满足学术研究的需要,扩大收录范围而成今稿.  相似文献   

20.
元朝文书和档案立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朝的文书和档案立法,以<至元新格>、<大元通制>及<元典章>等法典的制定和编纂为主要标志.元朝在封掌印信、公事程限、公事催限、文卷勾销、照刷磨勘文卷、档案保管、文书及档案违法处罚等方面都进行了立法,一方面继承了唐宋以来的相关制度.另一方面又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和发展.本文还对元朝的文书和档案立法作了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