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注重探索语言交际的话语解释原则。本文分析了关联理论和听力理解的过程,认为听力理解寻求答案的过程即为确定关联、寻求最佳关联性的过程,试图将关联理论应用到对外汉语的听力教学中,并为听力教学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听力理解的过程实质上是在收听者的语言水平、背景知识、记忆能力等诸种要素中寻找关联的因素进行逻辑推理而得出结论的过程。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探讨关联理论在听力理解过程中的应用及其对外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从关联理论的视域分析了听力理解的过程,尝试将关联理论运用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进现有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教学实验表明:关联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模式较之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与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4.
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听力理解中,听者不仅要获得录音材料的字面意义,还要理解话语中的隐含意义.运用关联理论可以有助于捕捉听力中的相关因素,有效地调动认知环境,创造关联性语境,达到准确理解所听内容的目的.本文以大学生英语四级真题为例,主要从关联理论的角度说明在听力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建立听力材料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5.
听力理解过程是信息解码过程和推理过程相结合的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也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交互作用过程。文章从认知的角度探讨关联理论在听力理解过程中的应用及对外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关联理论视角探讨听力理解的认知过程,并运用关联理论分别从:创设英语语言情景,使听力训练经常化;合理设计听力训练方式,使听力训练规范化;遵循听力规律,使听力训练科学化等方面对提高中学英语听力教学水平作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听力不只是一种接受行为,它也包括心理和认知过程。听力理解过程是听者和说话人互动的过程。听力理解的最终目的是要获得话语的隐含意义。而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将认知和语用结合起来,解释了话语的理解过程,显示出较强的解释力。本文试图在关联理论框架下探讨听力过程中如何获得话语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8.
听力理解作为最基本的语言技能之一,一直是我国英语学习者的弱项.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学习者遇到的听力障碍,有时并非语言知识的问题,而是忽略了与听力材料密切相关的背景知识,即图式知识.本文介绍了图式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对听力理解的再认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图式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以期扫除听力理解过程中的障碍,加速听力理解过程.  相似文献   

9.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革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听力能力的提高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本文从语用学的关联理论出发,就短对话理解这一题型从交际、明说与暗含、语境假设和最佳关联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探求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听力理解是人的听觉以及能达到理解程度的诸种认知能力的综合,在听力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不同的认知阶段,所存在的困难是不同的.依据Anderson的认知三段论,分析认知三阶段的关联因素及认知策略,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