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实现新的阅读策略,改  相似文献   

2.
享受阅读 享受语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亚芳 《语文天地》2011,(14):41-43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新课程语文教学的关键就是"读"。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语文呢?为此,我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3.
陈瑾 《新教师》2021,(1):31-3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小学高年级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最佳期,也是初小阅读衔接的关键期.为了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整本书"的相...  相似文献   

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去读懂一篇课文,逐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如何教会学生读懂一篇课文,使之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一、初读课文,整体认识拿到课文,先把全文初读一遍,任务是勾画生字、生词以及不懂的地方,结合课题,大致了解一下课文写的是什么。这是对课文初步的整体认识。如学生自学《桂林山水》的  相似文献   

5.
常言道:没有阅读就没有语文课。既然阅读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这么重要。那么,怎样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地"要我读"到主动地"我要读"1、结合课文教学,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扩张。例如:①学过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命的意义》之后,要求学生课外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②学鲁迅的《孔乙己》,可向学生推荐《狂人日记》、《阿Q正传》。这种延伸性的阅读,不仅巩固了课内知识,而且扩大了知识面,有利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读"已成为新课改重点培养的一种重要技能,而阅读能力也自然而然地成了小学阶段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阅读是学生走近文本、与文本对话、融入文本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利用语文教学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挖掘学生阅读能力的内涵,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真正做到"读"领风骚呢?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20,(61):43-44
"四步法"深耕部编初中教材名著阅读,是指通过导赏、激趣、品究、反馈四个步骤,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多维度有效地阅读部编教材中指定阅读及推荐阅读的名著。"四步法"主要解决:一是"导赏"即怎么读,给学生阅读名著以方法指导,防止没重点不会读的问题;二是"趣读"即怎么主动读,通过多种形式来展现名著的魅力和学生的才艺,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三是"品究"即怎么用,就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鉴赏的能力;四是"反馈"即怎么评估阅读效果,通过《名著阅读反馈表》、读后感、原著批注等多种形式,按周、月、学期、学年对学生阅读名著的情况进行反馈,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夯实阅读成果,提高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综合能力。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都应该体现一个"读"字。阅读教学中,教师在重视"读"的训练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对读的指导。读不能放任自流,应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读的水平,加强阅读技巧的训练。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心得,谈谈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加强"读"的指导。一、要指导学生  相似文献   

9.
<正>为使学生更好地训练以及提高阅读能力,充实与丰富语言积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阶段的阅读总量应达到145万字,同时积极提倡"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  相似文献   

10.
正阅读是一个人基本的学习能力,也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能力,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走进课外阅读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呢?又通过怎样的实践,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归于注重课外阅读这一重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语文阅读教学长期存在的单向分析、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先生曾说:"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首要地位,"读"的能力在读、写、听、说能力中占首要位置,阅读能力的强弱是语文基本素质的标度,所以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对语文基本素质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日之计在于晨",晨读独领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黄金时间。那么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好这黄金时间指导学生读书,  相似文献   

13.
《基础阅读》课程是为我校英语专业大一、大二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旨在提高英语学习者"听、说、读、写、译"中"读"的能力,此外阅读理解题型是各大英语类考试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英语阅读能力是制约英语学习者的一个关键因素。该研究通过将图式理论运用到《基础阅读》课程中,一方面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另一方面也试图提高学生英语类考试通过率,尤其对我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夯实学生阅读能力是语文课堂的重中之重。而《新课标》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教师就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习目标、知识规律,以课文为例子教给学生学习各类课文阅读方法,达到高效课堂,让书籍真正地成为学生进步的阶梯。  相似文献   

15.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为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能动性,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阅读的持久性,提高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6.
钟碧梅 《考试周刊》2014,(11):21-21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关系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备课中要不断探索阅读教学的规律,充分"素读"文本,保持阅读的新鲜感;文本"素读"要立足于文本,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在课堂上创新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通过教师的个性化阅读发掘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拓宽学生阅读视野,最终呈现出充满智慧的阅读世界,有效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目的1.了解名著《西游记》,激发学生读名著的兴趣。在自主阅读感悟\群体阅读中.培养学生创造性地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牛菊翠 《甘肃教育》2014,(18):93-93
正汉代刘向曾说:"书尤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的确,阅读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当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新课标》对学生的阅读作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年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小学阶段是学生阅读能力、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而在这个阶段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因  相似文献   

19.
王晓春 《山东教育》2013,(Z2):68-69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能力就是指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能力以及从语言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在理解信息的基础上,学生还要能够对信息加以判断、归纳、综合。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最常见的教学方式有"总—分—总"式阅读法和"PWP"阅读法。前者强调了"怎么读",即读全文,分段读,再读全文,但是没有说清楚读的目的是什么;后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阅读。因此,我每教完一篇课文后,马上给一篇类似的课外阅读文章,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与习惯的半独立性练习。如我教了《再见了,亲人》,就指定学生读练《金妈妈》;教了《鸟的天堂》,就指定学生读练《“小鸟天堂”的奥秘》,教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就指定学生读练《在伯父鲁迅家作客》。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完成老师给定的作业。由于小学阶段儿童心理和行为的有意性与自觉性还很不稳定,读书的习惯也常与大纲的要求不符合。因此,这种作业是将教师所教课文中训练的能力和习惯贯通于给定的课外读物中,设计出的一种定向性填空式的练习题。其作业可设计:书名、篇名和作者姓名;拼音、字、词、句的理解运用的习惯和能力;段落、层次、中心思想特別是重点项目的训练;还可设计一则短小的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