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利益均衡是社会得以和谐运转的内在动力,是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保障。利益均衡的内在要求有三:利益导向明确、利益行为规范和利益成果共享。针对当前中国社会中一系列利益矛盾,我们认为,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均衡发展是解决这一问题,实现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运用博弈论中合作博弈模型的基本原理来分析社会秩序稳定中各主体之间的价值和行为之互动机理,便可理解:主体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是利益均衡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参与式民主治理模式的推广是实现利益均衡的重要平台,实现利益主体各方的合作共赢而非竞争互损,才能实现社会秩序稳定。由于利益的最大功能是其激励作用,如何协调中国社会主体间的利益博弈,进而达成利益均衡和社会秩序稳定呢?我们的政策建议是:加强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和统筹能力,促进社会利益的分配均衡;规范政府的权力,从公民的切身利益出发促进国家-市场-社会的良性互动;提高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和获取能力,构建公平均衡的利益博弈平台,推动深化改革,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培育法律信任理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理基础,社会主义法律是维护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良法。良法与法律信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法与德是规范思想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含道德内核的法必是良法,只有切实遵守,才会使人民有尊严,才会使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3.
<正>"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以依法治国为基本国策的当下,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基本经验。在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中,依法办事是教育的基本准则,以德教化人是教育  相似文献   

4.
在政治团体、企事业组织、高等院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行业协会等领域出现了大量的软法律规范,这些软法的出现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软法规范对民主参与、利益衡量、公平正义以及良好的社会秩序等方面的功效论述了软法之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因为社会生活需要依靠道德准则和规范来调整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从而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和纪律。在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中,处处反映出与道德伦理的密切关系以及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的大变革、大转型时期。这种源自社会存在深处的转型,必然使得原先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伦理规范极大地丧失原有的整合功能,并在人的心中造成很大的震撼。造成“道德失范”现象的原因,既有历史因素的延伸,也有现实因素的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7.
“智慧老人”形象是中国民间故事中,尤其是那些神奇色彩比较浓厚的民间故事中常见而又独具特色的一类艺术形象。其在民众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一定的道德教育、社会秩序的维护、心理补偿等社会伦理作用。  相似文献   

8.
自发秩序及构建秩序始终是人类社会秩序机制探索的重要思想基点。合作意识被认为是人类群体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强大“基因”,合作意识的自发性同时有利于产生自发秩序,体现了秩序产生的自然性。建构在群体协商基础上发挥规范作用的软性规则充分体现了人类自我秩序创造的智慧。对于合作意识下的自然秩序的理性探索,有助于深化对于软法机制的法理支撑,并有助于完善构建社会单元内嵌的治理秩序以实现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9.
明朝中期,南赣社会动荡加剧。为保持地方稳定,王阳明对基层乡村管理进行了系列实践,如通过"十家牌法"完善乡里社会管理体制,订立《南赣乡约》规范社会秩序,实施惠民政策践履民本善治,这些措施在当时取得了显著成效。王阳明乡村管理思想与实践对当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具有现实意义,基层政府要突出党的领导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基层监督管理机制,并发挥道德教化作用,提高乡民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0.
迪尔凯姆社会团结理论认为,正常的社会分工将有利于社会的整和与进步,有利于在社会成员之中产生强烈的集体意识,从而为建立社会秩序提供了保证,同时,复原性的法律也会发挥着维护社会团结的功能。这对于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深刻的启示:社会和谐需要集体意识的维系,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规范职业群体的行为,把依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结合起来,建立社会宏观调空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的代表作,该书讲述了乡土社会这一问题.乡土中国的社会秩序是充满乡土气息的,是差序格局下的熟人社会,是礼治秩序下的无讼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乡土社会发生了变迁.送法下乡等法治宣传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它在带来一定积极作用的同时产生了诸多弊端.因此,必须构建以国家法治秩序为主导并与民间法相结合的多元化的乡土社会法律秩序.  相似文献   

12.
任宝海 《时代教育》2012,(21):216+218
学习传统礼仪不仅可以促进中国文化精髓的传承和发展,更有助于实现调节社会矛盾、安定社会秩序,更好的营造和谐社会的目的。大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礼仪知识,领悟传统礼仪文化精髓,并化之于日常行为规范便显得极其重要,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其塑造完美人格,使其健康成长,提升个人素养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法的实现,是指法律规范在人们的行为中的具体落实,即权利被享用,义务被履行,禁令被遵守。法律规范的要求,只有转化为社会生活的现实,法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建立符合立法目的的法律秩序。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不是法律文件本身,而是法律文件中规定的行为规则在人们行为中得到实现。从法治理论的角度来看,法律实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法律规范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是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化的过程,它必然打破原有社会稳定的联系,建立新的社会秩序。运用系统学原理,对实现中国社会转型模式的选择、各项体制改革的进行、社会结构的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构建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基督教、天主教发展状况及社会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来,青海省天主教、基督教发展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尤其在西宁、大通等城市,信教人数不断上升,且信徒结构发生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调查显示,信徒在皈依天主教或基督教以后,自身的心态和行为都有良好变化:严格规范个人行为,努力改善家庭环境,影响子女在社会生活中有更好的表现。天主教、基督教在现实处境中的这种伦理作用及其对社会结构性空缺的弥补,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是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其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法治理论和法治思想,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法治思想体系。江泽民法治思想和所有的法治理论一样,都有自己的价值目标。总的来说,江泽民法治思想的价值目标包括规范和控制公共权力、创造和维护有利于人类发展的社会秩序的价值目标,保障公民权利、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促进社会正义、实现社会和谐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7.
社会秩序一般以信念引导和法律规范为支撑,在全球一体化过程中,以信念和法律为代表的文明碰撞成为必然。在此背景下,美育或成为一种缓冲文明对立的方法。在社会的移风易俗方面,美育的社会功用价值巨大,这在中国的古老文献中就可找到源头,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美育的作用正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8.
青海祁连藏族阿柔部落传统禁忌习俗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有婚育禁忌,丧葬禁忌、信仰禁忌、语言禁忌、生产生活禁忌等。禁忌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平衡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秩序,规范和发展传统的伦理道德,传承祁连阿柔部落的民族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的大变革、大转型时期。这种源自社会存在深处的转型,必然使得原先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伦理规范极大地丧失原有的整合功能,并在人的心中造成很大的震撼。造成“道德失范”现象的原因,既有历史因素的延伸,也有现实因素的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西方理论中,中产阶级对社会秩序稳定的作用是"稳定器""平衡轮"。当代中国社会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知识分子群体作为中产阶层的主要群体,肩负着"用思想来守护民族"的使命,同时其政治思想稳定必然关系到社会秩序稳定。唯物史观的社会基本矛盾规律是分析社会科学问题之钥,以此为理论依据,从中西方社会稳定多元理论、知识分子的涵义和缺点入手,分析知识分子对社会稳定如何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