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简·爱》自20世纪初传入中国以来,不同时期的国内译者对《简·爱》进行了译介,译本众多,各具特色,但都体现了译者所处年代的时代特征.文章以接受美学和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多元系统理论为基础,介绍了《简·爱》在中国的译介概貌,并结合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语境,分析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和《简·爱》译介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陆玲 《视听界》2000,(2):28-30
提到新闻节目主持人,常听到有识之士作如下感慨:“中国的新闻节目主持人中缺少‘克朗凯特’、‘丹·拉瑟’?”中国需不需要“丹·拉瑟”?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一睹丹·拉瑟的风采。丹·拉瑟其人丹·拉瑟,1981年接替超级明星克朗凯特出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晚间新闻》节目主持人,是当今美国公认的口才最好、风度最佳的一流电视新闻节  相似文献   

3.
在好莱坞版的《无间道风云》中,最大的亮点竟然不是帅哥莱纳昂多和马特·达蒙,而是“韩琛”的扮演者,年近70的杰克·尼科尔森。意外的市场反响应该也会给中国影人带来些思考在观看由好莱坞买下香港《无间道》版权后改编拍摄的《无间道风云》(港译名,原英文片名为“The Departed”,往事)影片时,见到51年前就开始演戏的杰克·尼科尔森(港版“韩琛”的角色),他在片中的演出完全压倒了两名后生——小生莱纳昂多·迪卡普里奥和马特·达蒙,不但香港影评人对“老”杰克的表演给予很高评价,就是一般观众对他的表现也赞不绝口。姜是老的辣出生于1937…  相似文献   

4.
自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设立“小说家”类目以来,古典小说及其研究成为我国古典文献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民初以来,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以胡适、鲁迅等人为代表的一批具有高深学术造诣的著名学者,以中国古典文献学方法和西方系统科学方法相结合的全新范式,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流变史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骄人成果.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就是其中的典范.文章以《中国小说史略》为经纬,对中国古典小说的衍生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以期对小说衍生文献的系统化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著名美国记者、《西行漫记》作者埃德加·斯诺毕生热爱中国,热心报道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受到中国人民的衷心喜爱。斯诺夫人露易斯·惠勒·斯诺利用斯诺生前有关中国的记述,连同斯诺拍摄的照片,编成《埃德加·斯诺的中国》一书,于1981年在纽约出版。本文是斯诺夫人为该书所写前言的一部分。今年是斯诺所著《西行漫记》出版50周年,本刊为此发表本文,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6.
北京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不久前摄制完成大型电视系列片《中国·粮食》。该片共9集,每集30分钟,从不同侧面全面展示了中国粮食问题。《中国·粮食》的选题定位是基于对中国粮食问题跨世纪的沉重思考。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峰值,解决好全体人民的吃饭问题,已经成为本世纪中国面临的巨大难题。1996年1月,世界粮食安全会议在罗马召开,粮食问题再一次成为国内外瞩目的焦点。为此,中国政府在“九五计划”、“2000年远景规划纲要”、“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都把粮食问题摆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种大背景下北京电视台推出《中国·粮食》系…  相似文献   

7.
《新闻与写作》2006,(2):34-34
一篇新闻报道不能有虚构的东西,有了虚构,就不是新闻报道了。——爱泼斯坦伊斯雷尔·爱泼斯坦(1915—2005),出生于波兰,1917年移居中国。曾任全国政协常委、《今日中国》名誉总编辑、中国福利会副主席、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爱泼斯坦1931年在天津的英文京津泰晤士报开始从事新闻工作。1933年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结识并受其影响,开始为中国革命工作。1938年主编宋庆龄创办的《保卫中国同盟通讯》,同年在武汉参加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1939年撰写了《人民之战》一书,系统介绍了中国抗日战争头两年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岚子 《传媒》2003,(Z1)
在《时尚》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女人(《时尚·COSMOPOLITAN》,前身为《时尚·伊人》),跟一个男人(《时尚·ESQUIRE》,前身为《时尚·先生》)结了婚,成了一个家(《时尚家居》),他们崇尚健康的生活(《时尚健康》),经常出去旅游(《时尚·中国旅游》),对流行的时装也非常关注(《时尚·中国时装》)……  相似文献   

9.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力作《超级工程》系列,一改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工程题材的纪录片由海外纪录片大鳄把持的尴尬局面.在数十年的兼收并蓄下,中国本土工程类科学纪录片终于在国际纪录片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文章以央视《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超级工程2·中国桥》以及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伟大工程巡礼·中国桥》三个表现"中国桥"题材的作品为例,分析中国本土工程类科学纪录片是如何在国际视野下吸收西方同类作品的精华、塑造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  相似文献   

10.
丹·拉瑟:1981年接替超级明星克郎凯特出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GBS)《晚间新闻》节目主持人,是当今美国公认的口才最好、风度最佳的一流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观众从饱经风霜的丹·拉瑟身上看到80年代美国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最理想的气质:成熟、权威、魅力。 提到新闻节目主持人,常听到有识之士作如下感慨:“中国的新闻节目主持人中缺少‘克朗凯特’、‘丹·拉瑟’?中国会不会诞生‘丹·拉瑟’?何时出现‘丹·拉瑟’?”闻此言论,令人亦喜亦忧,喜的是: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利于弥补缺陷,促进我国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发…  相似文献   

11.
2006年5月18日,《中国二十世纪图鉴·陕西卷》编纂委员会在西安召开全省《中国二十世纪图鉴·陕西卷》史料征集及编纂工作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中国二十世纪图鉴·陕西卷》编纂工作。中共陕西省委副秘书长王改民代表省委、省政府作了题为《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图鉴>收集编纂工作任务》的重要讲话,陕西省档案局(馆)局(馆)长、《图鉴》总编室总编辑王建明做编纂工作报告,陕西省档案局(馆)副局(馆)长、陕西档案学会副理事长、《图鉴》副总编辑甄生枝主持会议并作了总结讲话。全省各市、省直机关及各有关部门《图鉴》编纂负责人共130多人参加了会议。这一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二十世纪图鉴·陕西卷》编纂工作全面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2.
<正>《东南卫视2006品牌推广之路》案例经[2007·广告人·中国]系列活动评审委员会评选,入选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广告人·中国案例丛书]之  相似文献   

13.
对于法国导演雅克·贝汉来说,记录片为他赢得了不可替代的声誉。他拍摄的天·地·人三部曲中的《微观世界》和《喜玛拉雅》已为人熟知。如今,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迁徙的鸟》也将在2004年春节之际翩然飞入中国影院,这是中国引进的首部数字记录片。 和商业大片不同,《迁徙的鸟》展现的不  相似文献   

14.
新书架     
《市场经济学普及丛书》这是中国第一套市场经济学普及丛书,由中国留美经济学会组织中国在美国的第一流经济学家撰写。共有《大众市场经济学》、《简明宏观经济学》、《现代家庭经济》,《现代企业的结构与管理》,《货币浅说》、《现代证券、期货市场》、《国际贸易:理诊·政策·实践》、《国际技术转让价格》、《外汇·  相似文献   

15.
《狼图腾》走向世界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有杰克·罗琳的《哈利·波特》,美国有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在全世界畅销,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文化影响力又体现在何处呢?2006年7月香港《亚洲时报》在线网站一篇文章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1]。文章指出,当下中国有一本叫做《狼图腾》的长篇小说被世界上最具影响的企鹅出版集团将要推向世界,“从中可以看到这个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图书市场的未来”。《狼图腾》这本书已成为一个符号,成为中国图书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象征。2004年4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狼图腾》,国内销量目前已超过200万册。截至2006年7月,已连续26个月位…  相似文献   

16.
丹心一片功照千秋──《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农学编·综合卷1》评介黄卫中国近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中国几代农业科技专家为祖国呕心沥血的不懈奋斗史。为了填补中国近、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史的空白,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编写的《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农学编·...  相似文献   

17.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为积极应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中国传媒业正在积极推进集团化建设,把媒体作强做大。迄今为止,全国已出现以下七大上市传媒公司。·电广传媒:公司主营湖南省各大电视频道的广告代理、节目制作、有线网经营等业务。·赛迪传媒:公司主营《中国计算机报》的主要经营性业务。·中视传媒:公司股东背景为中央电视台,目前公司主营已开始全面向电视节目制作业转型。·东方明珠:第一大股东为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目前已经取得上海广电两报一刊的经营权。·博瑞传播:公司主营《成都商报》的独家印刷…  相似文献   

18.
唐晓云 《编辑之友》2012,(9):110-111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被认为是迄今发现的中国俗文学的最早刻本,它对深入研究《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的形成、古代刻本插图的样式与风格以及汉字由繁而简的演变等具有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刊特稿1992·1《加强对外宣传正确报导中国形象》/谈风1992·2《改革务实的足迹》/文真1992·4《报刊审读要捕捉时代新观点》/张伯海1992·4《黄金海岸的一颗明珠》/李洪启1992·5·6合《关键在于解放思想》/张维庆1992·5·6合《切实把好出版物的语言文字关》/王铁昆1993·1《十四大上的中外记者们》/邹爱国1993·1《新闻工作者要跟上时代潮流》/范静宜1993·2《中流击水》/刘波1993·3《新的起点》/陈玉龙1993·4《挥泪写将军》/刘思扬1993·4《经济宣传中的…  相似文献   

20.
作为国际档案理事会会刊《逗号》编委会会议的会中会——中外档案期刊工作研讨会于2006年9月13日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召开。来自世界各国的《逗号》编委帕赖因·卡纳瓦乔(国际档案圆桌会议秘书、国际档案理事会副秘书长)、南希·鲁斯·巴特莱特(美国密歇根大学本特利图书馆大学档案文件部主任)、安娜·斯文森(瑞典马尔默市档案馆馆长)、乔治·路德维奇(德国萨克逊州档案馆博士)、杜梅(中国国家档案局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和来自中国的部分档案期刊《中国档案》、《档案学研究》、《档案学通讯》、《历史档案》、《档案与建设》、《浙江档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